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之“道”

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之“道”

  • 字数: 238
  • 出版社: 人民日报
  • 作者: 赵中源//冉杰//吴阳松|
  • 商品条码: 978751158777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广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论文集,集中展示近年来该学院教师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成果。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书围绕思政教育专业建设驱动教学理念创新这一主题,从人才培养、思政课金课体系建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及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中源(1968年—),男,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 冉杰(1969年—),男,湖北利川人,法学博士,现任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哲学。 吴阳松(1983年—),男,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主要从事政党与现代化等相关问题研究。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国家级一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育的探索与创新 以国家一流思政本科专业建设示范带动高水平思政课程建设 左康华 赵中源 李丽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赵中源 高质量党建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 罗明星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赵中源 罗明星 左康华 以优良学风铸牢一流人才培养基石 梅淑宁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教育实习的创新探索 李丽丽 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带队教师的角色担当 石若坤 青年师生协同成长的实践探索——以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本科生师范技能培养为例 邓妍 第二编 讲道理与讲故事——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双轮驱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吴阳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品格的提升研究 刘莉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片论 黄禧祯 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新转向 胡宜安 高校德育育德的有效性探讨 唐卫红 周美玲 高校思政教师教育亲和力研究——基于大学生心理契约的质性 石若坤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 石若坤 胡宜安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策略 张丽璇 第三编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协同学分析 冉杰 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探论 吴阳松 以主题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游运珍 刘莉 走向感悟课程:智能时代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的课程范式 王游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分析 吴阳松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一体化 孟凤英 王婉军 广东地区高校“青马工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蒋义丹 龚利鑫 黄世毅 少先队工作专业化建设研究——基于广州少先队工作的思考 黄禧祯 黎抒屏 雷霞 共青团承接青少年事务的实践与探索 王雄 政府与高校协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模式构建 郑汉山 蒋义丹 一场跨越54km的思政课——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团结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马娟 梅淑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