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高原”到“高峰”: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

从“高原”到“高峰”:当代文学的陕西经验

  • 字数: 368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白烨|
  • 商品条码: 978756955504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长期跟踪观 察陕西作家作品的评论文章 结集,评说了以柳青、陈忠 实、路遥、贾平凹、高建群 、陈彦等为代表的陕西作家 群体的艺术跋涉路径和主要 创作成果,找寻陕西文学创 作迭出经典的缘由,以及蕴 涵其中的宝贵经验与普遍意 义,从而为新时代中国文学 从“高原”到“高峰”提供陕西 经验。
作者简介
白烨,1952年出生,陕西黄陵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术专长为当代文学思潮、作家作品评论与宏观走向考察。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新兴文学现象的跟踪考察及年度文学走向的观察与评估。著有《文学观念的新变》《文学新潮与文学新人》《批评的风采》《赏雅鉴俗集》《观潮手记》《热读与时评》《演变与挑战》《边看边说》《文坛新观察》《新实力与新活力》等十多部文学理论评论著述;自本世纪以来,主持或主编有“文学蓝皮书”“中国文坛纪事”等多种文学研究报告与文学年度选本。《文坛新观察》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目录
经典是怎样“炼”成的? 当代文学发展中的陕西经验(代序) 蓄势与崛起 清新醇厚 简朴自然——评陈忠实的短篇小说 富于个性的艺术探求——评路遥的小说创作 努力表现时代的蓬勃生机——评莫伸的短篇近作 和平日子里的一幕壮剧——读莫伸的《生命在凝聚》 读《鸡窝洼的人家》致贾平凹 商州的魅力——贾平凹中篇近作漫论 虚怀·虚静——贾平凹近作风度速写 浑朴而深情的“父老歌”——评邹志安的乡土小说 是叹号,又是问号——读《睡着的南鱼儿》致邹志安 人生的压抑与人性的解放——读陈忠实的《蓝袍先生》 青春的悲苦向谁说?——读《苍凉青春》 神性传说中的人性隐秘——读高建群的中篇小说《雕像》 一个成熟的文学新人——读爱琴海的中篇小说 延河逐浪高——读《陕西文学新军33人小说展览》有感 老村之谜与《骚土》之谫 突破与进取 挡不住的崛起——作为文学、文化现象的“陕军东征” “陕军”七人小说创作论略 三读《废都》 说不尽的《废都》——与陈骏涛、王绯谈“如何评价《废都》” 有意味的“怀念”——贾平凹长篇小说《怀念狼》读后 写活了也写神了小人物——读《古炉》有感 贵在“有趣味”——简说贾平凹的散文 羊的闹剧与人的悲剧——读杨争光的中篇小说《公羊串门》 壮歌与颂歌——读高建群的长篇小说《大平原》 发人深省,引人思忖——论阎景翰长篇小说《天命有归》 元气淋漓,王气十足——红柯小说的艺术特点 润物细无声——吴文莉《叶落长安》阅读印象 叶茂源于根深——侯波近年小说漫说 山村教师的一曲颂歌——读刘海泉的长篇小说《旭日》 黄土坡坡种希望——读吴克敬的长篇小说《乾坤道》 壮怀激烈的军工之歌——读阿莹的长篇小说《长安》 慷慨激昂的历史壮歌——读杨志鹏的长篇新作《汉江绝唱》 真情地“寻找”——读杨则纬长篇新作《于是去旅行》 小人物的光亮——评陈彦的长篇小说《装台》 多声部的生活现场,多意蕴的人生活剧——评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 经典与经验 人之楷模 文之典范——柳青给予我们的启示 当代作家的光辉典范——从《柳青传》看柳青的为人与为文 史铸创业艰——《创业史》的创作过程与重要经验 人民情怀:柳青为文为人的内核 力度与深度——评路遥《平凡的世界》 一部读者“读”出来的经典——从《平凡的世界》的热读热销说起 活在作品中——从路遥作品的常读常新说起 就路遥与《平凡的世界》答腾讯网问 《白鹿原》《尘埃落定》及其他——当前小说创作答问录 史志意蕴·史诗风格——读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