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偶然研究

道德偶然研究

  • 字数: 2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庞俊来|
  • 商品条码: 978752274834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代伦理道德生活,根本上在于激发具体个体 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道德偶然论,是具体个体的 道德生活理论,是当代的道德哲学理论。首先,道 德偶然论是一种道德世界观革命。道德是必然的还 是偶然的,有四种可能:道德是必然的、道德是偶 然的、道德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道德既不是偶 然的也不是必然的。“既不也不”的逻辑是道德虚 无主义的表现,“既又”逻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总 有诡辩论的嫌疑,在黑格尔辩证法里是历史总体性 的趋势。“非此即彼”的形上本性,是客观世界里 的世界观样态,从道德必然论走向道德偶然论,是 “非此即彼”世界观的变革,具有哥白尼式革命的 性质。道德偶然世界观将道德问题建基在客观实在 之上,使得伦理道德具有面向未来的建构主义性质 ,成为“永远有待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是 彻底的道德解放。其次,道德偶然论包含道德偶在 、道德偶性与道德偶然三大基本样态。第三,具体 个体的道德生活呈现为道德偶在生活、道德偶性规 范建构与道德偶然实践样态。第四,从人性论上说 ,道德偶然论认为,人是一种“感性-理性-德性” 的存在。
作者简介
庞俊来,男,1978年3月生,江苏淮安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东南火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副主任、道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道德哲学、黑格尔伦理思想研究等。目前已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道德与文明》《江海学刊》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日,互联网时代道德偶然性研究”(2016—2019年),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精神次序与德性阶梯”(2012—2015年),参与多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日、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目录
导言 相与偶然 绪论 道德偶然与伦理理解 第一章 道德偶然 一 具体个体、此在与偶然 二 人禽、人人与人机之别 三 虚拟世界、可能生活与造就美德 四 好人、善行与美德 第二章 道德偶然的西方逻辑 一 美德可教吗? 二 从害怕偶然到拒绝偶然 三 全能上帝与自由意志 四 从承认偶然到征服偶然 五 直面偶然的当代道德哲学 第三章 道德偶然的中国话语 一 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二 “道”“德”辩证法 三 从“学而时习之”到“命性道教” 四 “唯天为大”与“天人感应” 五 “天理”与“致良知” 第四章 偶然性的道德世界观 一 道德金规则的逻辑悖论与永恒命题 二 道德必然和道德偶然 三 道德偶然性世界观何以可能 四 伦理规范与道德偶然 第五章 从道德怀疑走向道德偶然 一 形上偶然观与偶然本体论 二 偶然性与道德怀疑 三 从道德怀疑走向道德偶然 第六章 美德偶在、品德偶性与道德偶然 一 偶然性的祛魅 二 美德偶在、品德偶性与道德偶然 三 道德的偶然性与偶然性的道德 四 道德偶在、道德偶性与道德偶然 五 道德偶然性与当代道德哲学问题 第七章 道德偶在的生活世界 一 德行、观念与定义 二 道德陈述与道德偶在 三 道德偶在话语 四 道德多样性生活 第八章 道德偶性的规范建构 一 理性、德性与规范性 二 道德定义、道德判断与道德规范 三 道德偶性规范与道德建构 四 道德偶性、人工智能与人性 第九章 道德偶然的实践样态 一 道德行动的偶然与偶然的人 二 个体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道德勇气、道德创新 三 共同体德性与道德风险、道德治理 四 互联网与道德运气、道德算法 结语 道德偶然与生生之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