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问题研究——关系的视角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问题研究——关系的视角

  • 字数: 237
  • 出版社: 上海人民
  • 作者: 梁君思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918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上海党的统一战线研究丛书”之一本。 中国经验首先要用本土化的概念予以阐明,才能进一步实现不同语境下的准确转换。作为一个颇具政治意蕴的统战话语,党外知识分子研究及其所涉及的相关议题所指都蕴含着极为强烈的现实关怀。作为事实存在但尚未加以提炼的本土化概念,“关系”是统战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发掘的学术生长点。本稿的主要创新在于,引入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关系”概念并实现其政治学意义的转换,从而系统梳理党与知识分子百年关系史。全稿试图为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统战的百年演进提供一个具有解释力的方案。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可能空间 一、党外知识分子研究的学科范式 二、党外知识分子研究的可能空间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关系作为方法:一个整合性框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把“关系”带回来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关系”:从费孝通说开去 一、关系作为一种文化权力网络:强关系和弱关系 二、关系作为一种权力结构场域:体制层和人格层 三、关系作为一种权力流向表达:解构面和建构面 第三节 “关系”何以成为可能: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一、本体论:关系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基本样态 二、认识论:关系作为一种国家成长的解释范式 三、方法论:关系作为领导方式调适的特定表达 第四节 在经验分析中如何将“关系”作为独立变量来处置 一、关系的方向性及其层级:二维与多维 二、关系的程度性及其摇摆:极化与平衡 三、关系的结构性及其叠加:嵌入与脱嵌 四、关系的体系性及其流动:常量与变量 小结 第二章 关系出场:道路开辟及其统战空间的拓展(1921—1937) 第一节 外来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革命理论中的知识分子 一、马克思恩格斯革命理论中的知识分子 二、列宁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本土实践: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的知识分子 一、清末民初以来知识分子的新旧分野 二、中共成立以来知识分子的内外分野 三、国民革命以来知识分子的上下分野 第三节 乡村道路: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中的知识分子 一、角色转型下的合群及其跃迁 二、权势迁移下的声望及其流变 三、遭逢巨变下的必然及其偶然 小结 第三章 关系探索:革命转型及其统战结构的生成(1937—1949) 第一节 关系分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知识分子 一、根据地的知识分子统战 二、国统区的知识分子统战 三、沦陷区的知识分子统战 第二节 关系叠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知识分子 一、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统战中的点、线、块 二、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统战中的党、政、军 小结 第四章 关系摇摆:建设转向及其统战机制的运行(1949—1976) 第一节 关系平衡: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统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