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质量管理控制计划实用指南

质量管理控制计划实用指南

  • 字数: 187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王丽春
  • 商品条码: 978711178536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质量管理控制计划实用指南》基于2024 年发布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和控制计划(CP)两本手册,结合IATF 16949 的要求,并融入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编写而成。本书首先介绍了控制计划和控制理论基本知识,总结了行业对控制计划的要求,讲述了控制计划和其他质量管理工具的关系,总结了控制回路、控制阶段和各种控制方法,阐述了各生产阶段和控制计划的关系;接着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详细介绍了控制计划创建和更新的步骤;最后讲解了特定情境下控制计划的处理和控制计划的良好实践。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内外部对控制计划的最新要求,学习最佳实践,使读者能够制订一份完美的控制计划,以满足质量体系要求、内外部顾客要求,以及质量策划和控制要求。本书适合汽车行业以及其他行业从事质量、设计、工艺、生产、物流、服务等工作及对质量管理感兴趣的各类人士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丽春,大学毕业后相继从事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控制计划编写与更新、FMEA主持人等工作,国家质量工程师中级,2010年被组织评定为控制计划、FMEA专家和培训师。在博世公司从事 控制计划、FMEA研究和运用工作已有15年, 一直担任控制计划、FMEA等系列课程的中国区培训师、 专家组成员、FMEA 协调人和主持人, 至今已经培训管理层和工程师数千人。2021年1月出版《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实用指南》。
目录
前言 第1 章 认识控制计划 1. 1 控制计划概述 // 001 1.1.1 控制计划的定义 // 001 1.1.2 控制计划的作用 // 004 1.1.3 控制计划的历史 // 007 1.1.4 控制计划的逻辑 // 008 1.1.5 控制计划的类型 // 010 1. 2 控制计划和其他工具 // 016 1.2.1 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 // 016 1.2.2 控制计划和试验设计 // 018 1.2.3 控制计划和FMEA // 021 第2 章 认识控制理论 2. 1 认识生产阶段 // 025 2.1.1 生产之前 // 025 2.1.2 生产之中 // 026 2.1.3 生产之后 // 030 2.1.4 后续生产 // 031 2.1.5 长期生产 // 032 2. 2 认识控制方法 // 033 2.2.1 防错 // 033 2.2.2 全数检测 // 035 2.2.3 抽样检测 // 036 2.2.4 统计过程控制 // 039 2.2.5 记录 // 042 第3 章 行业对控制 计划的要求 3. 1 IATF 16949 的要求 // 045 3.1.1 创建和批准 // 045 3.1.2 必要的内容 // 046 3.1.3 应用场景 // 047 3.1.4 监视和审核 // 047 3.1.5 更新和升级 // 048 3.2 VDA6.3 的要求 // 049 3.2.1 创建的时机 // 049 3.2.2 必要的内容 // 049 3.2.3 更新和升级 // 049 3. 3 《控制计划参考手册》的要求 // 050 3.3.1 文件和评审 // 050 3.3.2 特性管理 // 051 3.3.3 特定内容要求 // 051 3.3.4 防错和目视检查验证 // 052 第4 章 制订控制计划 4.1 策划和准备 // 053 4.1.1 建设团队 // 054 4.1.2 收集资料 // 054 4.1.3 收集教训 // 055 4.1.4 填写表头 // 056 4.1.5 控制计划策划和准备案例 // 059 4.2 确定过程和顺序 // 061 4.2.1 准备流程图 // 062 4.2.2 定义过程 // 063 4.2.3 确定制造资源 // 064 4.2.4 保证初始能力 // 064 4.2.5 填写表格 // 065 4.2.6 确定过程和顺序案例 // 066 4.3 识别控制对象 // 068 4.3.1 识别产品特性 // 068 4.3.2 识别过程特性 // 070 4.3.3 识别特殊特性 // 071 4.3.4 填写表格 // 072 4.3.5 识别控制对象案例 // 074 4.4 计划控制方法 // 076 4.4.1 确定规范/ 公差 // 078 4.4.2 计划评价/ 测量技术 // 078 4.4.3 计划样本容量 // 079 4.4.4 计划抽样频次 // 080 4.4.5 总结控制方法 // 081 4.4.6 验证防错和检测 // 083 4.4.7 填写表格 // 085 4.4.8 计划控制方法案例 // 087 4.5 计划反应措施 // 090 4.5.1 计划对产品的反应措施 // 090 4.5.2 计划对过程的反应措施 // 091 4.5.3 定义责任人 // 092 4.5.4 填写表格 // 092 4.5.5 计划反应措施案例 // 093 4.6 结果文件化 // 097 4.6.1 形成控制计划文件 // 097 4.6.2 定义执行文件 // 098 4.6.3 现场评审 // 098 4.6.4 结果文件化案例 // 099 第5 章 更新控制计划 5.1 更新时机 // 105 5.1.1 出现新情况 // 105 5.1.2 发生变化 // 106 5.1.3 问题解决 // 108 5.1.4 定期评审 // 111 5.2 更新方法 // 111 5.2.1 过程流程图更新 // 112 5.2.2 PFMEA 更新 // 113 5.2.3 控制计划更新 // 114 5.2.4 作业指导书更新 // 115 5.2.5 维护指导书更新 // 115 5.2.6 实际执行的更新 // 116 5.2.7 更新控制计划案例 // 117 第6 章 特定情景下的控制计划 6.1 作业准备的验证 // 121 6.1.1 验证的时机 // 121 6.1.2 验证的方法 // 122 6.1.3 验证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23 6.2 返工和返修控制 // 125 6.2.1 返工和返修的定义 // 125 6.2.2 返工和返修的控制 // 125 6.2.3 返工和返修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26 6.3 临时变更控制 // 128 6.3.1 临时变更的原因 // 128 6.3.2 临时变更的控制要求 // 128 6.3.3 临时变更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29 6.4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 131 6.4.1 重复验证的意义 // 131 6.4.2 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31 6.5 防错确认控制 // 132 6.5.1 防错及确认的目的 // 132 6.5.2 防错确认的方法 // 134 6.5.3 防错确认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34 6.6 增值过程的控制计划 // 135 6.6.1 增值过程的定义 // 135 6.6.2 增值过程的控制 // 136 6.6.3 增值过程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37 6.7 检测过程的控制计划 // 138 6.7.1 检测过程的定义 // 138 6.7.2 检测过程的控制 // 140 6.7.3 检测过程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41 6.8 运输过程的控制计划 // 143 6.8.1 运输过程的定义 // 143 6.8.2 运输过程的控制 // 143 6.8.3 运输过程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44 6.9 存储过程的控制计划 // 146 6.9.1 存储过程的定义 // 146 6.9.2 存储过程的控制 // 147 6.9.3 存储过程在控制计划中的体现 // 147 第7 章 控制计划的良好实践 7.1 创建和更新 // 149 7.1.1 控制计划标准语言 // 150 7.1.2 通用过程和特定产品 // 150 7.2 持续改进 // 154 7.2.1 控制计划检查表 // 154 7.2.2 逆向控制计划 // 156 7.3 十四个数字掌握控制计划 // 159 7.3.1 三种控制计划 // 159 7.3.2 一种控制模型 // 160 7.3.3 四种过程 // 160 7.3.4 四种生产阶段 // 161 7.3.5 两种控制对象 // 161 7.3.6 两种规范/ 公差 // 161 7.3.7 两种设备工装 // 162 7.3.8 两种评价/ 测量技术 // 162 7.3.9 两种确认或验证 // 162 7.3.10 两种质量检测 // 163 7.3.11 四种控制方法 // 163 7.3.12 两种反应措施 // 163 7.3.13 四种更新时机 // 164 7.3.14 四种关联的控制文件 // 164 后记 // 1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