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研诚信的法律治理路径研究

科研诚信的法律治理路径研究

  • 字数: 350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汪自成
  • 商品条码: 978752440046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31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科研活动本应以求真与创新为宗旨,但在多重复杂因素影响下,科研不端行为呈现蔓延态势,亟须法律规制予以规范。本书立足比较法视野,系统梳理中外典型科研不端案例及法律规制经验,深入剖析科研诚信的理论内涵与异化成因,创新性地构建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型化体系,从行为定性、规制边界、主体识别、责任配置及立法路径等维度,全面阐释科研诚信法律治理的核心议题,旨在为完善我国科研诚信制度提供法理支撑与实践参考。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 一、背离科研伦理底线行为案例 二、实验过程、数据、结果等存在造假行为的案例 三、论文抄袭案例 四、科研奖项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案例 五、科研经费违规违法使用案例 六、同行评审造假行为案例 七、特殊主体的学术不端行为案例 八、主管部门官方通报案例 第二章科研诚信及其异化 一、理论界的回应 二、科研诚信的界定 三、科研诚信的失范 四、科研诚信失范的危害 五、科研诚信失范的原因 第三章科研不端及其规制现状 一、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认识 二、科研不端行为的内涵 三、科研不端行为与相关行为的辨析 四、我国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现状 五、现行法律规制手段及其局限 第四章法律行为:科研不端行为的类型化 一、科研不端行为的若干形态 二、法律规范中的科研不端行为 第五章调整范围:从知识生产到成果转化 一、科研不端行为的过程性分布 二、界定调整范围应注意的问题 三、具体行为形态 第六章法律关系:行政为主且民刑兼备 一、行政法律关系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三、刑事法律关系 第七章行为主体:从权利到权力 一、政府 二、政府职能部门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三、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组织 四、科研机构 五、其他企事业单位 六、第三方学术机构 七、科研诚信建设的专业机构 八、科研活动个体 第八章法律责任:独立责任与共同责任 一、行政法律责任 二、民事法律责任 三、刑事法律责任 四、法律责任承担中的其他问题 五、调查与处理 第九章立法完善:从行政法规到法律 一、统一立法的必要性 二、统一立法的原则 三、统一立法中的策略选择 四、科研诚信统一立法的作用 五、统一立法中的主要问题 附录1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附录2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 附录3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附录4中国科学院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暂行办法 附录5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附录6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附录7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附录8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 附录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 附录10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附录11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试行) 附录12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 附录13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 附录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 附录15科研诚信规范手册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