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麦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1914~2003)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汉密尔顿,他从小心灵手巧,喜欢绘画、音乐和机器装配,在读高中时就展现出对儿童天然的亲和力,教孩子吹口琴、做手工等,颇受欢迎。他毕业于波士顿的维斯珀·乔治艺术学院,之后与一位资深儿童读物编辑相遇,与她合作,创作和发表了处女作《蓝弟和口琴》(Lentil,1940,取材于他年轻时与孩子们交流的故事)。以此为契机,他得到奖学金,到纽约国家设计学院学习,两年后毕业,后到波士顿从事壁画绘制的工作。
他通过上班路上在波士顿公园里看到的鸭子一家得到灵感,并在家里养了一群鸭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创作出《让路给小鸭子》(Make Way for Ducklings,1941),荣获了1942年的凯迪克奖金奖,并使这鸭子一家闻名世界。之后,罗伯特与著名儿童文学家、故事讲述家卢斯?索亚的女儿玛格丽特?杜兰德相遇,并与她结婚。
接着,他又以年轻时跟孩子们的交流故事为创作基础,写出了儿童故事《霍默?普里斯》(Homer Price,1943)。二战时期,他服了三年的兵役后,带着夫人和长女塞尔搬到缅因州的一个小岛上。之后,他们一家人每年夏天都待在这里,过着亲近自然的平静生活。他们到海边挖蛤蜊,上山采蓝莓做果酱,偶尔开汽艇到对岸的商店买些日用品。作品中的爸爸、妈妈、塞尔、珍妮就是他们一家人,海边景色以及他们的家都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罗伯特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关注两个孩子的成长,将在这里的生活经历升华为三部杰作《小塞尔采蓝莓》(Blueberries for Sal,1948)、《海边的早晨》(One Morning in Maine,1952)和《美好时光》(Time of Wonder,1957),他在这些作品中充分表达了对缅因海湾的喜爱和对家人的热爱。前两部作品荣获凯迪克奖银奖,后一部作品则为他再次赢得凯迪克奖金奖,使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此项殊荣的艺术家。
译者 崔维燕
曾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儿童图书编辑?,并主编《幼儿画?报》。上大学之前,曾任八年幼儿教师。旅日期间,从事讲谈社《中日辞典》的编纂工作。同时,师从著名儿童文学研究家、作家、翻译家渡边茂男先生,对日本、美国的图画?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伴随女儿的成长,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图画书。从大学时代至今,创作及翻?译了《玩具城里的故事》、“快乐的兔子一家”系列、“好奇的乔治”系列、“小兔彼得”系列、“弗朗西丝”系列、《隧道》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