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作用/1
二、化学的发展趋势/2
三、化学与药学/3
四、基础化学的学习方法/4
第一章溶液/5
第一节分散系/5
一、基本概念/5
二、分类/6
第二节溶液的浓度/7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7
二、溶液浓度的换算/9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9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0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0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1
四、溶液的渗透压/12
第四节胶体溶液/15
一、溶胶的性质/16
二、胶团的结构/17
三、溶胶的稳定性/18
四、溶胶的聚沉/18
第五节高分子溶液与凝胶/19
一、高分子溶液/19
二、凝胶/20
基础化学实训基本知识/21
一、实训室工作要求/21
二、实训室安全知识/22
三、试剂使用规则/23
四、实训室常见紧急事故的处理/23
五、实训数据的记录和实训报告/24
实训一溶液的配制/25
实训二药用氯化钠的制备/27
第二章物质结构/30
第一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30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30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31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3
一、近似能级图/33
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34
第三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的基本性质/36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36
二、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7
第四节化学键/39
一、离子键/39
二、共价键/40
三、杂化轨道理论/44
第五节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47
一、分子的极性/48
二、分子间作用力/48
三、氢键/49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2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52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53
二、有效碰撞理论与活化能/53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54
第二节化学平衡/57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57
二、化学平衡常数/58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60
实训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64
第四章定量分析基础/67
第一节定量分析概述/67
一、定量分析的任务和作用/67
二、定量分析方法/68
第二节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70
一、误差的分类/70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71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73
四、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75
五、可疑值的取舍/76
六、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77
第三节滴定分析法/78
一、滴定分析法概述/78
二、滴定液/80
三、滴定分析计算/81
实训四电子天平称量练习/85
实训五滴定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87
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94
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94
一、酸碱的定义和共轭酸碱对/95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95
三、酸碱的强度/96
第二节酸碱平衡/96
一、水的解离和溶液的酸碱性/96
二、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97
三、解离常数与解离度的关系——稀释定律/98
四、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99
五、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00
六、酸碱溶液pH的计算/101
第三节缓冲溶液/103
一、缓冲溶液和缓冲机制/103
二、缓冲溶液pH的计算/104
三、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105
四、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106
五、缓冲溶液在医药学上的应用/107
第四节酸碱滴定法/107
一、酸碱指示剂/108
二、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109
三、酸碱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15
四、应用示例/116
第五节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法/118
一、基本原理/118
二、碱的滴定/121
三、酸的滴定/124
实训六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125
实训七盐酸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28
实训八氢氧化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30
实训九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131
实训十药用硼砂含量的测定/133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135
第一节沉淀溶解平衡/135
一、溶度积原理/135
二、沉淀的生成与溶解/137
第二节沉淀滴定法/140
一、确定终点的方法/140
二、滴定液/144
三、应用示例/145
实训十一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147
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150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151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151
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51
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53
四、配位化合物的类型/154
第二节配位平衡/155
一、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155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155
第三节配位滴定法/157
一、EDTA及其配位特性/157
二、滴定条件的选择/160
三、金属指示剂/161
四、滴定液/162
五、应用示例/163
实训十二水总硬度的测定/165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168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168
一、氧化数/168
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69
第二节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71
一、原电池/171
二、电极电势/172
三、能斯特方程式/173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174
一、概述/174
二、指示剂/176
三、高锰酸钾法/176
四、碘量法/179
五、亚硝酸钠法/182
实训十三高锰酸钾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85
实训十四消毒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86
实训十五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88
实训十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190
实训十七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192
第九章电化学分析法/194
第一节概述/194
一、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194
二、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195
三、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195
第二节直接电势法/197
一、溶液pH的测定/197
二、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199
第三节电势滴定法/200
一、基本原理/200
二、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201
三、电势滴定法的应用/202
第四节永停滴定法/203
一、基本原理/204
二、应用示例/205
实训十八溶液pH的测定/207
实训十九磺胺嘧啶含量的测定/209
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11
第一节概述/212
一、光的特性/212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213
第二节基本原理/214
一、吸收光谱曲线/214
二、光的吸收定律/215
三、偏离吸收定律的主要因素/218
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19
一、主要部件/219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221
三、测量条件的选择/222
第四节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223
一、定性分析方法/223
二、纯度检查/225
三、定量分析方法/226
实训二十高锰酸钾含量的测定/229
实训二十一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的测定/231
第十一章液相色谱法/234
第一节概述/234
一、色谱法的产生与发展/235
二、色谱法的分类/236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236
第二节柱色谱法/238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238
二、液-液分配柱色谱法/241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242
四、凝胶柱色谱法/243
第三节薄层色谱法/244
一、基本原理/244
二、吸附剂的选择/25
三、展开剂的选择/245
四、操作方法/246
五、应用示例/249
第四节纸色谱法/250
一、基本原理/250
二、影响Rf值的因素/250
三、操作方法/251
实训二十二几种混合磺胺类药物的薄层色谱/253
实训二十三几种氨基酸的纸色谱/255
第十二章气相色谱法/257
第一节概述/257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及特点/257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流程/258
第二节基本原理/259
一、基本概念/259
二、基本理论/261
第三节色谱柱和检测器/262
一、色谱柱/262
二、检测器/264
三、分离条件的选择/265
第四节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266
一、定性分析方法/266
二、定量分析方法/266
三、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268
四、应用示例/268
实训二十四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的测定/271
第十三章高效液相色谱法/273
第一节概述/273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比较/274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比较/274
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仪/275
一、输液系统/275
二、进样系统/276
三、分离系统/276
四、检测系统/276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277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速率理论/277
一、柱内展宽/277
二、柱外展宽/278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278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279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280
三、流动相的要求及洗脱方式/281
第五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282
一、定性分析方法/283
二、定量分析方法/283
三、分离方法的选择/284
四、应用示例/285
实训二十五阿莫西林含量的测定/286
第十四章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289
第一节红外分光光度法/289
一、基本原理/290
二、红外分光光度计/294
三、应用/297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99
一、基本原理/299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00
三、应用/302
第三节荧光分析法/304
一、基本原理/304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306
三、应用/307
第四节质谱法/308
一、基本原理/308
二、质谱仪/309
三、应用/309
实训二十六参观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
光度计、质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仪器/313
参考文献/315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316
附录/323
一、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323
二、常见元素国际原子量/323
三、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25
四、常见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98.15K)/328
五、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98.1K)/329
六、EDTA滴定部分金属离子的最低pH/330
七、部分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30
八、常见酸碱溶液的浓度、含量及密度/333
九、常见酸溶液的配制/334
十、常见碱溶液的配制/334
十一、不同温度时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334
十二、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335
十三、常用指示剂的配制/335
课程标准/336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