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屐痕点点

屐痕点点

  • 字数: 210
  • 出版社: 中国书籍
  • 作者: 陈云程|
  • 商品条码: 978750689725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儿时的家乡有很多难忘的回忆,弹指一挥 间,同一个村庄,两个时代的人们生活观念和社会 经济状况已是天壤之别,曾经淳朴、宁静的人间乐 园现在充满现代生活气息。该书为作者近年作品集 ,讲述了家乡风土人情,包括语言、习俗、饮食、 人物、节庆、传说、历史等方面内容。如,我少年 时代的课外读书生活、梧桐树下那群青涩少年、登 千年岭有感、衣冠简朴风骨存、灯笼上的故事、村 夜灯火日渐明、包谷面烙饼、胡辣汤、蒸菜与腌菜 、我的奶奶、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思念等文章 。
精彩导读
菜园子 人民公社期间,位于豫 东平原上廻曲河故道岸边的 桥陈村分为东、西两个生产 队。两个生产队土地参差交 错,生产上也互相竞赛。 一九七〇年,两个生产 队在庄户上这个地块同时种 上了玉米。在地块交界处各 划出了一块地,开起了供应 社员们日常蔬菜的菜园子。 三队的地在西边,四队的地 在东边。东队的菜园子有“ 老把式”皮虎爷打理,西队 的菜园子由善于精打细算、 心灵手巧、绰号“老巧”的田 叔在打理。 这一年风调雨顺,公社 引进的良种白玉米推广种植 很成功,两个生产队的玉米 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两个生产队在玉米还未成 熟时先掰下来一部分嫩玉米 分给社员,让小孩子们尝鲜 。 开菜园的皮虎爷和“老巧 ”也开展了竞赛。皮虎爷在 种菜的同时,还种了一部分 西瓜,让东队的社员吃上了 甜蜜的沙瓤西瓜,把西队的 小孩子馋得直流口水。“老 巧”种了几垄既可生吃,又 可炒菜的宴瓜。一尺多长的 宴瓜鲜嫩脆爽,略带酸味, 口感丰富。小孩子都很喜欢 切成段生吃,宴瓜成为西队 的娃们炫耀的资本。 西队的菜园小屋坐北朝 南,供“老巧”休息或存放农 具。 …… 跑反 假日到舞钢市和遂平县 交界处的舞钢林场所在的大 山里野游,来到一个小山村 的农家乐吃饭。看到旁边一 座险峻的山峰仿若一座城堡 。问农家乐的主人那山峰叫 啥名字?农家乐的主人很健 谈,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二
目录
中州纪事 菜园子 跑反 我少年时代的课外读书生活 《林中响箭》的阅读记忆 天籁乐音,开启通往外部世界的大门 筑起新草庐 引得金凤来 《形短集·端阳前一日浣衣(其一)》赏析 梧桐树下那群青涩少年 当年那群风华正茂的工程师们 饮茶之趣 藏酒之忆 邮票面值的变迁和通信的进步 见证《商山早行》诗中的枳花、槲叶和季节 登千年龄有感 庭中老桂花二潮 中州风物 地名 逥曲河畔捣衣声 箍漏锅钉锅 衣冠简朴古风存 打夯号子 雨具 村夜灯火日渐明 灯笼上的故事 桥陈胜迹·桥陈八景 三毛的馓子 嵖岈山秀十万峰 小城上蔡与戏剧之缘 风华绝代一美女 千古传诵息夫人 淮南茶,信阳第一 中州食事 油果子 蛤蟆蝌蚪 老鳖靠河沿 包谷面烙饼 棉籽面片 懒豆腐 碾转 胡辣汤 灰培豆腐 蒸菜与腌菜 中州人物 武生陈三云 陈秀才轶事 我的曾祖父陈永清先生 我奶奶 老兵 武大爷 麻结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