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临床实验室管理(第2版)

临床实验室管理(第2版)

  • 字数: 322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应斌武
  • 商品条码: 978711737917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2
  • 页数: 17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第七轮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第二轮规划教材之一。近年来无论是在等级医院评审还是国家及地方组织的群众满意医院等检查中,对临床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管理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从而使我们深感在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教学和培训方面任重道远。本书内容共十章。主要介绍临床实验室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临床实验室人员管理,实验室的分区和布局,实验室安全,按照实验室样本检验流程中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质量管理,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临床实验室精益管理,等。
作者简介
工商管理硕士,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主任。作为副主编、编委参编人卫社教材《临床检验医学》、《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和专著《临床分子诊断学》、《免疫检测原理与应用》、《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路径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临床实验室 / 1

一、 概述 / 1

二、 功能 / 1

第二节 临床实验室管理 / 4

一、 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述 / 4

二、 临床实验室管理相关法规和依据 / 5

三、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 6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设计基本原则/12

第一节 总体布局和设计 / 12

一、 生物安全要求 / 12

二、 空间布局 / 13

三、 通风和空气流向 / 15

四、 供电系统 / 16

五、 水质管理与给排水系统 / 17

第二节 特殊实验室设计基本原则 / 18

一、 标本采集室设计基本原则 / 19

二、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基本原则 / 20

三、 分子诊断实验室设计基本原则 / 21

四、 质谱实验室设计基本原则 / 22

第三章 安全管理/24

第一节 生物安全管理 / 24

一、 组织 / 24

二、 生物危害等级 / 24

三、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 25

四、 生物安全防护设施 / 27

五、 感染性废物储存和处理 / 29

六、 生物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 29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30

一、 危险化学品分类 / 30

二、 化学品储存和使用 / 31

三、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 33

第三节 水电安全管理 / 33

一、 实验室用水安全 / 33

二、 实验室用电安全 / 34

三、 实验室水电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 34

第四节 消防安全管理 / 35

一、 消防安全组织 / 35

二、 消防安全制度 / 35

三、 消防设施维护和使用 / 36

四、 消防通道 / 36

五、 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 / 36

第四章 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37

第一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结构和功能 / 37

一、 实验室信息系统结构和组成 / 37

二、 实验室信息系统功能 / 38

第二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 39

一、 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职责和权限 / 39

二、 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要求 / 40

三、 实验室信息系统检验全过程管理 / 41

第三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失效或停机时的处理程序和能力培训 / 43

一、 实验室信息系统失效的识别 / 43

二、 实验室信息系统停机的应急预案 / 43

三、 实验室信息系统停机的应急演练 / 44

四、 实验室信息系统停机时的检测和检测记录 / 44

五、 实验室信息系统停机时的报告和结果发布 / 45

六、 实验室信息系统再停机的预防 / 45

第五章 人员管理/46

第一节 岗位职责与人员资质 / 46

一、 岗位设置与原则 / 46

二、 岗位职责 / 47

三、 人员资质 / 48

第二节 人员培训 / 49

一、 安全培训和准入 / 49

二、 专业培训和准入 / 50

第三节 沟通能力 / 51

一、 沟通的种类 / 51

二、 沟通能力的培养 / 52

第四节 咨询能力 / 53

一、 强化个人咨询能力 / 53

二、 提升分析前咨询能力 / 54

三、 完善分析后咨询能力 / 54

四、 加强分析全过程咨询能力 / 54

第五节 能力评估 / 55

一、 能力评估要求 / 55

二、 能力评估应用分析 / 55

三、 能力评估后的授权 / 56

四、 能力评估缺陷的识别和再培训 / 56

第六章 设备与试剂耗材管理/58

第一节 概述 / 58

一、 制订内部管理文件 / 58

二、 性能验证 / 58

三、 建立供货清单控制系统 / 59

四、 评价和选择 / 59

第二节 设备 / 59

一、 仪器设备的论证与购置 / 59

二、 设备验收、安装与调试 / 60

三、 设备检定和校准 / 61

四、 设备使用、维护、转移和报废 / 62

五、 固定资产管理 / 63

第三节 试剂与耗材 / 63

一、 试剂和耗材的管理 / 64

二、 试剂 / 64

三、 耗材 / 66

第七章 检验前质量管理/68

第一节 检验项目申请 / 68

一、 检验项目选择 / 68

二、 检验申请信息基本要素 / 70

三、 检验申请程序质量管理 / 71

第二节 标本采集质量管理 / 71

一、 标本采集指导 / 71

二、 标本采集类别 / 73

三、 标本采集容器 / 74

四、 标本采集过程 / 75

第三节 标本转运质量管理 / 76

一、 标本转运方式和温度 / 76

二、 标本转运过程质量管理 / 77

第四节 标本接收质量管理 / 77

一、 标本接收 / 78

二、 标本拒收 / 78

三、 不合格标本处理 / 78

第五节 标本检验前处理质量管理 / 78

一、 标本离心基本要求 / 78

二、 标本暂存基本要求 / 79

第八章 检验方法性能评价/80

第一节 临床检验质量规范 / 80

一、 概述 / 80

二、 总误差 / 81

三、 测量不确定度 / 81

四、 生物学变异 / 85

五、 质量规范的层次模式和策略 / 85

第二节 临床检验方法选择与评价要求 / 86

一、 检验方法的选择 / 86

二、 检验方法评价的时机与要求 / 88

三、 非标准方法确认要求 / 89

第三节 定量检验方法性能评价 / 89

一、 精密度试验 / 90

二、 正确度试验 / 91

三、 准确度试验 / 93

四、 分析测量范围与临床可报告范围试验 / 94

五、 检测限试验 / 95

六、 分析干扰试验 / 95

七、 基质效应评价试验 / 97

八、 携带污染的评价及其解决方案 / 98

第四节 定性检验方法性能评价 / 99

一、 符合率评价 / 99

二、 精密度评价 / 101

三、 检出限评价 / 105

四、 临界值评价 / 106

五、 携带污染率 / 106

六、 抗干扰能力 / 106

第五节 半定量检验方法性能评价 / 107

一、 精密度试验 / 107

二、 符合率试验 / 107

三、 实验室间比对试验 / 108

第九章 检验项目诊断效能评价/109

第一节 评价意义和原则 / 109

一、 检验项目诊断效能评价的意义 / 109

二、 检验项目诊断效能评价的原则 / 109

第二节 评价指标 / 110

一、 灵敏度和特异度 / 110

二、 预测值 / 112

三、 似然比 / 112

四、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113

五、 评价指标综合分析 / 113

第三节 提高诊断效能的方法 / 113

一、 并联试验 / 114

二、 串联试验 / 114

第四节 生物参考区间 / 115

一、 定义和相关术语 / 115

二、 生物参考区间建立 / 115

三、 生物参考区间验证 / 116

第五节 临床决定限和危急值 / 117

一、 定义 / 117

二、 制订方法 / 117

第十章 室内质量控制/119

第一节 室内质量控制基础知识 / 119

一、 室内质量控制的概念 / 119

二、 相关统计学概念 / 120

三、 质控品 / 121

第二节 定量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 125

一、 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参数 / 125

二、 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方法 / 127

三、 定量检测的室内质控结果分析和评估 / 131

第三节 室内质量控制的应用 / 131

一、 失控情况处理及原因分析 / 131

二、 室内质量控制周期性评价 / 134

三、 室内质控数据汇总和保存 / 136

第四节 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 136

一、 定性和半定量室内质控特点 / 136

二、 定性和半定量室内质控相关概念 / 136

三、 定性和半定量室内质控方法 / 137

第五节 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设计 / 139

一、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建立 / 139

二、 室内质量控制程序性能评价 / 140

三、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实验室间比对 / 143

四、 基于患者数据的实时质量控制 / 143

第十一章 室间质量评价/145

第一节 室间质量评价组织与评价类型 / 145

一、 室间质量评价的概念 / 145

二、 室间质量评价的主要作用 / 145

三、 室间质量评价的组织与管理 / 146

四、 室间质量评价的类型 / 146

五、 室间质量评价流程 / 147

第二节 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申请与质评物检测 / 147

一、 室间质量评价申请 / 147

二、 质评物及其接收、储存 / 148

三、 质评物检测与处置 / 148

四、 结果审核、记录与上报 / 148

第三节 室间质量评价报告与分析处理 / 148

一、 室间质量评价成绩的评价原则及方式 / 149

二、 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成绩要求 / 150

三、 不合格室间质量评价原因分析与处理 / 150

第四节 无室间质量评价项目的常用替代方案 / 151

一、 理论依据 / 151

二、 分割样品程序 / 151

三、 其他替代程序 / 152

第十二章 检验后质量管理/154

第一节 结果审核 / 154

一、 结果传输与录入 / 154

二、 结果审核方式 / 154

三、 结果审核要求 / 155

第二节 检验报告 / 156

一、 报告格式与内容 / 156

二、 结果报告 / 156

三、 特殊检验结果报告 / 157

四、 数据保存与报告修改 / 158

五、 检验结果查询 / 159

第三节 检验咨询与临床沟通 / 159

一、 检验咨询 / 159

二、 临床沟通 / 160

第四节 检验后样品管理 / 161

一、 样品储存目的与原则 / 161

二、 样品储存条件与制度 / 161

三、 废弃样品处理 / 161

四、 临床样品科研使用管理 / 162

第十三章 风险管理/163

第一节 概述 / 163

一、 医学实验室的风险管理 / 163

二、 风险管理的原则与应用标准 / 163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过程及工具 / 165

一、 风险管理计划 / 165

二、 风险分析 / 165

三、 风险评价 / 167

四、 风险控制 / 167

五、 风险管理评审 / 167

六、 风险监控 / 167

七、 风险管理工具 / 168

第三节 医学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评估 / 169

一、 实验室安全管理 / 169

二、 实验室生物安全 / 170

三、 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 / 170

四、 消防及其他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 171

第四节 实验室质量风险管理 / 171

一、 实验室质量风险管理概念 / 171

二、 质量风险管理原则 / 171

三、 质量风险管理工具 / 171

四、 质量保证与风险管理 / 173

推荐阅读/174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1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