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治理概论(第二版)

社会治理概论(第二版)

  • 字数: 352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雷晓康,马子博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30136474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社会治理概论》的修订再版,恰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迈入系统性变革的关键阶段。相较于初版,本版聚焦以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互动为观察界域的“社会治理”,将西方治理理论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中进行淬炼,凸显了以下四个维度的创新:其一,在理论基础篇新增了“元治理”“自主治理”等根植于西方前沿理论谱系的中西治理理论对话;其二,在社会治理内容篇新增了“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生态环境治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治理” 等顺应中国新时代需求的内容;其三,在社会治理工具篇专设“党的全面领导与元治理”一章,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工具优势;其四,构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法论体系,探索算法治理的伦理边界与中国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路。
作者简介
雷晓康【主编】【中国】【现当代】————————————————————雷晓康,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应急管理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公共管理、应急管理、社会保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1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盒 2项、教育部项目2项,以及其他橫纵项科研项目80多项。已出版《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公共政策》(合著)《中国社会治理十讲》(合编)《社会治理概论》(合编)等。 马子博【主编】【中国】【现当代】————————————————————马子博,管理学博士,西北大学西安市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陕西省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第一篇理论基础 第一章社会治理的内涵与要素/ 3 第一节社会治理的历史沿革/ 3 第二节社会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12 第三节社会治理的要素/ 16 第二章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28 第一节网络治理理论/ 28 第二节自主治理理论/ 33 第三节协同治理理论/ 36 第四节元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叙事/ 39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 46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概述/ 46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主体与互动关系/ 50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内容/ 54 第四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工具与方法/ 61 第二篇社会治理内容 第四章社区治理/ 71 第一节社区治理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72 第二节社区治理的主体、客体与内容/ 83 第三节社区治理的模式/ 86 第四节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90 第五章社会组织治理/ 96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96 第二节社会组织治理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106 第三节社会组织治理的机制与方法/ 111 第四节中国社会组织治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119 第六章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 128 第一节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128 第二节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133 第三节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的机制与方法/ 138 第四节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141 第七章生态环境治理/ 151 第一节生态环境治理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151 第二节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对象与内容/ 156 第三节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与方法/ 164 第四节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169 第八章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治理/ 178 第一节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治理概述/ 178 第二节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185 第三节科技创新治理的机制/ 191 第四节中国近现代科技创新治理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196 第三篇社会治理工具第九章党的全面领导与元治理/ 205 第一节党的全面领导与元治理概述/ 205 第二节党的全面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运行机制/ 213 第三节党的全面领导与元治理的实践运用与发展趋势/ 215 第十章公共参与和协商合作/ 224 第一节社会治理公共参与和协商合作的关系、内涵与功能/ 224 第二节社会治理公共参与和协商合作的运行机制/ 229 第三节公共参与和协商合作的实践运用与发展趋势/ 234 第十一章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245 第一节制度经济学/ 246 第二节正式制度/ 249 第三节非正式制度/ 256 第十二章资源依赖与交换/ 262 第一节资源依赖与交换的内涵、关系与功能/ 262 第二节资源依赖与交换关系的运行模式/ 269 第三节新时代资源依赖与交换关系的优化路径与发展趋势/ 276 第十三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286 第一节互联网与社会治理创新/ 286 第二节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创新/ 293 第三节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创新/ 301后记/ 3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