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植物生命:混合体的形而上学

植物生命:混合体的形而上学

  • 字数: 12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意)埃马努埃莱·科恰|译者:傅小敏
  • 商品条码: 978755988277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们很少谈论植物,也忘记了它们的名字。哲 学总是忽视它们;甚至生物学也认为它们是生命之 树的简单装饰。然而,植物赋予地球生命:它们创 造了环绕我们的大气层,它们是我们赖以维生的氧 气的源头。 植物体现了生命所能与世界建立的最为密切和 基本的联系。本书从叶、根和花的视角出发,来理 解世界不是一种简单的物的集合,或包含一切的普 遍空间,而是总体的大气、气候,以及一种真正的 混合形而上学之所在。 不同于讨论自然和宇宙的思想惯例,埃马努埃 莱·科恰将无限小与无限大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 重新定义了人类在生命领域中的位置。
作者简介
\"埃马努埃莱·科恰(Emanuele Coccia),意大利哲学家,现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的规范史和美学。 译者:傅小敏,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理论与策展实践,著有《巡礼之年:从巴黎出发》。\"
精彩导读
\\\\\\\"像大气一样 哲学的出现不应被视作一劳永逸的历史事件。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可以通过在空间和时间中普遍共享的对象、方法、问题和目的被辨识出来;哲学还是一种大气条件,可以在任何地点、时刻突然出现。它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支配人类的认识,但也可以骤然消失,其原因往往是神秘的,就像和煦春光或狂风暴雨也会突然消散一样。…… 如果说我们不可能把哲学还原为一个特定对象,还原为一个“同质”且单一的研究领域,那是因为哲学无处不在。哲学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如物理、文学、计算机科学、艺术)远非互相对立的,哲学与可知者和可命名者的边界相吻合。没有什么事物原本就是哲学的,任何事物——包括那些不存在也永远不会存在的事物——都可以且必须成为哲学探究的对象。 同样,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也不可能在一本哲学著作和另一本哲学著作之间辨认出什么风格上的连续性。纵观从论文到格言,从短篇故事到数学公式。根据习惯,所有符号形式事实上都是哲学的,也没有哪种形式有权宣称自己更能抵达真理,也没有哪种文体会比另一种更适用于哲学。当代学术界盲目崇拜那些充斥脚注的论文所用的含混的沃拉普克语,但从上述视角看来,这种崇拜没有任何理由。一部电影、一尊雕塑、一首流行歌曲,乃至于一块鹅卵石、一片云、一朵菌菇,它们都可以是哲学的,其哲学强度不亚于一篇地质学论文、《纯粹理性批判》或者花花公子假装漫不经心说出的一句谚语。 归根结底,我们不可能提炼出某种独有的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极度强烈地热爱知识,对认识的所有形式和对象抱有一种狂野、原始和不屈不挠的激情。哲学受到爱欲之神厄洛斯(éros)的绝对控制,而厄洛斯恰恰是所有神灵中最粗野、最无视规训(indiscipliné)的一位。哲学永远不能成为一门学科(discipline):当人类意识到不可历史,哲学实践过所有可用的文学体裁,从小说到诗歌能存在任何学科,无论是道德学科还是认识论学科之后,人类知识反而成了哲学。假如我们认可与之相反的情况,把哲学跟一系列已经僵化的问题联系起来,或者把哲学跟哲学本身特有的那些问题联系起来,那就意味着要将哲学与某种经院式教条混为一谈。1 这便是为何我们永远无法在档案中找到这样一种观念:它体现了所有传统的分裂点,体现了所有学科内部使某个具体的知识成为范式和范例的克里纳门。它是与苏格拉底式无定所(atopie)相对的一种理想:哲学思想并非无处栖身,而是无处不在。就像大气一样。\\\\\\\"
目录
致谢 前言 Ⅰ.序幕 1.论植物,或我们世界的起源 2.生命领域的延展 3.论植物,或有灵的生命 4.走向一种自然哲学 Ⅱ.叶的理论:世界的大气 5.叶 6.提塔利克鱼 7.暴露于空气:大气的本体论 8.世界的呼吸 9.万物寓于万物之中 Ⅲ.根的理论:星辰的生命 10.根 11.深处,即是星辰 Ⅳ.花的理论:理性的形式 12.花 13.性即理性 Ⅴ.终曲 14.论思辨性自养 15.像大气一样 注释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