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书学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中书学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 字数: 348
  • 出版社: 中国书籍
  • 作者: 静心苑 黄海蓉
  • 商品条码: 978752410056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概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定位、思想精髓与发展方针,以及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并介绍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思路与时代使命、背景与思想渊源、主要内容以及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之后基于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症结所在,探讨了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践履习行”与高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建设。然后重点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内容形式、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评估机制创新、实践活动的结合、校园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技术创新。最后本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启示与未来展望进行了总结。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意义与策略,以期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注入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高度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
黄海蓉,黎族,海南保亭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法学硕士。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部)、厅、校级课题共5项,参与多项课题。主编、参编教材和编著5部,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 欧阳焱,男,汉族,1983年8月出生,湖南宁远人,硕士学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学、秘书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教学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部,参编1部,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篇。主持海南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省高校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级课题4项。 刘家宝,男,黎族,1978年4月出生,海南省乐东县人,讲师。2002年7月毕业于海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从事一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持和参与省级、校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在省级刊物、核心刊物均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发展方针 第三节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章 高校德育教育概述 第一节 立德树人的基本思路与时代使命 第二节 高校德育教育的背景与思想渊源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坚实基础 第一节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症结所在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履习行”与高校德育教育途径的建设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内容形式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礼仪风俗与高校德育教育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学艺术与高校德育教育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方法的融合 第一节 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方法中的独特优势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一节 高校德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意义 第三节 高校德育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策略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评估机制的创新 第一节 当前高校德育评估机制的问题和不足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评估中的独特价值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评估机制的创新方案 第八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第一节 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和形式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第九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德育工作的结合 第一节 高校校园德育工作的现状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 加强校园德育工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措施 第十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融合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第二节 在线课程与远程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 第三节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第四节 教育游戏与模拟仿真在德育教育中的创新 第五节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第六节 社交媒体与网络社区在德育教育中的互动作用 第十一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