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艾青诗选(名家鉴赏版)

艾青诗选(名家鉴赏版)

  • 字数: 10000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艾青
  • 商品条码: 9787020193110
  • 适读年龄: 12+
  • 页数: 534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艾青的经典诗作70余首,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北方》《火把》《礁石》《鱼化石》等,每一首诗后面都附有一篇名家的赏析文章,希望使青读者对艾青各时期的创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艾青的诗歌中有着鲜明的意象,其中“土地”和“太阳”是中心意象,他借此书写了对中国乡村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烈的追求。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主修绘画。1932年回国即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但不久后入狱,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战爆发后,辗转于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主要作品有诗集《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散文集《绿洲笔记》等,理论著作《诗论》等。
精彩导读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我是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赏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著名的诗句,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像长了翅膀,飞进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里,猛烈地撞击着他们的心灵,掀动着他们的感情。凡是读过这诗句的人,无不为诗人那真诚的深厚的感情所感染。他们也像诗人那样,眼睛里含上了泪水…… 这首诗以它巨大的艺术魅力震撼着诗坛。 这首诗写于1938年的武汉。 此时的诗人,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阅历。无论是社会的动荡,民族的危机,还是民众的苦难,都给过或正在给着诗人以强烈的震撼。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直关怀着、思考着这片国土的诗人,此时对土地的理解更深刻了,对土地的感情更浓烈了。诗人出生在金华农村,从小就对南方的土地有着血肉一般的情感。而后,随着生活的颠簸,诗人到过上海、常州,又到过山西、陕西,深深地为北方的土地所感动。对于这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土地,对于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对于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对于这片正在燃烧着抗战烽火的土地,诗人作为一个时代的歌手,该如何对待这片土地呢?诗人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火焰般的情感了,他要表达出自己对这片土地的强烈的爱…… 这浓烈的情感,凝聚成了诗《我爱这土地》。 从这首诗的题目看,诗人的意图很明显,就是突出这一个“爱”字,斩钉截铁,毫不含混。而诗人是怎样写出自己对这土地之爱的呢?读了诗,我们对它五体投地。 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在他的许多诗篇中都表达过。而像这首诗写得这样集中,这样浓烈,这样撼动人心,还是不多见的。 对于土地的感情如何,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直接”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 诗人把自己比作了一只鸟: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是一只鸟,要歌唱,一直到死。为谁而歌唱?诗人用了四行象征性的诗句,来概括“我”的使命。这四句诗并没有具体所指,但它们以更形象更广泛的泛指性,扩大加深了这使命的内涵。诗人所深深爱着的这土地,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的大搏斗,大变革。在这片土地上,已不是死水一潭,已不是只有凄凉和苦难。人民在奋起,民族在觉醒,“无比温柔的黎明”已经可望了……诗人作为一只鸟,就要为这一伟大的时代歌唱! 诗人为了执行自己的历史使命,视死如归。“——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把自己的决心写得入木三分,也把诗人自己与土地的关系写得再透彻不过了。“我”死了,“我”的肉,“我”的骨,“我”的血,要埋在土地里面,“我”的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就是说,我的一切一切,都要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这片土地…… 写到这里,诗人对于土地之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那“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已够撼动人心。但是,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最后两句,再一次撼动读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撼人力量。因为这“泪水”里,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啊!千言万语,不用说了,一切的一切,都含在这“泪水”里了。 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是如何卓越地把握住了自己的情感,又是如何卓越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情感啊! 什么是好诗?这种疑问常常在读者脑中回旋。的确,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往往又是很难回答的。不过,好诗毕竟是好诗,它是有着人们公认的道理的。 简单地说,看得懂的诗不一定不好,不一定就是直白,就是无诗味。看不懂的诗不一定就好,不一定就是含意深刻。这要看诗人是为什么而写,是如何写的。艾青曾说过:“诗好坏,不能以看得懂看不懂作为衡量的标准;也不能以为人理解的程度作为衡量作品的价值。”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应该说并不难懂,它的含意是明朗的。而这首诗又是这样杰出,有着巨大影响。这就清楚表明,含意明朗而又成其为好诗的诗,是能够创作出来的,这就看诗人的艺术功力了。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是诗人在武汉时期的代表作。这首诗同《北方》等诗一起,标志着诗人的又一个丰收期。在诗人创作的道路上,这一时期的诗占有重要位置。
目录
目 录 艾青和他的诗(代序) 001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001 阳光在远处 006 透明的夜 010 大堰河——我的保姆 017 芦笛 ——纪念故诗人阿波里内尔 027 巴黎 033 马赛 046 ORANGE 055 画者的行吟 060 灯 065 散文诗(两篇) 069 辽阔 076 窗 080 太阳 085 煤的对话 ——A—Y. R. 090 春 096 生命 102 浪 107 笑 112 黎明 119 死地 ——为川灾而作 126 复活的土地 134 他起来了 138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42 手推车 151 北方 155 乞丐 164 向太阳 169 黄昏 195 我爱这土地 200 冬日的林子 204 吹号者 208 他死在第二次 220 旷野 240 冬天的池沼 250 树 254 解冻 258 沙 264 独木桥 269 无题 273 鸫 277 月光 283 水鸟 288 火把 293 旷野(又一章) 345 公路 353 刈草的孩子 360 古松 364 黎明的通知 369 风的歌 377 献给乡村的诗 386 三株小杉树 394 维也纳 399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404 礁石 409 在智利的海岬上 ——给巴勃罗·聂鲁达 413 小蓝花 425 梨树 429 珠贝 433 启明星 434 下雪的早晨 439 鱼化石 445 酒 450 镜子 454 光的赞歌 458 盆景 478 盼望 484 回声 487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490 山核桃 503 关于眼睛(两首) 507 虎斑贝 514 给女雕塑家张得蒂 518 我的创作生涯 522 编后记 53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