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课例精选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课例精选

  • 字数: 38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编者:吴刚平//黄晓玲|总主编:张广斌//陈忠玲
  • 商品条码: 978730330774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本书汇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政策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成果,为一线教师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参与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及校本研究。获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黄晓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课程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课程建设、高中国际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等研究。先后主持全国社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北京市社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及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相关成果多次获得全国、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目录
模块一 读懂新课程,实现从理念到行动的蝶变 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握新课程的政策逻辑 (一)新课程是新时代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二)新课程是新时代科技和经济的思想投射,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 (三)新课程是新时代社会和文化的现实关照,具有鲜明的民生属性 二、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把握新课程顶层设计的育人初心 (一)新课程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载体,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的职责使命 (二)新课程明确了核心素养新导向,助推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 (三)新课程作为育人思想的重要体现,刻画着立德树人的实践新样态 三、着眼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中心课堂,培育课程改革新生态 (一)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核心素养本位 (二)建立学习中心课堂,强调以学为主 (三)培育课程新生态,聚焦新课程实施 模块二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如何理解和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政策意义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推进策略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单元设计思路 二、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整体设计与安排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E+”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一)指向创造力培养的“E+”英语课程整体设计 (二)“E+”英语跨学科主题:中国传统节日实验课程设计 (三)课程实施重点 (四)课程实施成效和反思 博见世界 奠基未来——“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素养目标 (二)“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构建思路 (三)“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内容结构 (四)“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实施路径 (五)“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评价方式 (六)“博物馆+”跨学科主题课程成效及反思 模块三 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精选 文科综合类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课例一 用英文讲述中国民族音乐 Chinese Folk Music Told in English 一、主题选择及学习者分析 二、主题学习/活动整体设计 三、具体学习任务/活动 四、设计的主要特色/亮点及思考 课例二 文明的见证——中国古代科技之光 一、主题选择依据及学习者分析 二、主题学习/活动整体设计 三、具体学习任务/活动 四、设计的主要教学特色与亮点 课例三 花为媒·看发展·传乡情 一、主题选择及学习者分析 二、主题学习/活动整体设计 三、具体学习任务/活动 四、设计的主要特色/亮点及思考 理科综合类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课例四 年、月、日的秘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