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山名中医传承系列丛书-中风病中西医防治康策略

中山名中医传承系列丛书-中风病中西医防治康策略

  • 字数: 279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编者:彭慧渊|总主编:赖海标
  • 商品条码: 978751329542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山名中医传承系列丛书之一种,为中风病中西医防治康策略分册,由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彭慧渊主编。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覆盖了中风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关键领域。书稿详细介绍了中风病的历史渊源、现代流行病学研究、预防策略以及治未病的理论,探讨了中风病的中西医病因和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急性期治疗策略、中西医结合的卒中单元构建及其优势、危急重症和围手术期的管理,以及中风病各阶段的康复治疗策略和中医特色治疗技术。
作者简介
彭慧渊,男,主任医师,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委会常委等。2010年开始先后作为中山市中医院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和中山市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对象,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继承人,师承广东省名中医李旭教
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吉林教授、彭万年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急慢性脑血管病的综合救治和康复,具有较深厚中医药理论功底,并掌握最新现代治疗技术。目前已主刀或参与各类脑血管介入手术3000余例,对急性脑动脉闭塞再灌注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支架植入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具有丰富经验。2021年获“南粤好医生”称号,2023年被评为中山市首批名中医。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风病的源流 一、唐宋之前 二、唐宋及之后 三、近现代 第二节 现代流行病学与防治康 一、全球脑卒中的流行病学数据 二、中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三、脑卒中的预防和管理 四、急性期脑卒中治疗和卒中中心建设 五、脑卒中的康复 第二章 中风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 第一节 中风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一、中风病的病因 二、中风病的病机 三、中风病因病机的发展及演变 第二节 中风病的西医学病理机制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 二、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 三、其他相关病理生理机制 四、基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第三章 中风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节 中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二、证候分型诊断标准 三、中医鉴别诊断 第二节 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与诊断 二、出血性脑卒中的评估与诊断 三、鉴别诊断 第四章 中风病的急性期治疗 第一节 中西医治疗中风病及卒中单元的建设及优势 一、西医治疗中风病 二、中医治疗中风病 三、卒中单元的建设及优势 第二节 中风病危急重症和围术期的管理 一、急性脑梗死的血糖控制 二、脑卒中后肺炎的防治 三、急诊取栓术后血压控制的思考 四、急诊取栓患者的抗栓治疗 五、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六、脑梗死后出血转化 第三节 早期康复治疗策略 一、房间的布置 二、良肢位设置 三、感觉训练 四、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五、早期随意运动诱发训练 六、早期的转移和离床训练 七、呼吸训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