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字数: 339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李治安|
  • 商品条码: 9787101171969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32开
  • 版次: 1
  • 页数: 46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师从名家,身为名师。作者李治安教授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就读。1982年至1988年间,师从元史专家杨志玖教授,攻读元史方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为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师。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典范。李治安教授以攻治元史著称,硕果累累。已出著作10余种,其中《元代行省制度》《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忽必烈传》等,已是了解元代历史的经典之作。除了断代史之外,他还以贯通式研究获得阎步克等专家学者的赞誉,其相关论文(已收入本书)曾入选《历史研究》年度十佳论文、《<历史研究>六十年论文选编》等。 ◎立足文本,会合疏通。宏观研究易流于概念名词的推理演绎,而李治安教授积极面对诸多史料的主次混存和繁复衍变,花大气力辨识并运用普适性的典型材料,综合考量其在“已然”和“所以然”逻辑链中的角色及与他者联系。虽然引入模式分析,但依然立足史料实证,尽可能在理论思维与文本实证的会合疏通基础上取得一家之言。 ◎迎难而上,聚焦大课题。书中所收十余篇论文,系统探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支配主导模式、南北地域和民族融汇,均是海内外研究中国历史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无疑属于享誉海内的史学大家何炳棣先生所说的“大课题”。李治安教授迎难而上,既瞻前顾后,又左顾右盼,细致厘清上述三组论题的来龙去脉及各时期表现,着力把握政治支配与地域差异、族群关系的错综交织或相互影响,可谓中国历史宏观研究之典范。
作者简介
李治安 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院院长、教育部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长期从事以元史为主的中古史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代表作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元代行省制度》《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元史暨中古史论稿》《元史暨中古史新论》。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
目录
融通古史? 探索未知——代序 政治支配论 秦汉以降编民耕战政策模式初探 一、 秦至西汉编民耕战模式的确立与鼎盛 二、 北朝至隋唐编民耕战模式的复兴 三、 明代编民耕战模式的最后“辉煌” 四、 编民耕战模式的历史地位及局限 中近古“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政策模式 一、 齐四民“通货积财”雏形及其与秦“军功爵”编民耕战的博弈 二、 两汉“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政策模式的起落浮沉 三、 晚唐至两宋“两税法”“不抑兼并”与“士农工商”模式的定型 四、“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政策模式的历史地位 试论元明户役当差与吏民依附奴化的回潮 一、 元代诸色户计当差的起源、定制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实施 二、 明代“配户当差”及“纳粮也是当差” 三、 当差服役秩序与吏民依附奴化的回潮 南北地域论 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 一、 第一个南北朝与隋唐的“南朝化” 二、 关于第二个南北朝存在与否的考察 三、“唐宋变革说”与第二个南北朝的发展线索 四、 明前期承袭元制颇多与南、北两线索的整合 元和明前期南北差异的博弈与整合发展 一、 元朝的北制本位与北制因素的诸表现 二、 元统一后北制向江南的推广与南、北制因素的博弈整合 三、 明前期承袭北制颇多与南、北制因素的两次整合 四、 结语 中古以来南北差异的整合发展与江南的角色功用 一、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的贡献 二、 东汉以后南北地域差异的博弈整合 三、 5 至 16 世纪江南在南北地域整合发展中的能动角色 四、 余论 元至明前期的江南政策与社会发展 一、 元朝统治政策与江南社会状况 二、 朱元璋父子的个性政策与江南社会蜕变 三、“唐宋变革”视域下元、明江南政策的比较 大运河的漕粮北输与中近古南北社会发展 一、 大运河保障漕粮北输和维护南北政治统一 二、 大运河与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互动 三、 大运河的时代局限与元明以降历史地位嬗变 四、 结语 民族融汇论 民族融汇与中国历史发展第二条基本线索 一、 农耕、游牧南北并存格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汇进程 二、 后期的汉族、蒙古族、满族轮流为主和元“内蒙外汉”、清“内汉外满” 三、 驳“崖山之后无中国” 四、 重视民族融汇第二条基本线索 秦汉以降“大一统”秩序的华夷交融演进 一、“中国”“华夷”释义与秦汉郡县制“中国一统” 二、 元代“混一华夷”的初次实现 三、 明清“华夷一统”的曲折与发展成熟 四、 余论 元明清“华夷一统”到“中华一统”的话语转换 一、 元明“华夷一统”为主及明兼用“中华一统” 二、 清前期改称“中外一统” 三、 清中期以降逐渐转换为“中华一统” 征引史籍文献与参考论著 一、 史籍文献 二、 参考论著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