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说变形记:新时期长篇小说版本变迁

小说变形记:新时期长篇小说版本变迁

  • 字数: 304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罗先海|
  • 商品条码: 978710808093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当代小说名作的成长史。 它从《第二次握手》《活着》《白鹿原》等九 部当代小说名作的版本变迁着手,讲述它们如何由 初版本,或者经由影视改编、出版机构的介入,或 者出于评奖的需要,或者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及作 者艺术完善的追求,经过一次次的修改,逐渐形成 了现在的模样。 它以细致的异文汇校,将小说不同版本间从字 句到情节、人物形象等的差异,一一加以呈现,并 回到文学创作与修改的现场,探寻其所以如此的原 因。
精彩导读
黄依依故事的重写 如果说初刊本与初版本内容的最大差异在于陈二湖 故事的讲述,那么初版本与修订(增补)本之间最大差 异则是有关黄依依故事的重写。所不同的是,前者可能 是客观原因所致,后者则是作者主观修改所为。谈起作 者修改第二章“有问题的天使”——有关黄依依故事的 初衷,也与作者作为《暗算》同名电视剧的编剧有关。 “话说回来,在编写《暗算》电视剧本时,我其实只用 了小说前面两章,即《听风者:瞎子阿炳》和《看风者 之1:有问题的天使》。前者故事完整,人物饱满,情 节曲折,职业性强,改编难度不大,多是一个‘注水工 作’。但后者似乎只有人物,情节缺乏张力;更要命的 是,作为一个破译家,主人公黄依依只有对密码的认知 ,缺少破译的过程。用个别评论家的话说,这个人物只 有‘心跳声’,没有‘脚步声’。”正因剧本是通过故 事塑造人物,作者以编剧身份进行同名电视剧改编时, 意识并体验到小说文本黄依依故事讲述的缺陷,这种缺 陷也正是编写剧本的最大软肋。作者为了在剧本中弥补 黄依依故事讲述的不足,重新搜罗大量资料,但因影视 审查机制比文学作品更为复杂和严格,在剧本中所能运 用的资料少之又少。作者最后在友人的指导和帮助下, 整合剧本所用素材及因电影审查机制而未使用的其他资 料,对“有问题的天使”进行修改重写。这次修改不是 小修小改,而是彻底回炉重造、翻天覆地式的重写,涉 及人物新增、情节改写、形象重塑等。仅篇幅就由原稿 四万字修改增加至近十万字。作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对有 缺陷的故事进行重写,乃是因为完善文学创作中故事讲 述的艺术追求。“我确实在小说中注重恢复故事的魅力 ,因为我们的小说一度远离了故事,以有故事为耻,这 是好高骛远,误入歧途;但把小说仅仅看作故事,是弱 智。我每天都可以听到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 年也遇不到一个。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 事要有心跳声。” 作者在修订(增补)本中是如何对故事叙述进行艺 术修改与重述的呢?故事是“文学作品中一系列有因果 联系的生活事件。这种生活事件,往往有曲折生动的冲 突,环环相扣,有头有尾的发展过程”。作者围绕黄依 依的故事进行一系列有因果关联的生活事件的增补与改 写。为了弥补前版中黄依依与安在天爱情叙述中的情节 缺陷与局限,作者首先在修订(增补)本增加次要人物 ——小雨。小雨作为安在天的妻子,在修改前的文本中 并不存在,修订(增补)本中也只以一个从未正面出场 的符号化人物出现。但修改后增补的小雨这一次要人物 ,却成了故事改叙时人物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 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和功能。首先,小雨神秘的命运轨 迹本身就是作者讲述的一则独立且富有传奇趣味的故事 。小雨作为妻子随同安在天前往莫斯科,表面是作为外 交部工作人员身份出现,而真实任务则是作为安在天的 助手帮其传递情报。更令人惊讶的是作为丈夫的安在天 全然不知彼时小雨的秘密——甚至小雨的秘密级别比他
目录
代序 版本批评:开掘新时期文学研究的新富矿 引言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版本修改与文本演变概论 第一节 作为问题的新时期长篇小说版本修改 第二节 长篇小说版本生产与文本演变现象 第三节 长篇小说版本的异文修改倾向 第二章 《第二次握手》 第一节 二度创作与艺术升华:初版本与重写本、终极版对校记 第二节 不同时代的文本生产与艺术追求 第三章 《沉重的翅膀》 第一节 文本锻造的艺术轨迹:初版本与修订本对校记 第二节 主流意识的契合与艺术精神回撤 第四章 《天堂蒜薹之歌》 第一节 增删间的文本淬炼:初版本与初刊本对校记 第二节 文本打磨的隐形转向:其他版本主要异文汇校 第三节 趋向现实与小说造艺的完善 第五章 《活着》 第一节 文本扩容与意义增殖:初刊本与初版本对校记 第二节 跨媒介叙事的互动与裂隙 第六章 《白鹿原》 第一节 版本修订的艺术提升:初刊本与初版本对校记 第二节 评奖导向下的文本调适:初版本与获奖修订本对校记 第三节 当代隐形文化权力下作家意图文本的微调 第七章 《一个人的战争》 第一节 复原性修改:初刊本与再版本、图文本对校记 第二节 传播接受中文学史形象的生长 第八章 《暗算》 第一节 人物重塑与历史叙述的增补:初版本与修订本对校记 第二节 编辑介入与文本润色:修订本与重修本对校记 第三节 讲故事与“重写”的艺术 第九章 《金陵十三钗》 第一节 版本跃迁与会意整理:中篇初刊本与长篇再刊本对校记 第二节 电影改编与小说修改互援共生 第十章 《繁花》 第一节 网生文本的纸质涅槃:网络初稿本与初刊本对校记 第二节 沪语精缮与历史补遗:初刊本与初版本对校记 第三节 “网—纸”互联时代的修改动因与启示 第十一章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版本修改动因论 第一节 文学评奖与长篇小说的修改本 第二节 市场化运作与长篇小说的文本演变 第三节 网络媒介兴起与文本演变新问题 第四节 影响长篇小说文本演变的其他多元因素 第十二章 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版本批评的学术价值 第一节 推动当代文本文献校勘与整理 第二节 丰富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第三节 促进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叙述的精准化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