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元之间的西域与丝绸之路历史研究

唐元之间的西域与丝绸之路历史研究

  • 字数: 300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付马 著
  • 商品条码: 978730136224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8世纪中叶起,唐朝在河西走廊和西域的统治相继瓦解。此后直到 13 世纪初,中原王朝在长达4个世纪的岁月中一直未能将这一区域纳人直接统治,使其在汉文传世文献中留下的记载相当有限。唐、元之间的丝绸之路因此留下一种晦暗不明的印象,往往给人造成其衰微之感。本书主要利用西北地区出土的多种语言文字资料,尤其是回鹘语文书,从不同层面复原这一时期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面貌,包括主要族群的统治家族源流、交通道路的变迁、新兴城市的发展、商人群体的兴替以及景教网络的分布等。对这些具体史实的揭示,有力地证明了丝绸之路贸易及其沿线地区的经济在唐元之间皆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简介
付马 ---------------------------- 付马,辽宁大连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代中外关系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西北民族史。著有《丝绸之路上的西州回鹘王朝:9~13 世纪中亚东部历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年)。
精彩导读
后记吐鲁番学的回鹘时间本书各篇章的研究显示,不论是着眼于地区的西域史,还是着眼于东西交流的丝绸之路研究,当涉及唐末至元朝这一时段,即公元9 至13 世纪之间,许多重要议题都与回鹘政权和回鹘人有关。从研究材料的角度看,这些议题如今得以展开,主要依赖吐鲁番等地“回鹘时代出土文字资料”的不断涌现和系统解读,尤其是以其本族语言书写的回鹘语文书。从回鹘政权统治者的称号到统治家族的 起源传说,从西域交通道路的变迁到城市的发展历程,从回鹘商人 的兴起到其被回回商人取代的过程,从其贩易的商品到其生产的商 品,从沿丝绸之路扩张的景教网络到吐鲁番当地的景教聚落,这些 分别属于不同层面的历史图景原本已经散落在史籍之外,但吐鲁番 出土的残文断片为我们钩沉往事、重现历史提供了线索和证据,这 正是广义的吐鲁番学对西域史和丝绸之路研究的独特贡献。吐鲁番学的核心材料是吐鲁番盆地前伊斯兰时代各古代遗址出土的文字资料,一般被统称作“吐鲁番文书”,其关涉的年代范围从3 世纪末(296 年)延续至14 世纪。在这长约1100 年的时间区间内,吐鲁番盆地主要经历了以下6 个时期:(1)高昌郡时期(4 至5 世纪)(2)高昌国时期(5 至7 世纪)(3)唐西州时期(7 至8 世纪)(4)漠北回鹘汗国统治时期(8 世纪末至9 世纪中)(5)西州回鹘王国时期(9 世纪中至1209 年)(6)蒙古统治时期(1209 年至14 世纪末,包括大蒙古国、元朝、察合台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4 个阶段)从(4)漠北回鹘汗国统治时期起,回鹘人开始进入吐鲁番盆地。在(5)西州回鹘王国时期,他们逐渐吸收、同化其他民众, 成为当地的主体族群。及至(6)蒙古统治时期的后期,他们在东察合台汗国治下逐渐伊斯兰化,这标志着吐鲁番地区前伊斯兰时代的结束。(4)(5)(6)这3 个时期可以总称为吐鲁番的“回鹘时代”,长达600 年之久;在吐鲁番文书关涉的1100 年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时间。然而,在吐鲁番学的研究领域中,回鹘时代得到的关注远远不及此前的500 年,即以汉人为主体居民的(1)(2)(3)时期。学界利用出土文书对这3 个时期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不同层面都开展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相较之下,对回鹘时代的研究则大体局限在对回鹘文书的语文学释读和文献学研究上,而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则尚未得到充分地关注、发掘和利用。这种研究状况在有关吐鲁番学或吐鲁番历史的贯通性论著中的反映则是:前3 个时期通常处于论述的中心地位,相关内容也远为丰富;回鹘时代所含的后3 个时期则往往着墨不多,而其历史地位也似乎只是吐鲁番在文化上发生伊斯兰化之前的过渡阶段。如同回鹘语文书一样,尽管吐鲁番出土的其他种类胡语文书一直以来也都是吐鲁番学的研究对象,但其史料价值远未得到充分发掘,在整体上还处于对汉文文书的补充地位。相较于学界对汉文文书已经开展的多层次的研究和利用,对胡语文书的研究整体上停留在语文学解读的初级层面,其内容尚没有被系统地运用到历史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更多的关注和资源被持续投入到胡语文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胡语文书获得破译,产出了远较此前丰富的成果,让这些冷门学问展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但是,学界对这些材料的认识和利用似乎并没有相应地进步,大体上仍是从汉文化中心的视角出发,笼统地将其视作多元文化或异质文化存在的佐证,对其所释放的历史信息的理解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在这样的认识下, 利用到这些材料的研究能得出的结论不过是证明了某一种文化或文明因素的输入或存在,强化着一种以汉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笼统印象。再者,针对不同胡语文书的语文学研究在不断深入化和专门化,这虽然为吐鲁番历史上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面貌不断增添着注脚,却也在同时加剧着人们对这种多元文化社会认识上的年代错乱感:似乎吐鲁番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一以贯之的存在着一个如此样貌的多元文化社会,各种胡语文书所代表的文化仿佛是以相同重要的地位呈现在吐鲁番的社会中。实际上,吐鲁番地方社会的文化属性在历史中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和变化的状态。在不同的时期,其多元性的表象和内涵皆展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人们往往将吐鲁番文书包含语言文字种类的多样性视作吐鲁番地区文化多元性的主要证据。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统计,前伊斯兰时代的吐鲁番文书包含多达17 种语言a,不但冠绝我国西北地区各古代遗址,且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遗址中亦属罕见。不论汉文文书,若我们考察其中胡语文书的年代和性质,则可发现绝大多数属于回鹘时代的3 个时期。换言之,吐鲁番文书在语言和文字上所展现出的这种直观和强烈的多元性,其实主要属于回鹘时代。因此,在总体把握各种语文文书的内容和性质基础上,以历史学的问题意识综合利用其中蕴含的史料,是客观揭示从8 世纪末至14 世纪末这600 年吐鲁番暨西域地区历史面貌的根本途径,由此才能真正展示出吐鲁番历史上多元文化色彩最为丰富的一页。重视当地主体族群的语文资料,同时要超越单一语文资料,正是本书提出“回鹘时代出土文字资料”这一概念的宗旨。还应当注意的是,各种胡语文书所代表的文化因素在回鹘时代的吐鲁番社会中占据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取径某一类具体语文资料的研究方法固然为学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但也可能导致对当时社会文化面貌主流的模糊和误解。针对粟特文文书、摩尼文文书、叙利亚文文书、回鹘语文书、婆罗谜文书等不同专业的研究成果会展现出不同层面的历史图景,但如果不能将这些历史断面镶嵌进回鹘时代的历史图景中作整体思考,就无法正确地认识其在当时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使人分不清在这600 年吐鲁番的时空中,操粟特语的粟特人、读写摩尼文的摩尼教徒、读写叙利亚文的景教徒、操回鹘语的回鹘人、读写婆罗谜字的佛教徒是以何种比例在哪些时段以何种方式出现。从理解回鹘西迁后吐鲁番地区社会出发,把握西州回鹘历史的整体面貌和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流,才能更好地推进对不同胡语文书的解读和研究。而在吐鲁番学研究中将回鹘时代的重要性提升到与高昌国、唐西州等时代同等重要的位置则是实现上述学术理想的起点。历史曾赋予回鹘人600 年时间,让他们成为吐鲁番、西域和丝绸之路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并在火州的沙碛和废墟中留下了种类最为多样的文字记录。虽然回鹘时代占据了吐鲁番文书关涉时间的一半以上,但是当前的学术研究却还未能给与其对等的关注。希望这部小书的尝试,能够唤起人们对回鹘时代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兴趣, 从而将更多地关注投入到吐鲁番学的“回鹘时间”中。
目录
目录前言1第一编统治家族第一章西州回鹘统治者的称号及其年代9一、问题的提出9二、各种资料所见西州回鹘统治者称号的定性与定年……… 12三、西州回鹘统治者称号的结构与特征45小结60第二章回鹘统治家族起源传说中的二元因素钩沉61一、“卜古”还是“兀单卜古”?61二、在回鹘文碑文中发现“兀单”64三、兀单可汗传说背后的佛教语境与高昌本位意识68四、西州回鹘对卜古可汗树生传说的改造73五、蒙元时代的对外表达策略78小结82 2唐元之间的西域与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第二编道路第一章唐元之间西域丝绸之路干道的沿革87一、漠北回鹘汗国主导下的丝绸之路88二、回鹘在西迁后对丝绸之路干道的控制93三、穆斯林商人与西域南道的兴起107四、唐元之间的天山北道111小结113第二章吐鲁番盆地内外的交通路线115一、吐鲁番盆地向东的交通路线116二、吐鲁番盆地内部的东西交通路线121三、吐鲁番盆地向西的交通路线126小结132第三编城市第一章赤亭:一座丝绸之路绿洲城市的生成史137一、唐代的赤亭镇及其社会环境138二、回鹘时代的赤亭城邑聚落142三、吐鲁番盆地东部交通道路沿线城邑聚落的兴起……… 146小结153第二章东部天山地区的城市化154一、回鹘政权对唐代各类城址的全面继承、沿用154二、从镇戍到城邑158三、天山北道大城的兴起163 目录3四、漠北时代的城市生活萌芽165小结171第三章唐元之间西部天山的城市化173一、喀什绿洲的城市化174二、伊犁河流域的城市化177三、楚河- 怛逻斯河流域的城市化181小结186第四编商人第一章摩尼教与回鹘商人的兴起189一、回鹘改宗摩尼教对粟特人的影响191二、粟特商人的回鹘化197三、回鹘摩尼教教团与商业200四、出土文书所见的回鹘摩尼教网络204小结210附录Ⅲ 198 背面抄经人题记分段转写、汉译211第二章从回鹘商人到回回商人214一、回鹘商人在11 世纪以前对丝绸之路东段的商业垄断215二、11 世纪以后穆斯林商人向丝绸之路东部的渗透 …… 219三、穆斯林商人对西州回鹘本土的渗透228小结237 4唐元之间的西域与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第三章回鹘商人与丝绸238一、绒锦239二、克丝242三、中亚西部所见的其他汉地风格丝织品246四、西方风格织锦249小结254第五编景教第一章丝绸之路沿线的景教网络及其政治功能259一、从丘处机与景教头目的相遇说起259二、作为馆驿的寺院261三、作为使者的僧侣与教众265四、超越政权壁垒的景教网络269小结278第二章回鹘文书所见西州回鹘境内的景教教会与聚落……… 279一、回鹘时代的“B?layuq”城281二、胜金口的景教聚落286三、回鹘景教教会与政权的关系293四、回鹘景教教会的组织与人员296小结301结 语 吐鲁番学的回鹘时间303参考文献309致 谢34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