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蔡元培(教育救国)
字数: 236
出版社: 中国文史
作者: 蔡元培//顾颉刚|
商品条码: 9787520551601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52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一直抱持着“教育救国”的理念,无论是担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还是中央研究院院长,都积极努力地推动中国现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本书讲述蔡元培的教育理论及实践,分为上下篇。上篇是蔡元培的教育理论。包括蔡元培的《德育三十篇》《智育十篇》,以及有关教育的演讲等。下篇是蔡元培的教育经历及民主革命实践,包括各级政协文史资料中他人对蔡元培教育工作的相关回忆。本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蔡元培开创的教育宏业,也从日常小事上展现他的不凡人生、卓越品行。
作者简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
精彩导读
敞开胸怀,开气象新 顾颉刚 蔡先生当时声望很高,但不轻视青年人。记得我当时作为一名学生,曾经向蔡提出:北大中国哲学系应改为哲学系,以便包括世界各国的哲学。蔡先生不因噎废食,接受了我这个青年人的建议,后来就在北大成立了哲学系,讲授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哲学史和哲学流派。另一个例子:梁漱溟比我小半岁,投考北大未被录取,他在《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篇讲佛教哲学的文章,蔡先生看了认为是“一家之言”,就破格请梁漱溟来北大任教,讲印度哲学。 蔡先生当校长期间做的最骇人听闻的事是开放女禁。那时有一个勇敢的女生王兰(王昆仑的姐姐)向蔡先生请求入学,蔡就让她到北大当了旁听生。这件触动了封建主义神经末梢的小事,当时轰动了全北大、全北京。此后招生时,就允许女生和男生一样地应考了。 那时,由陈独秀等主编的《新青年》办得非常吸引人,畅销全国,李大钊同志等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文章,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我们学生组织了新潮社,由新潮社办了一个杂志,名叫《新潮》,与《新青年》相呼应。《新潮》的影响也很大,一出版即在一星期内销完,以至于再版和三版。那年头,办杂志要赔钱,我们通过文科学长陈独秀向蔡元培先生请求帮助,蔡就决定由教育经费拨款支持办了这个刊物。我参加了《新潮》的发起和编辑工作。创刊时,主编是傅斯年。1919 年底,傅斯年出国留学,由罗家伦主编。第二年,罗出国,由我接编。我办了三期,因为北洋军阀政府不发学校经费,学校便不能再给补贴,经费不足;再加上印了不少《新潮丛书》一时卖不出去,积压了资金,才办不下去,停了刊。先后参加过《新潮》编辑工作的还有孙伏园、俞平伯、周作人、康白情、何思源等。《新潮》停刊后,当时主管行政财务的干事李小峰,把《新潮丛书》摆在家门口的地摊上卖,大概卖了不少钱。后来他开了一家书店,取北京大学和《新潮》杂志的前一个字,叫“北新书店”。 北京大学的变化影响到了北京其他一些高等院校。如北高师、女师、法政专门、俄文专修、高工、高农等,也仿效北大的样子,成立了一些社团组织,有时还和北大合搞一些活动。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 王道元 民国 8 年(1919 年),起因于巴黎和会我国外交的惨败,刺激青年学生的爱国心,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运动的中心是北大。曾记得有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游行示威、沿街讲演,总统府(总统是徐世昌)大部分被包围,群众从之者如归市。警察总监吴炳湘借口奉命维持治安,调集全副武装警察,用反包围,把大部分学生拘禁在南河沿旧译学馆内。但学生们并不屈服,就在被拘禁的情况下,照旧开会,推举代表组,向高级警官交涉:“我们当治什么罪,静候处分,我们决不分散或逃亡,尽管放心。但是我们必须吃饭,即使对囚徒,也不允许用饥饿来挫折。”他们的说法:“这个在上头自有安排,不要着急。”结果每到吃饭时必有吃的,一直相持了两昼夜。 吴炳湘沉不住气了,正要自找下场。适蔡校长通知各大校及学务局,派代表到宣武门外大街江西会馆,商讨对策。这一消息为吴炳湘所侦知。我代表学务局,各校长亦到齐,正在坐定,吴总监电话来了。他请求局校当局说话,蔡校长当推我去搭话,接过耳机,他冲口而出:“你们那学生还要不要哇?”我说:“学生我们并没扔,是你要把他们圈禁起来了。”“那么我要求各校当局即分派代表,到现地把学生领回去吧。”我说:“学生们不是我们送去的,何用领为?总监只要下令解严,撤去武装守卫,他们自然会各回本校,何用领为?”他愤愤地回答一声:“好吧,再见。”结果他要释放学生,而学生不散,且要求把内外武装兵警及帐篷全部照个相,留作一场纪念。经再三交涉,警官们且说了些软话,学生们才表示让步,而各自回校。 此后运动还在持续着,且更为积极,更有步骤,并选择了新的目标,面向民众。他们请求校长,准许办平民夜学。校内工友为一级,校外贫民二、三级,分识字与不识字,不限年龄,随时报名注册。并组织讲演团,以三人为一组,经常到街头去进行。其讲演内容,不外开通民智和抵制日货等。在政府方面,认为这还是运动的继续,而抵制日货,更有碍邦交,更加感到不安。在国务会议上不免有攻讦教育部总长傅增湘,不能控制学校,校长不能管束学生,渐渐集矢于蔡元培。社会上顽固家庭及落伍军人,他们非难国立和公立各级学校,学生们不好好念书,只会捣乱,限制子弟不准投考公立学校,宁可考入教会和外国人所办的私立学校,如汇文、育英等校,就是他们所选择的对象。学务局时常接到一些匿名信,指责这一点。 虽然如此,而公立学校发展,逐年增加。即以四中论,每年毕业两班,招考新生为数不过百人,而报考人数常达六七百人。至如北大,蔡校长任职伊始,分科、预科学生为数将及六百人,教职员工,不过二百人左右,在五年后,则学生增至三千余人,教职员工增至三百人以上。这都是有案可稽的。其声势与发展速度,与日俱增,国内公私立各大学,无有出乎其右的,已成公论。 总括一切成绩,固非蔡某一手一足之烈,然既拥有第一流的教授,启发了青年学生奋发图强,学习了科学知识,更设置各种会社,以培养干事接物的能力。即如五四运动,大大发扬了爱国心,对黑沉沉的旧染污俗,更敲起了警钟,而影响普及于全国,这又不能不首推敢于立在阵头的李大钊和别动队急先锋的鲁迅。 前面曾指出,在蔡校长领导之下的北大,可视为大学的再造,或者中兴,殆非过誉,实至名归,理固不爽,然古语有云“道高毁来,德修谤兴”,亦事所难免。那时徐世昌任大总统,他看到了政府官僚们对蔡校长时常加以非难,反假惺惺地不断周旋,且约请蔡到总统府会面,共筹国是,并曲表慰劳之意。阳为联络,阴实嫉之、去之唯恐不速,但不敢明目张胆公然免职而已。他们也了解到蔡元培是知机勇退的人,用不着过事排挤,自然而然地就可能达到目的。殊不知薪尽火传,燎原的火苗早已播种下了。蔡校长果然不动声色,毫不犹豫而飘然下野,落一个洁身而去。当时伴送同行的,即北大庶务段宗林。蔡在赴上海途中,寄北京政府辞职书,并致函蒋梦麟,暂行维持校务。消息大白,一时各大学学生奋起挽留蔡校长的运动,迫使徐世昌用明令恳切挽留。教育部傅增湘亦自动辞职而去。 自 1917 年至 1921 年蔡校长在职共五年,从此告一结束。 蔡元培与南洋公学 蔡朝晖 1901 年,祖父带着实现教育兴国的强烈愿望只身来到上海,被聘任为南洋公学的教员。南洋公学是在 1897 年由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创办,最初的宗旨是使卒业于公学的学员既能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并有西国政治的基础。公学在各学科的课程设置上都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辅”的原则。 是年,祖父受聘担任特班(培养高级人才)的班主任,他的挚友、维新人士张元济担任总理,美国人福开森任监院,而教员队伍中除个别专职外,其余均是兼职。祖父在旧学上原有很深造诣,甲午以后又锐意吸收新知,在改革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就决定了他能不负众望地把特班班主任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特班以“专志政学不必兼涉艺学”作为培训学员的基本准则,将三年课程分前后两期施教,限三年毕业。前期的课程主要是英文、数学、理化,后期设高级理化、史地、政治学、理财学,大都用英语讲授。又规定“西课余暇当博览中西政事诸书,以为学优则仕之地也”。博览政事书的课程与“西课”在授课时间上大体持平,当时延聘了两位教习,祖父便是执管指导的教习。两期的侧重点均在西学方面,这主要是因盛宣怀办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洋务人才之故。祖父和张元济都是紧随着时代车轮前行的,他们与盛宣怀虽都主张学习西方,办学思想迥然有别,在教学中始终以爱国主义思想为主导。 祖父在特班的教授方法基本上参照书院式教学法,以自学为主,辅之以教师开启式的教学方法,使学员的疑窦如期得到解答。特班本着公开招考的原则对外招收学员,经过首批筛选录取了 42 人,他们中有后来成名的黄炎培、李叔同、殷祖同、邵力子等。祖父上指导课,让学生自由读书写札记,每月又出题让学生写文章,不论札记还是文章都为他们批改评阅。开学之初,先约同学谈话,发给他们一张分门别类的项目单,列出二十多个项目,如哲学、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参考书目,阅读的书籍分记叙性的和论著性的:记叙性的书要求札记要稽事情的前因后果,从教材的类比中,找出共同的机理,并对旁征博引的附佐书刊作解释说明;对论述性的书则要求做到简洁精要释疑义,可谓是引导学生循着阅读和写札记方式走自己研究的路径。 在黄炎培的自撰文章中有如下的回忆:蔡师针对学员队伍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行施教,如通习英语的人为数很少,即认为改学比较容易攻克的日语较合适,他自己编教材,教学生学会阅读日文书。 特班以功课抓得严著称,学员稍有怠慢或是违反校纪即会被勒令辞退。祖父除了不例外地履行这一准则外,更多的是用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他认为外文书本能帮助我们有效地掌握外部世界的情况,他本人不仅是一个精通古典文学的宿儒,还在而立之年已中翰林之后,开始了外语的学习,这对于正在求学的青年是极大的鼓舞。有一次,祖父曾以《春秋战国时候的爱国者》为题,让学生作文,目的是让国耻在学生心中有个不灭的地位,可见他爱国用心的良苦。 在黄炎培的回忆文章里,还能清晰地看到祖父责己非常严格,教学认真严谨。他每日令学生交来笔记,不仅亲手批改,而且每天晚上还轮流召唤学生到他的房间里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答询,有时候就当天的时事展开活跃的讨论。这种在紧张中充溢着活跃气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得益匪浅,祖父曾出作文题:“程正叔论寡女再醮之非,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然再醮失节乎?以公理断之。”他的男女平权的民主思想,也随之进入学员的潜意识。 有一次祖父召集特班的全体同学谈话,大意梗概是:中华民族正在极度的危难之中,国民性的麻木使百姓不能意识到苦难的由来,我们兴办学校正是为了唤醒在苦难中挣扎的民众,如用讲演方式取代文字书写方式,对开启识字不多的民众的潜智,用生动形象的譬喻使民众悟出深刻的道理是有很大裨益的。他授课时从无疾言厉色,同学们却乐于接受他的思想。为了尽快地提高同学的讲演水平,他从有限的原版书中抽取现成资料,翻译成中文讲演资料,他还组织讲演会,定期组织学生讲演。在祖父的倡导下,学习演讲之风在南洋公学广泛地持续下去。他们中有些人不会说普通话,就推请生长在北方的同学李叔同教普通话(李后来组织春柳社,首创话剧,皈依佛门后称弘一法师)。 祖父还有一段奋发勤学的佳话。当年,马相伯先生在徐家汇天主教堂所设的徐汇公学任教,祖父知道他精通拉丁文,执意要去求学,这对一个年已四十并且有如此繁忙工作的学者实属不易。若干年后,马相伯自撰文章,曾提到如下事实:“当时蔡孑民在南洋公学(即现在的交通大学)任教职,要随我学拉丁文。我告诉他,拉丁文在西洋也成为古董,大学而外,各学校都不太注重,中国学者更没有学习的必要。无奈孑民先生执意要学,说拉丁文为欧洲各国语文之根本,各国语言多起源于拉丁文,说学西洋一切古代文化,若不通习拉丁语文,就无从了解。”那时祖父只有大清早才有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因此,他每天早上 5 点即步行十多里去叩马先生家里的门,这时的马相伯老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由此可见祖父求学若渴的精神。 在南洋公学,一次发生了所谓的蓝墨水瓶事件:中院某班郭姓教员因胡乱猜疑学生把墨水瓶放在他桌上是意有所指,而引起争端,校方要开除学生,这在学生中引起了轩然风波。素具威望的祖父站在维护学生利益的一边。那时的汪姓总办置许多教员的谏言而不顾,坚持开除大批学生,学生不得已而全体退学。祖父目送学生离去,学生与老师挥泪道别,流露出无比眷恋的感情。以如此不公正手段迫使为数众多的学生退学,这在教育史上尚属罕见。当时一些人说,学生是受祖父平日提倡民权的影响。祖父愤而辞职,离开了南洋公学。祖父后来招集特班生谈话:“汪总办不让我们完成学业,我们应该自动地组织起来,扩大容量,添招有志求学的学生来更好地进修,同学中对某一门能胜任教师的则当教师,愿回乡办教育的也好。”于是 1902 年11 月 16 日在泥城桥福源里设立爱国学社,由祖父任总理,吴敬恒任学监,章炳麟、蒋维乔等任教员。有些南洋公学的学员便成为爱国学社里的活跃分子。 在南洋公学特班卒业的学员中,涌现出了像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贝寿同、殷祖同等著名人物,贝、殷二位是爱国学社学生的中坚。殷不幸早逝,贝后来成为著名建筑专家,谢无量以文史著名,胡仁源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他们的成就有在学问上的,有在政治上的,有在教育上的,还有在佛学上的。后来他们经常在书报杂志上写一些缅怀祖父的文章,除了颂扬他的人格之外,也披露一些他在南洋公学执教的情况,盛赞祖父对他们爱国、民权思想的启发,介绍祖父的教学风范和治学业绩。
目录
目录 上篇 教育与救国 第一章?教育,亦是救国 世界观与人生观 / 4 文明之消化 / 8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10 思想自由 / 13 在育德学校演说之述意 / 16 科学之修养 / 18 义务与权利 / 21 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 / 24 关于读经问题 / 30 孔子之精神生活 / 32 刘半农先生不死 / 35 第二章 德育三十篇:现代公民之德性修养 合群 / 38 舍己为群 / 39 注意公众卫生 / 41 爱护公共之建筑及器物 / 42 尽力于公益 /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5 责己重而责人轻 / 47 勿畏强而侮弱 / 49 爱护弱者 / 50 爱物 / 51 戒失信 / 53 戒狎侮 / 55 戒谤毁 / 57 戒骂詈 / 59 文明与奢侈 / 61 理信与迷信 / 63 循理与畏威 / 65 坚忍与顽固 / 67 自由与放纵 / 69 镇定与冷淡 / 71 热心与野心 / 73 英锐与浮躁 / 75 果敢与鲁莽 / 77 精细与多疑 / 79 尚洁与太洁 / 81 互助与依赖 / 83 爱情与淫欲 / 85 方正与拘泥 / 87 谨慎与畏葸 / 89 有恒与保守 / 91 第三章?智育十篇:现代公民之人文教养 文字 / 94 图画 / 95 音乐 / 97 戏剧 / 98 诗歌 / 100 历史 / 102 地理 / 103 建筑 / 104 雕刻 / 106 装饰 / 108 第四章?美育代宗教 以美育代宗教说 / 112 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 / 118 美育实施的方法 / 120 美育与宗教 / 126 美育代宗教 / 128 美育之功能 / 134 美育与人格 / 135 美育与人生 / 137 下编 引领教育之风的大先生 第五章?从旧时代脱颖而出 我所受旧教育的回忆 蔡元培 / 142 我的读书经验 蔡元培 / 144 蔡元培家事 蔡朝晖 / 146 科举道路前的艰苦跋涉 蔡朝晖 / 147 在阅读中萌生进步思想 蔡朝晖 / 150 “都无作官意,唯有读书声” 蔡朝晖 / 154 为救国图强,求索新知 蔡朝晖 / 157 蔡元培的启蒙老师 余 力 / 160 蔡铭恩其人 余 力 / 161 将蔡元培推上科举之路 余 力 / 163 影响蔡元培的治学与思想 余 力 / 165 第六章?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蔡元培 / 168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蔡元培 / 182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顾颉刚 / 190 敞开胸怀,开气象新 顾颉刚 / 194 劳工神圣 顾颉刚 / 196 再造北大 王道元 / 198 蔡元培与五四运动 王道元 / 201 蔡元培与南洋公学 蔡朝晖 / 204 蔡元培与襁褓中的青岛大学 马庚存 / 208 蔡先生的兼容并包 郑天挺 / 214 我不长朕即国家者之焰 郑天挺 / 217 蔡师鼓励我留学印度 魏风江 / 219 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措施 高平叔 / 222 第七章?风云时代的弄潮者 蔡师秘兴光复会 俞子夷 / 226 蔡元培与五四风云 高平叔 / 231 时局动荡中的蔡元培 马庚存 / 243 蔡元培与绍兴地方志的不解之缘 任桂全 / 247 以史为鉴,修志育人 任桂全 / 250 纪念蔡元培先生 梁漱溟 / 251 吴玉章与蔡元培 高平叔 / 259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