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信义义务研究

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信义义务研究

  • 字数: 312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向秦|总主编:彭诚信
  • 商品条码: 978731332794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数字社会的数据治理目 标应是建立长期、可持续、 互利互信的数据(含个人信 息)分享与利用关系,然而 以个人本位、个人控制和传 统权利规范模式(以“知情 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 保护法不仅难以实现真实有 效同意,而且并未实际搭建 起个人信息流通利用通道。 个人信息数据是作为社会可 利用资源的事实存在,除了 信息主体利益之外,还存在 使用者和公共利益代表者等 不特定社会主体的利益以及 国家安全利益,因此不能将 个人信息保护仅锚定在个人 人格利益层面。目前,各国 均已完成从保护到治理、从 单向赋权到个人信息社会化 利用的“数据利他主义”战略 思维转型。信义义务是介于 个人控制与强制共享之间的 数据治理模式。信息主体应 在可信任的环境中分享其个 人信息,并由受托人凭借其 专业知识与能力来增强保护 ,使信息主体与处理者之间 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因受托人 的介入而趋向于平衡。本书 既可作为学生、专家学者以 及实务人员的拓展阅读,也 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 考。
作者简介
向秦,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助理研究员,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管理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网络信息法、数据与人工智能法研究。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个人信息处理中引入信义义务制度缘起 第一节 个人信息基于权利视角保护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困局成因:个人控制论为核心的传统规范基础 第三节 破解进路:受托人信义义务作为统一治理范式 小结 第二章 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正当性理论 第一节 信托型信义义务理论 第二节 非信托型信义义务理论 第三节 基本共识:信任基础之上的信义权力 小结 第三章 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可行性评介 第一节 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起源:信息信义关系的证成 第二节 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性质:道德、身份与法定性 第三节 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创设:中国法的可实践性 小结 第四章 中国法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信义义务与个人信息处理基本原则 第二节 信义义务与个人信息处理行为规则 第三节 信义义务与个人信息处理内部管理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法个人信息处理中信义义务的司法适用 第一节 信义责任在个人信息处理侵权救济中的认定 第二节 信义责任对个人信息处理合同关系的弥补 第三节 涉及第三方处理者信息关系中的信义责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