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万千教育学前-和儿童一起做哲学:用艺术促进孩子的深度思考

万千教育学前-和儿童一起做哲学:用艺术促进孩子的深度思考

  • 字数: 221
  • 出版社: 轻工
  • 作者: (法)基娅拉·帕斯托里尼|译者:林佩//杨冬
  • 商品条码: 978751845594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儿童哲学启蒙之旅,点亮思维的“火花”   在我们的生活被人工智能逐渐渗透,算法正以数据投喂的方式构建思维路径的今天,你是否想过要如何保护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本书作者以“整全法”为钥,借助于100多张全彩图片,将35个哲学工坊活动转化为通往思辨世界的奇妙旅程,带领孩子在艺术创作与讨 论的交织中叩问智慧本源“哲学是什么?”,探寻存在真谛“自由是什么?”,像苏格拉底般追问,如柏拉图般思辨,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认知坐标系。   这不仅是一本写给孩子的思维启蒙书,更是一面为成人准备的“反思之镜”。当主持人周轶君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中探访本书中的“小光芒”儿童哲学工坊时,她见证了艺术与哲学的相遇:在这里,孩子用概念解读世界、通过论证表达观点、以好奇之心对抗焦 虑。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一场寻找标准答案的竞赛,而是对自由思考的守护。那些关于“我是谁?”“世界如何运转?”的永恒追问,正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独特光芒。   翻开本书,与孩子共同开启一场跨越年龄的思想冒险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基娅拉?帕斯托里尼(Chiara Pastorini) 哲学博士;法国巴黎第九大学教师、“小光芒”(Les Petites Lumières)儿童哲学工坊创始人。她致力于在法国等多个国家从事儿童哲学活动的策划、指导和培训工作。 “小光芒”儿童哲学工坊迄今已引导2万多名儿童接触哲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儿童哲学实践:跨文化对话与社会转型的教育基础”教席计划的合作机构,也是国际儿童哲学探究理事会的成员,其活动已逐步被纳入法国幼儿园、小学和初中课程体系。 译者简介 林佩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联合培养编辑出版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法国书籍史、中法人文交流;曾发表多篇关于法国儿童哲学教育的文章。 杨冬 独立译者;厦门大学法语系硕士毕业,后赴法深造,获索邦大学当代艺术史硕士学位;曾供职于巴黎当代艺术画廊;译有《爱生活,不爱也行》《迷人的化学》等图书。
目录
第一部分 教学指南 为什么儿童需要做哲学? 儿童哲学的教学方法 活动开展的流程 正式进入哲学工坊 课程规划表 第二部分 阶段性课程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活动1 哲学,一台制作“为什么”的机器 活动2 苏格拉底,一个热爱知识的人? 活动3 我是谁? 活动4 我可以脱离他人独自生活吗? 活动5 朋友还是恋人? 活动6 友谊的代价是什么? 活动7 别人能否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 第二章 艺术是什么? 活动1 成为艺术家,意味着什么? 活动2 美还是丑? 活动3 什么是艺术品? 活动4 艺术是模仿还是创造? 活动5 艺术会让我们更自由吗? 活动6 情绪是什么? 活动7 我能不能通过艺术表达情绪? 第三章 自由是什么? 活动1 自由,意味着什么? 活动2 权利还是义务? 活动3 自由,还是不自由? 活动4 我们能够兼顾自由和工作吗? 活动5 如果可以隐身,你会做什么? 活动6 好还是坏? 活动7 暴力意味着更自由吗? 第四章 相似还是不同? 活动1 我和别人一样吗? 活动2 不同还是不平等? 活动3 女孩还是男孩? 活动4 正常还是不正常? 活动5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吗? 活动6 动物之舞 活动7 共同生活容易吗? 第五章 认知是什么? 活动1 我感觉到了,意味着我知道吗? 活动2 人可以相信自己的感官吗? 活动3 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到即兴戏剧 活动4 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到影子戏剧 活动5 真实还是虚假? 活动6 相信还是知道? 活动7 学校有什么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