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字数: 22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孔凡青|
  • 商品条码: 978752275081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熹的家礼、乡约、社 仓、书院等制度设计体现了 其对乡村自治问题的探索, 蕴含朱熹一贯的伦理精神, 也反映了其强烈的现实关怀 。儒家具有深厚的乡村自治 思想传统,宋明时期尤为兴 盛。朱熹的乡村自治伦理思 想极富代表性,是儒家这一 传统中的重要一环。本着进 一步沟通朱熹理学观念与制 度的宗旨,本书以朱熹有关 天理公共秩序生成的理路为 主线,从认知层面、规制层 面、规范层面、实践层面、 评价层面探讨朱熹的乡村自 治伦理思想,力图突出朱熹 有关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并 结合当代乡村建设的要求, 探索其切入当今社会治理问 题的可能性,做出相应的评 估和思考,为构建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治理理论做基础 性工作。
作者简介
孔凡青,现任教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儒家伦理、制度伦理。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中国医学伦理学》《当代儒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认知层面 第一节 儒家的政治社会构想 第二节 朱熹乡村自治思想的历史依据 第三节 朱熹乡村自治思想的现实依据 第四节 朱熹乡村自治思想的理学依据 第二章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规制层面 第一节 朱熹乡村自治制度体系的生成逻辑 第二节 家礼、乡约、社仓及书院制度的历史演化轨迹及朱熹的创发 第三节 朱熹乡村自治制度体系的运行机理 第三章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规范层面 第一节 朱熹乡村自治制度的规范本质 第二节 朱熹乡村自治制度的规范效果 第四章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实践层面 第一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在宋末及元代的实践情况 第二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在明代的实践情况 第三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在清朝的实践情况 第五章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评价层面 第一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内在评价体系 第二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现代评价 第六章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及现代转化 第一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之当代价值 第二节 朱熹乡村自治伦理思想现代化的可能方式与路径 结语 附录 “好恶”的形成与节制:戴震“以情絜情”说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