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斐多(满格版)

斐多(满格版)

  • 字数: 63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校注:杨绛
  • 商品条码: 978710808081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3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 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 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 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 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 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 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 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 达流畅。她认为:“苏格拉底和朋友们的谈论,该 是随常的谈话而不是哲学论文或哲学座谈会上的讲 稿,所以我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 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名作由 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精彩导读
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 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 致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 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 史上这是第一宗。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伯罗奔尼撒的战事,令 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 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 行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之为“接生法 ”: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出问题,往返之 间,令对手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 他于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从柏拉图另一 对话录《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 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祇的存在。事实上, 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 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献。我们可以想知,柏拉 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不尽出于其口,其中有 不少应是柏拉图借老师的口说话。《共和国》内最脍炙 人口的理念论,即是其中一例。苏格拉底的风韵神态令 门徒心仪,倒是显然易见的。而这种风韵和他的相貌无 关,纯粹是心灵的外发力量。从另一对话录《酒会》中 可以得知,他又胖又矮、相貌奇丑、酒量惊人、充满反 讽,而非常能言善辩。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予人的印象最为活泼而深 刻。如果他要苟且偷生,大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答应 从此保持缄默,不再在雅典街头与人论道。但他不肯背 叛他的信念。即在今日,他在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 侃侃论道的情景,仍然令人惊叹向往。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祇 ”,指引他正直的途径。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史上 ,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对他来说,这个内 在的声音并不囿于个人,而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 类共同的价值。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是团 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 快乐不会枯竭的泉源,因此能战胜死亡。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还是 西方伦理学的基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自然有不同 的传统,但与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论在西 方或中国,我们都应该感谢杨绛先生把《斐多》译成了 中文。推动中西思想和理念的汇合和交流,《斐多》实 在是一本最适当的经典著作。 德国莫芝宜佳(博士、教授)敬序 (史仁仲译)
目录
杨绛先生译柏拉图《斐多》序言 [德]莫芝宜佳 译者前言 斐多 译后记 精彩摘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