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江河流淌看中国

江河流淌看中国

  • 字数: 328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葛剑雄
  • 商品条码: 97875720345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江河湖海为脉络,系统梳理了水与中华文明发展的深刻联系。从黄河的根魂塑造、长江的文脉传承,到运河的千年智慧、江南的水乡繁华,再到湖泊的生态价值、海洋的开放胸怀,全书以历史地理为视角,结合人文思考与当代关切,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水文明图景”。 这是一部关于水的史诗,揭示水如何深刻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是一部启迪未来的文明备忘录——唯有读懂水与中华文明的血脉联系,才能在水资源保护、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延续中华文明的辉煌。
作者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政协常委。长期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方面研究,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统一与分裂》《历史学是什么》《黄河与中华文明》《葛剑雄写史》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二、三册执行主编。
目录
目录 导言: 江河孕育了人类文明, 人类应该延续江河的生命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华文明中的黄河几字弯 黄河记忆 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禹的后人 黄河之水何处来 黄河文明的兴衰与未来 对黄河下游滩区治理的三点看法 长江:千年文脉贯古今 共同迎接长江文明的第三次崛起 黄河长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永葆青春 让世界感知一条可敬、可亲的长江 1 33 35 39 52 58 69 85 87 90 93 95 101 106 1 记录长江 三峡记忆 告别夔门 三峡移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 天堑何曾限南北 从历史地理看崇明未来开发的两个问题 更爱三江源的明天 江河源头,青藏文化 运河: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中国历史地理中的运河 大运河的兴盛导致对航海的轻视吗? 遗产应保护,“恢复”须慎重 2 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 运河与江苏文化 江南:以水为源,因水而兴 “苏常熟,天下足”与“湖广熟,天下足” 以水为源,因水而兴 ——上海:从水乡、水镇、水县到水都 从吴淞江到苏州河 上海与长三角的历史渊源 江南文化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作用 从“苏松常太”到“沪苏锡常” 从运河到高速公路 南浔的魅力 通古今之变的南浔 徽商与长三角 娄水东注:何处江南 湖泊:“绿水青山”的重要构件 湖泊与人类文明 黄河下游湖泊的变迁 神山和圣湖 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蓝色联结者 烟波浩渺信难求 ——古代中国与海洋 海洋与中国之路 海洋文化与未来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利益共同体 海洋与上海 泉州:海洋与世界 让中华民族在开放中保持和扩大活力 从历史地理认识郑和航海的意义 宝船远航 ——郑和究竟为何下西洋 评《1421:中国发现世界》 ——兼论真实史料的重要性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