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核动力泵阀系统设计(上下册)

核动力泵阀系统设计(上下册)

  • 字数: 860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李毅,王岩,邓啸,苏舒
  • 商品条码: 978731332498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78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之一。本书主要就核动力装置及核电厂用主泵、二三级泵、安全阀、隔离阀、调节阀等核级泵阀设备的技术要求、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分类分级、工作原理、结构型式、功能与工程选型、材料选择、密封技术、电机技术、振动噪声控制、厂内鉴定试验、经验反馈及故障诊断等内容进行了阐述。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紧贴工程实践,可供工程建设单位、运营单位、设备制造企业、研究院所等单位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李毅,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副所长,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技委专家委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核动力装置系统设计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参研多项国家重大项目的反应堆及一二回路系统科研及工程设计工作,在核动力装置总体设计、系统及设备设计、水化学设计、减振降噪设计等多个方向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科研经验。发表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目录
上册《核级泵》 第1章 泵基本理论 1.1 叶片泵的定义、工作原理和分类 1.2 泵基本理论 1.2.1 泵的基本参数 1.2.2 泵的损失及效率 1.2.3 泵的基本方程式 1.2.4 泵的特性曲线 1.3 叶片泵的相似理论 1.3.1 相似理论的基本公式 1.3.2 比转速 1.3.3 切割定律 1.4 泵汽蚀 1.4.1 汽蚀概述 1.4.2 汽蚀基本方程式 1.4.3 汽蚀余量 1.4.4 改善汽蚀途径 第2章 叶片泵水力设计方法 2.1 离心泵和混流泵水力设计 2.1.1 概述 2.1.2 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确定 2.1.3 轴面投影图及其绘制方法 2.2 轴流泵水力设计 2.2.1 概述 2.2.2 主要结构参数确定 2.2.3 叶轮及导叶设计方法 2.3 压水室和吸水室水力设计 2.3.1 螺旋形压水室水力设计 2.3.2 环形压水室水力设计 2.3.3 吸水室水力设计 2.4 轴向力和径向力的计算及平衡 2.4.1 轴向力计算 2.4.2 轴向力的平衡措施 2.4.3 径向力及其平衡 第3章 核级泵的分级和技术要求 3.1 核级泵的规范标准 3.2 核级泵的分级 3.2.1 安全分级 3.2.2 抗震类别 3.2.3 规范等级 3.2.4 质量保证分级 3.3 核级泵的技术要求 3.3.1 设计要求 3.3.2 制造要求 3.3.3 其他要求 第4章 反应堆冷却剂泵 4.1 核主泵技术发展历程 4.1.1 屏蔽式核主泵 4.1.2 湿定子式核主泵 4.1.3 轴封式核主泵 4.1.4 华龙一号轴封式主泵 4.2 主泵和系统适应性设计改进 4.2.1 主泵和系统相互适应性设计改进 4.2.2 主泵力学模型的差异及影响 4.2.3 主泵的差异对事故分析的影响 4.2.4 制造和试验 4.3 主泵内部流动分析与水力优化设计方法 4.3.1 定常流动特性 4.3.2 非定常流动特性 4.3.3 主泵压力脉动特性 4.4 主泵卡转子事故工况水力载荷 4.4.1 卡转子工况核主泵瞬态外特性 4.4.2 卡转子工况核主泵压力波动特性 4.4.3 卡转子工况系统管路瞬变机制 4.5 主泵厂内试验 4.5.1 轴封试验 4.5.2 轴承试验 4.5.3 电机空载试验 4.5.4 全流量试验 第5章 核电厂用泵介绍 5.1 一回路辅助系统用泵 5.1.1 上充泵 5.1.2 余热排出泵 5.1.3 硼酸输送泵(硼酸泵) 5.2 辅助冷却水系统用泵 5.2.1 设备冷却水泵 5.2.2 重要厂用水泵 5.3 专设安全系统用泵 5.3.1 安全注水泵 5.3.2 安全壳喷淋泵 5.3.3 辅助给水泵 5.4 电动主给水泵 5.4.1 汽动主给水泵 5.4.2 电动主给水泵 5.5 其他泵 5.5.1 水压试验泵 5.5.2 堆腔注水泵 5.5.3 乏燃料水池冷却泵 第6章 泵轴系 6.1 轴系设计 6.1.1 轴的类型 6.1.2 轴的结构设计 6.2 轴承选型及设计 6.2.1 滑动轴承 6.2.2 滚动轴承 6.3 转子动力学分析 第7章 泵用轴封 7.1 机械密封 7.1.1 机械密封的类型 7.1.2 机械密封的设计和计算 7.1.3 机械密封的辅助系统 7.1.4 机械密封的选材 7.2 浮环密封 7.2.1 浮环密封的原理 7.2.2 结构要求、尺寸、技术要求及材料 7.3 螺旋密封 7.4 填料密封 7.4.1 填料密封的结构形式 7.4.2 填料箱尺寸 7.4.3 填料的种类和应用 7.5 泵密封的选用分析 第8章 泵在系统中的运行工况及相关特性 8.1 泵运转时的工况点、泵站和泵装置效率 8.1.1 泵运转时的工况点 8.1.2 泵站和泵装置效率 8.2 泵扬程计算 8.2.1 沿程水力损失 8.2.2 局部阻力损失 8.2.3 泵装置扬程计算举例 8.3 泵的串联和并联运转 8.4 泵运行工况的调节 8.4.1 改变泵特性曲线的方法 8.4.2 改变装置特性曲线的方法 8.4.3 调节机构 8.5 泵的启动特性 8.5.1 水泵机组转矩平衡方程 8.5.2 阻力矩的确定方法 8.5.3 泵的启动过程 8.6 泵全特性曲线 8.6.1 试验装置 8.6.2 全特性曲线分析 8.6.3 各区域的说明 8.6.4 特性曲线应用举例 8.7 泵的水锤计算 8.7.1 水锤的产生 8.7.2 系统发生水锤的过渡过程 8.7.3 水锤的计算方法 8.7.4 防止水锤发生的措施 8.8 泵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 8.9 泵的转动惯量及惰转时间 8.9.1 电机和泵的转动惯量 8.9.2 惰转时间 8.10 电动机的选择 第9章 泵的试验 9.1 试验要求 9.2 泵的水力验收试验 9.2.1 术语和参数的定义 9.2.2 流量的测量与计算 9.2.3 扬程的测量与计算 9.2.4 汽蚀余量的测量与计算 9.2.5 转矩、功率和转速的测量与计算 9.2.6 振动和噪声的测量 9.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