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幼崽观察笔记

人类幼崽观察笔记

  • 出版社: 国际文化
  • 作者: (韩)金昭荣|译者:林明
  • 商品条码: 978751251658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人要做的不是培养“乖孩子”,而是为孩子建造一个“善良”不会成为弱点的世界。 《人类幼崽观察笔记》作者金昭荣是一名资深童书编辑,如今运营一间阅读教室,陪伴孩子一起读书和成长。她以温柔细腻的笔调和极其敏锐的观察力,记录下与孩子的互动,以及他们独特的行为和心灵世界。 他们慢吞吞地学习穿鞋和系鞋带、喜欢使用“高级”的词汇、有自己害怕的事情、会笨拙地观察和学习社会生活、有独特的时间感、开始识字后会建造起自己的世界……他们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同时“玩儿”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事情。 孩子们真诚又直率,他们的世界永远对外敞开。进入他们的世界,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辽阔,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大人。 本书精彩观点: ·我不会轻易夸奖孩子“你很善良”“你很乖”之类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现实,要活得善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如此,“善良”常常被认为是“软弱”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我很害怕给孩子们灌输“要做一个乖孩子”的念头。 ·一个人爱孩子,并不表示他一定懂得尊重孩子。 ·不管是“谢绝儿童入内”还是“谢绝没素质父母入内”,本质都是歧视。 ·我们该对孩子们做的,或许不是为他们扫除一切害怕的事情,而是帮助他们培养面对恐惧的力量,为他们自然而然的成长而喝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温柔的安慰。 \\\"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金昭荣(???),韩国资深童书编辑、儿童阅读推广人。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主修韩国语和韩国文学。曾在出版社担任童书编辑十余载。如今运营一间阅读教室,陪伴孩子一起读书。著作有《阅读童书的方法》和《说话式阅读法》《人类幼崽观察笔记》等。其中《人类幼崽观察笔记》在出版后反响热烈,一举登上韩国最大线上书店YES24畅销书榜,并于2021年被读者投票为“年度图书”。 关于译者: 林明,韩国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译作有韩国作家金惠珍的小说《9号的工作》,以及《父亲的解放日志》等。\"
精彩导读
\\\"乖孩子 课间休息吃茶点的时候,夏夏说: “我昨天和好朋友在小区游乐场玩,他妈妈让我们去跑腿。给了我们5000块,让我们去小区超市帮她买东西。走到一半,好朋友问我:‘你说,这个钱是谁造出来的呢?’我俩就不停地想,但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就跟他说:‘我明天要去阅读教室,那里的老师读过很多书,她应该知道。就算她不知道,她也会找书学习然后告诉我们的。’” 是啊,长期以来,我一直很努力地想要告诉孩子们一个道理:大人们也会读书,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需要学习。原来还是有效果的啊!夏夏敢这样跟自己的朋友打包票,想来心里也是相当笃定的了。是啊,大人也会读书,读书的大人都很酷,而我就是这样的大人……一不小心,我陷入一种不讲逻辑的自我表扬模式,有点儿得意忘形。 “是吗?那就让老师给你讲讲吧!” 为了让这个九岁的孩子听懂,也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学识渊博,我使出浑身解数—从人类的狩猎和采集社会说起,慢慢过渡到农耕社会,接着便要解释“剩余产品”和“物物交换”了: “人们继续干着农活儿,有一天突然发现,生产出来的庄稼剩下了好多,整个村的人怎么吃也吃不完。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夏夏想都没想就张口说道: “分给其他的人!” 他一脸坚定,似乎觉得不可能再有别的答案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黑心的大人,竟然冲着一个纯真的孩子解释经济规律,然而几分钟前,我还是个特别酷的大人呢。孩子们怎么会这么善良呢?不过,我没有直接夸奖他,而是说:“对哦!这也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呢。”因为在孩子面前,我向来非常谨慎。 我不会轻易夸奖孩子“你很善良”“你很乖”之类的。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现实,要活得善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如此,“善良”常常被认为是“软弱”的代名词。更重要的是,我很害怕给孩子们灌输“要做一个乖孩子”的念头。人们常说的“善良”和“乖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词典上解释说是“言行正直、温顺、心地美好”,但其实我并不确定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这么使用的。因为似乎大人们更喜欢在孩子们听话、不顶撞、不忤逆的时候,夸赞孩子们很“乖”,这也使得当我们对孩子们说“你是个乖孩子”时,带上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而孩子们似乎跟我不同,在使用这一类表述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忌讳,特别是在评价好朋友的时候。这时我就一定会多问一句:“你为什么会觉得他是个‘乖孩子’或者‘很善良’呢?”他们的回答多半是“别人跟他借东西的时候,他都会借”“他不会跟别人吵架”“不想做的事情也会去做”,偶尔还有孩子会说“他很文静”。但有意思的是,很少有孩子会说自己是乖孩子或者很善良,即便他们自己也很乐意借东西给别人,与其他孩子相处愉快,甚至以身作则地要求自己。是因为他们很谦虚吗?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词太有力量,不能轻易用在自己身上吧。更重要的是,他们很清楚,这些词要从别人的嘴里听到才更有意义。“乖孩子”“善良的孩子”这些话实际带着一种潜在的属性,就是它是“来自他人的评价”,而这个“他人”通常就是大人们—父母、老师、圣诞老人等等。 我并不是说“当乖孩子”是一件坏事,而是觉得,我们应该去关注那些因为觉得自己必须要当一个“乖孩子”,而无法拒绝大人的孩子。很多人都知道,针对儿童的犯罪通常都是以请求孩子的帮助开始的:请孩子们帮忙寻找走丢的小狗、让孩子们帮忙搬运重物等,利用他们的善良实施诱拐和犯罪。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我都觉得火冒三丈。甚至在孩子自己的家里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着实令人心痛又害怕。有多少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为了成为乖孩子用尽了全力,却还是被打得鼻青脸肿。 但是我们又不能因此让孩子放弃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不可能正对着夏夏的脸庞,告诉他:“这种时候可不能分给别人!”也不能刨根问底地追问那些乐于助人的孩子:“你是自愿帮忙的吗?真的是发自真心要帮忙的吗?真的吗?”对于孩子们的天真和善良,我充满了担忧,又不知该如何是好,直到我跟艺艺上了一堂课。 那天跟艺艺一起读完《人类百科全书》,正要分享读后感。上课前,我已经让艺艺提前看完了书里的所有插图。《人类百科全书》是一本知识绘本,介绍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身体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本书很棒的一点是,它用图画描绘了很多不同的身材和身体状态。例如,一个残障的孩子如何利用辅助器具参加运动竞赛,等等。所以我让艺艺在课前一页一页地用手指点着仔细阅读。 “这本书里面的人有好多好多类型,各种长相的都有。” “是啊,你说得没错。我们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呢?换句话来说,她想通过这些画表达什么呢?她想表达的东西,就叫作主题。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本书的主题吧。” “嗯……她想说,就算大家的身体都不一样,也不要看轻对方?” “你说得也对。不过我们通常在劝服别人的时候,一般不说‘我们不要做什么’,而要表达‘我们要做什么’。就像你感兴趣的环保倡议一样,我们不会说‘请勿使用纸杯’,而是会说‘请自带杯子’,这样的劝导更有效,对吧?” 我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填空题:“就算大家的身体各不相同,也要????。” 我心里其实期待着艺艺能够说出“互相尊重”几个字,可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她的答案。 “艺艺,我们来想一想‘轻视’的反义词是什么?” “哦!我懂了!” 艺艺好像充满了自信,在黑板上写道: “就算大家的身体各不相同,也要一起玩耍。” 那一瞬间,我第150次被这个小娃娃的可爱迷倒了,但还是保持清醒,又给了她一次机会,想让她说出“尊重”这个词。艺艺这次想了想,写道: “就算大家的身体各不相同,也要开心相处。” 我只好第151次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在两句话的旁边分别画上了一颗爱心,然后在后面用小小的字写上“互相尊重”四个字。后来上完课收拾教室的时候,我对着黑板上的那两句话看了好久,舍不得擦掉。然后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分享给别人”是一种“言行的正直、温顺”,“一起玩耍”和“开心相处”是一种“心地的美好”,不就跟词典上的解释一模一样吗?所以孩子们确实又乖又善良。这种乖巧善良没有任何的错,因此我作为一个大人要做的,就是为他们营造一个可以放心变得“乖巧”而“善良”的世界,成为一个去惩治邪恶的善良的大人。就算每次都会火冒三丈、心急如焚,也绝不逃避放弃。说来也是奇怪,就读书而言,明明就是我比孩子们读得更多,可每次都是孩子们教会了我更多。 \\\"
目录
\\\"第一章 身边的孩子 只是需要一点儿时间罢了 老师你怕球吗? 乖孩子 孩子们的格调 害怕的事 重要的是“去玩儿” 阅读与书写 我小的时候呢 无数的方式 第二章 孩子与我 站在最孤独孩子的角度 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朋友 心里的老师 孩子们的挑食与大人们的挑食 小前辈们的教诲 莫大的安慰 这是爱吗? 选择活着 请把袜子领回家 别人家的大人 第三章 人世中的孩子 今天是我的生日哟! 再小也是一个人 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这不还有孩子吗 误会 我所期待的儿童节 领路人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