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过眼

过眼

  • 字数: 84
  • 出版社: 河南文艺
  • 作者: 陈宏伟|
  • 商品条码: 978755591702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过眼》讲述了钱币收藏家申国裔及其弟子们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传承传统技艺和艰难成长的历 程。一群市井人物在物欲的缠斗不休中互相伤害, 一段过去的生活隐情与生活现实互相交织,最终构 成强烈的戏剧冲突,给人以心灵的震颤。
作者简介
陈宏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作协会员,文学创作二级。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发表小说作品一百多万字,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十月》等刊选载。出版长篇小说《陆地行舟》《河畔》,中短篇小说集《如影随形》《一次相聚》《面膜》等。曾获茅盾新人奖、万松浦文学奖、杜甫文学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现任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
精彩导读
1999年冬天那个大雪纷飞的下午,宝清只因替刘大美前往本市电报大楼排了一次队,如同在码头误登上一艘客船,驶入变幻莫测的大海,开始了随浪起伏的人生。 刘大美穿着紧身露脐的瑜伽服,在舞蹈教室教一群女学员挺胸、摆胯、提臀,据说在排练一个元旦联欢会的舞蹈节目。室内有暖气,她的后背细汗微渗,看到窗外骤然而降的大雪无比欢喜,却又畏惧寒冷。宝清溜到舞蹈教室门口,想问她排练结束后是否有空一起去逛胜利路夜市,街口有一家她喜欢的鸭血粉丝汤和糖炒栗子。刘大美说:“你来得正好,帮我去电报大楼排个队。”她说着从羽绒服侧兜里抽出一张电影票似的卡片。宝清问:“你们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刘大美说:“《采茶姑娘》,表演时有道具,背个竹编的小背篓,怎么样?”宝清摇摇头说:“没劲。”刘大美眨眨眼问:“怎么说?”“有点像减肥操。”宝清想了想说,“你不如教她们来个钢管舞。”刘大美回头看了看那群女学员,低声吐出一个字:“滚。”宝清看了看手里的卡片,说:“让我滚去电报大楼排队干啥?”刘大美扑哧笑了,说:“邮政局今天发行一种特种邮票,你凭这张预约卡去帮我买回来。”宝清疑惑地说:“没听说你集邮啊。”刘大美嘻嘻哈哈地说:“不集邮,我闺蜜给我的,反正浪费了也可惜,你去看看嘛,顺便捎一包糖炒栗子。” 宝清知道电报大楼,以前市民的发电报之所,电文言简意赅,按字收费。手机出现之后,电报业务式微,电报大楼改成邮政局的一个营业所。天空雪花飞舞,地上积着厚厚的雪,宝清一出门,脸和手脚都冻麻了。他沿着东方红大道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电报大楼。门口几级台阶,上面有一条约三米宽的走廊,水磨石地面。走廊上平时有一些古玩贩子摆地摊,一块方毡摊在走廊,上面摆着古钱、玉石、铜杂件等玩意儿,宝清路过时每每见到,却从未留意。他跺跺鞋上的积雪,走进电报大楼,里面只有零星几个人。当天发行的是一套名为中国古钟的特种邮票,四枚共计五块两角钱,根本不需要刘大美给他的预约卡,可以随意申购。电报大楼和别的邮政营业所不同的是,这儿负责发行全市的纪念邮票,还可预订邮票年册。宝清买完邮票,揣进大衣内兜,他站在走廊上看着漫天飞雪,心里直叹气,买糖炒栗子还得去胜利路,路程不算远,走过去却挺费劲。 “你买那个古钟票,明摆着扔钱,不如买我这个。”冷不防旁边一个人说。宝清看了看他,三十多岁的精瘦汉子,蓄着络腮胡,可能因为是雪天,走廊只有他一个人摆地摊,有邮票册、连环画,还有一册银币,旁边放着一只黑皮包。络腮胡手里晃着一枚装在透明塑料袋的邮票说:“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看这大长腿,翘得多高,多得劲!”宝清不置可否,邮票上一排娘子军手持长枪,竖起脚尖跳芭蕾,看上去的确英姿飒爽,可他对邮票并不感兴趣。他蹲下去看了看地上那一册银币,想起家里也有两枚,是外祖父弥留之际传给母亲的。币册里有一枚银币上写着“大清银币”,下面写着“宣统三年”,宝清心里一动,自己名字有个“清”字,他有点喜欢这枚“大清银币”。“有假的吗?这种假的多少钱?”宝清问道。络腮胡怪笑了一下,说:“邪门,还有要买假币的。”宝清心想,这种地摊多半是假货,当真的买容易吃亏上当,不如直接说买假的,况且自己也分辨不了真伪。 “假的四十块,买了可不许退哈!”络腮胡将币册翻到最后一页,抠出一枚看上去很精美的银币,只是币面上有一个芝麻粒大的小坑,像被尖锐的利器所刺伤,递给宝清说:“这个大清宣三带戳记,算是高仿。”宝清问:“什么是戳记?”络腮胡哈哈一笑:“钱庄的账房先生收大洋时,为了鉴别是不是银子,用钢戳往银币上戳一下,留下的硬伤,就叫戳记,假币打戳,很有迷惑性,一般人看不出来。”宝清点点头,心里却已经后悔了,不该说买假的。他往旁边看看,发现一本华光普编著的《中国银币目录》,定价十五元,为了找退路,就说:“四十块买那枚假币,送这本书吧?学习学习。”络腮胡问:“刚开始玩儿吗?”宝清说:“是的。”络腮胡说:“币和书一起收五十吧,以后想要钱币,找我就对了,我经常去外地钱币市场,要啥东西我都能搞得到。”宝清问:“您贵姓?”络腮胡说:“我姓左,左雪樵,雪中砍樵。” 宝清闲时翻阅那本《中国银币目录》,连看几遍,对中国银币有个大概了解。他发现书上的银币要么过于珍稀,高不可攀;要么过于普通多泛,没甚意思。而他最迷茫的是,不知道怎样辨别钱币真伪,把买左雪樵的假大清银币翻来覆去地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中国机制银币铸造于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晚清分为光绪元宝和宣统元宝两类,俗称“龙洋”,民国铸造的主要是袁世凯像、孙中山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孙小头”。书上的银币品类繁多,虽然只是一些黑白拓片,却也令人无限遐想。快下班的时候,宝清提前走一会儿,拐到电报大楼,那条走廊相当于一个地摊市场,除了古玩贩子,还有本市的玩家,聚集在一起聊天。如果遇到下雨,地摊就会临时撤进电报大楼大厅,邮政局的工作人员也会默许。宝清几次悄声向不同的人打听:“我想认识一个只玩真银币的人,咱这市场有这样的人吗?”有人问他:“你想干啥?”宝清说:“想拜师学艺。”那人说:“你想多了,玩钱币人人都想玩真的,但有谁能做到不打眼?”又有人说:“不用拜师,你多交几次学费,自然就学会了。”还有人反问:“我就只玩真的,你想学啥?”宝清怔了怔,陷入尴尬。旁边有人说:“老左的眼力不错。”宝清听了没吭声,老左,估计说的是左雪樵,他想认识一个眼力好且品行佳的老师,左雪樵肯定不算,因为他随时都能从钱币册里取出一枚赝品,太不让人放心了。
目录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物色 / 1 第二章过眼 / 59 第三章隐身 / 1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