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之“术”

高质量思政课程建设之“术”

  • 字数: 226
  • 出版社: 人民日报
  • 作者: 赵中源//左康华//邓妍|
  • 商品条码: 978751158789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广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论文集,集中展示近年来该学院教师在思政课程建设方面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成果。 本书围绕创新型思政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运用这一主题,汇集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八个相统一”引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教学探索,以及通过制度化建设提升思政课内涵建设的实践总结,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与思政课教学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实际路线,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赵中源(1968年—),男,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 左康华(1987年—),女,哲学博士,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邓妍(1988年—),女,哲学博士,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教学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正视“迎合式”教学的误区 赵中源 陈倩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探讨 罗明星 陈丽平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探析 吴阳松 余亦笑 概论课教学中讲授毛泽东的几点思考 吴阳松 感谢思想·塑造理想——打造有品质的大学哲学课堂 陈咸瑜 关于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邵小文 基于SPOC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多维分析 吴九占 郭宇 浅论“形势与政策”课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重要作用 宋学来 张雪娇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马娟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基于高校门户网站的视角 王振华 蚁晓霞 第二编新形势下讲好思政课的思考与探索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魅力的构建 赵中源 杨亮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左康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论探讨 王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人格教育 吴九占 哲理与诗情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改革与创新 陈咸瑜 让千米行走成为百年红色记忆——广州大学党建红色文化长廊的建设实践 陈彦远 梅淑宁 宋学来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刘紫如 林伟京 论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四个结合” 刘敏 学生深度学习如何通过教学落实——以探索“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为例 王游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正确历史观探析 卜燕萍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分析李永华 王游 第三编 教学展示与教学创新优秀案例 建立师生互动博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有效途径 马丽魏 彩玲 党的精神谱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探赜 刘莉 毛思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新模式——随堂演讲的设计与实践 吴雪娟 陈咸瑜 科研与教研的双向驱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陈志伟 在讲准基础上讲出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经验 栾欣超 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互动育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特色 谢红 谢圣庚 在教学示范课中提升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品质 李丽丽 邓妍 青春之问:躺平的人生何以不值得过——基于戏剧实验教学 邓妍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薛菁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哲理与诗情”融合式教学改革案例 陈咸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