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林徽因全集·英文书信卷(1935—1940)

林徽因全集·英文书信卷(1935—1940)

  • 字数: 241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林徽因
  • 商品条码: 9787020189809
  • 适读年龄: 12+
  • 页数: 355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林徽因,生于一九〇四年六月十日,卒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在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中国新诗创作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林徽因全集》完整收录了目前所能搜集并可公开发表的林徽因全部作品和文字,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卷,戏剧、翻译、日记、中文书信卷,英文书信卷和建筑、美术卷,其中英文书信卷,建筑、美术卷根据写作时间和内容在卷中又分册。各卷册中篇目排列,循写作(或刊出)时间先后为序。整部全集全方位展现了林徽因先生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全集由陈学勇、于葵、崔勇编注。王一珂整理、誊录了部分文稿。于葵、王烨炜、王骁勇、赵一诺、石媛翻译了部分文稿。全集中的作品,作者已发表的部分,均以最初发表的出版物为底本;未发表部分,均以手稿为底本。文字中错漏之处,更正字用“〔〕”标示,补充字用“〈 〉”标示;漫漶无法识别处以“□”代之。林徽因作品跨越多个专业领域,由于编注者学力不逮,加之专业局限,全集必然存在不足和遗憾,希望各界指正以期再版更趋完善。 在此,特别鸣谢林洙、梁再冰、梁从诫、吴荔明、杨友麒、常沙娜、沈龙珠、沈虎雏、Holly Fairbank、陈钟英、陈宇、曹汛、刘畅、永昕群、李传玺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档案馆、首都图书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等个人和单位。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 - 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生于浙江杭州。诗人、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精彩导读
不知我们还能否再见到本应属于我们的晴朗干爽的阳光。我明白自己生性忧郁、言语悲观,可我不知道该怎样克制。我不止一次觉得自己分裂成了无数碎片,似乎再也无法组成有血有肉的自己。——一九三五年夏,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我是否有些多愁善感,当听到一首熟悉的乐曲时,我的内心会深深触动。 当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在横跨印度洋回家的船上也曾听到这段旋律。 好像那月光,热带翩翩的舞蹈、海风,一起涌进了我的心灵;而那一小片所谓的青春,像一首歌中轻快而短暂的一瞬,幻影般袭上心头,半是悲伤,半是闪烁,让人百感交集,怅然若失。——一九三五年八月,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我们知道,那些长期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好友一定会理解我们,并渴望给予我们同情和安慰。 然而,此时此刻,我们似乎不应获取理解和安慰。 但是,我们此刻几乎不值得被理解或安慰 , 我们每个人或都希望被当前的局势彻底刺痛,感受到痛彻心扉的自我失落,自此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适应所处的特殊时代和环境;而不只是去埋怨那些意料之中的磨难,责怪它搅扰了我们平静安宁的生活,打乱了我们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建构的人生哲学。 如果说,我们从前形成了一套应对其他时局的价值观,那么此刻培养一套新的信念与力量来对抗当下混乱的局面,尚且为时不晚。当然,作为孤零零的个体,我们很难对事态产生政治的和直接的影响;可是,作为整体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应当明白这一点,并好好利用这份力量。 看看令我们痛心的伟大的长城,我们的祖先为了民族自豪曾经付出多么巨大的牺牲,可是再看看现在。 你是否也希望我们能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我们怎么能既想拥有,却又不愿付出呢?我们怎么能既希望自己的国家完好无损、灿烂的文明得以延续传承;而当它蒙受屈辱、遭受践踏、被人欺侮之时,却又不愿为之战斗!——一九三五年十一月,林徽因致费慰梅信 今天上午我见到了两件极其美好的事。 其一,我透过薄如蝉翼的雪白纱帘望向院子里的背阴处,一片淡淡的蓝色和银灰色——美得像在超乎现实的梦中;其二,与此形成对照,一缕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斜斜地洒在一盘水果上,盘中的苹果和梨子闪烁着微光——水果旁是一只普通的茶杯和茶碟,还有一瓶水,这样一幅现代艺术杰作就在我睁开眼睛的瞬间不经意地映入眼帘——我为之欢欣雀跃,仔细打量着这缕阳光,意识到自己仍身在真切可感的现实世界。——一九三五年,林徽因致费慰梅信 人生真是奇怪。 能得到一两个知己在生命中似乎如此重要和意义非凡。 你们两人走进了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林徽因致费正清信 此刻,里间只有我一人,窗户正好可以俯瞰天安门的院子。 现在是五点三十分。 夜幕开始降临,宛如一只银色的飞鸟。 整座庭院一片青白,好似落了雪。 正清,你看,如此美好的景物呈现在我眼前,我内心却感到强烈的不适与厌倦,喉咙尤其沉重,仿佛被一团东西噎住,令我窒息。 我记得自己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林徽因致费正清信 我想清晰明确地告诉你,与你相识是我人生中莫大的幸福,我 们不仅成了朋友,彼此的心还那样靠近。 你了解我所有的缺点 和做事风格,在我所有相识的人中,你是我最贴心的朋友。 我 常常觉得自己配不上你的温柔与关怀,因为我是个复杂又不幸 的人,只能独自默默品尝自己的人生,尽力完美地完成这场修行。——一九三六年一月,林徽因致费慰梅信 你要知道,我“感情 复杂的一面”是不好的;这是人可恶的本性,而单纯率真才是应该被提倡的高尚品格。 一直以来,朝阳门外在我眼中不过意 味着日本人和他们的攻击目标,而如今我能看到乡间的小路、 广袤的原野、冬日的景色、散落的银色枯枝、寂静的小庙,以 及若隐若现的小桥,大步跨过时心中会荡起浪漫的豪迈…… 我可以永不停歇地这样想象下去,在我难过时,我总会回顾 往昔——当然,这种行为很傻,我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而 不是终日沉湎于那些珍贵的记忆而伤春悲秋。——一九三六年一月四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天 啊,我既伤心又疲惫,感觉像是慢慢将自己埋葬,我想大声呼喊,希望有人能够爱护我,使我不必变得如此苍老和睿智。可是,最无奈的是,一个人无论多么睿智,也无法避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也正是在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经历了多少人生的跌宕,所以才能坐在那里“笑对一切”,云淡风轻!——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九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最亲爱的朋友,我该怎么办呢?我希望能赶快挣些钱,大胆地前往美国,抱着你们的腰或脖子紧紧相拥;我还有个很充分的理由,就是你们也想拥抱我,会同我说一些我爱听的溢美之词。——一九三六年二月十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此刻我背对着左侧一列佛像,面对着另一侧巧夺天工的整 座开山佛龛。 我的思绪随着脚下的伊河潺潺流动,落日余晖 在人与佛间穿梭闪烁,报春花和三叶草伴着风弥漫着初夏的草 香,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引我坠入神秘的静潭,说它是宗 教,但(那美)却比任何宗教都更有魅力和浪漫。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九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亲爱的慰梅,请不要生我的气。 我发誓我很爱你,自从 你离开之后,我越发觉得我是那么、那么、那么地爱你!!我 从没想过,我还会有一位女性朋友。 遇见你,真是我的幸运。 否则我或许将永远无法体会和享受两位女性间的脉脉温情。 你 具有费氏的真诚品格,对我也格外亲密。 一想到你,我就记起 你对我的百般呵护,不禁哽咽。——一九三七年五月六日,林徽因致费慰梅信 当然,我们不会失去勇气,在极度悲观的情况下,我们仍 怀抱昂扬的希望,相信终会迎来局势的逆转。 无论处于怎样的 迷茫和混乱阶段,我们所有人都要承受我们个体遭遇的苦难。——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玉带般的山涧,秋日赤红的枫叶和洁白的芦苇,天上 自在飘浮的云彩、古老的铁索桥、渡船,以及像安顺那样地道 的中国小城,这些我真想一桩桩向你们细细道来,也许还会注上我自己触景生情的独特心境。——一九三八年三月二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我们为英勇无畏、历史悠久的祖国深感自豪。我想告诉你们,这些孩子士气很高,心地单纯,对我们的国家和这场战争怀着直接而简单的信心,也都拥有强健的体魄。这群孩子都不善言辞,在与我们相识后,不知怎的,他们都以一种天真的孩子气依恋着我们,与我们产生了很深的亲情。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昆明没有亲人,于是把我们当作最亲近的家人来探望或是给我们写信。 他们中有不少人已奔赴前线,还有一些留在昆明保卫着我们的生命。——一九三九年四月十四日,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今天下雨了,天色阴沉。 我的情绪不是很高。 即便天光晦暗,这里的景色依然秀美。 和缓而幽暗的山峦、村庄与树木越发迷人。 刚才我独自从另一个村子走回家,穿过了田野、一小片林地,还沿着阴面的河堤走了一段。 不知为什么,眼前的一切都让我想起你,慰梅。——一九四〇年八月,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目录
002?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春 004?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春 006?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春 008?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四月 010?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四月 012?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四月 014?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四月 016?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日 018?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021?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夏 024?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八月 026?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九月七日 029?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九月 031?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月 034?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月 038?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月 042?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秋 044?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046?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048?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050?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 052?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 058?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 063?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 065?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 067?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069?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071?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 073?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 075?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 077?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 079?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 081? 致费慰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083?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088?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096?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099?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04? 致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10?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14?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一月 120?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四日 129?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七日 136?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十日 143?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十五日 151? 致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三日 156?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159?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170?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二月五日 174?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二月五日 179? 致费正清、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二月八日 183?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二月十日 188? 致费正清、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191?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九日 196?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三月十六日 201?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212?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五月七日 222?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九日 225?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六年六月三日 228? 致费慰梅·一九三六年八月 232? 致科伊尔·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七日 237? 附:科伊尔致林徽因·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239? 附:科伊尔致劳先生·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二日 242?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256?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五月六日 263?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272? 致费慰梅·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九日 274?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83? 致费正清·一九三七年十一月 286?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八年三月二日 295?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九年四月十四日 310?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〇年一月三日 317? 致费慰梅·一九四〇年八月 321?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〇年九月二十日 330?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〇年十月末 334? 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〇年十一月 339? 附:梁思成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三九年四月十三日 347? 附:梁思成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二十日 349? 附:梁思成致费慰梅、费正清·一九四〇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