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及其治理研究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及其治理研究

  • 字数: 358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徐璋勇//刘蕾蕾//张春鹏//武宵旭//朱睿|
  • 商品条码: 978752285539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 象,且近年来有加速与强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形 成固然有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客观性,也与经济制 度演变及经济政策有关,因此,金融资源“脱实向 虚”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形成机 理具有差异性。但对于所有国家来说,金融资源“ 脱实向虚”过度,给经济增长、资源配置及企业财 务绩效、生产率及市场价值等所带来的负效应都是 显著的。基于此,本书通过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发展内在动力进行分析,探究了二者之间协调发展 的机制条件以及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所引发的经 济效应。在此基础上,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及金融 强国为愿景,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 形成机理,并从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 企业四个角度对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程度进行 了测定,实证检验了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实现虚拟 经济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协调发展目标所需要的金 融资源在两部门的适度配置比例,提出了治理金融 资源过度“脱实向虚”的有效路径与政策,为宏观 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目录
第一章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问题研究的背景与逻辑框架 一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问题研究文献回顾 三 金融资源及其“脱实向虚”的内涵界定 四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问题的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第二章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演化动力及关联机制 一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界定及运行特征 二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 三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内在关联及动态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表现形式与形成机理 一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表现形式 二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市场逻辑 三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制度诱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经济效应 一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宏观经济效应 二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资源错配效应 三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企业经济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程度测算与原因分析 一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程度测算 二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主体行为与“同群效应” 一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主体行为 二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中经济主体的“同群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经济增长效应与资源错配效应检验 一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检验 二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引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三 金融资源错配的微观效应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微观经济效应及“同群效应”检验 一 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微观经济效应检验 二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同群效应”检验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我国治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政策梳理及效果评价 一 我国治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政策梳理 二 我国治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政策效果评价 三 我国实体经济运行及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我国治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有效路径与政策选择 一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治理路径与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 治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路径与政策 三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治理政策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