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碧海红灯(大陈岛电力垦荒史)(精)

碧海红灯(大陈岛电力垦荒史)(精)

  • 字数: 295
  •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 作者: 陈富强|
  • 商品条码: 978751786452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 通过采访大陈岛垦荒队员及 其后代,记述了66年的电力 垦荒历程,展现了“艰苦创 业、奋发图强”的垦荒精神 。大陈岛建成的中国首个海 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 ,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制氢储 能、氢能多元耦合与高效利 用提供重要示范;35千伏柔 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首创 全球海岛低频互联技术,构 建起“陆地-海岛-风电”互 联系统,高质量实现零碳海 岛目标,大幅提高了海岛用 电的可靠性。书中描绘的普 通大陈岛人,为实现国家的 期望而不懈努力。本书细节 生动,可读性强,是弘扬大 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学佳作。
作者简介
陈富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大运河文化论坛副主席,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脊梁》编委,《东海岸》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电力三部曲”《中国亮了》《铁塔简史》《和太阳一起奔跑》,中篇小说集《未庄的一九三四年》等多种;参与全国百名著名作家《中国治水史诗》创作。散文《宋朝的雨》等多部作品收录全国多种重要选本,并入选多省市中学语文辅助教材与初、高中语文试卷和高考模拟试卷。获第四届特区文学(中篇小说)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三次获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
精彩导读
大陈岛,位于距台州市 区约52公里的东海上,由“ 上大陈岛”和“下大陈岛”组 成,同属台州列岛。600多 年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在 波涛接天、巨浪如山的海况 下,以罗盘导航定向驶向西 洋,将东海珍珠似的小岛记 入《郑和航海图》,那时为 其取名“大陈山”。 600多年后,一首歌曲在 郑和船队曾经驶过的“大陈 山”回响: 云来遮 雾来盖 云里雾里放光彩 风吹来 浪打来 风吹浪打花常开 哎! 一盏红灯照碧海 一团火焰出水来 红灯高照云天外 火焰熊熊把路开 哎! 这首歌取名《珊瑚颂》 ,此歌旋律优美,既通俗又 高雅,脍炙人口,这是业界 和大众的一致评价。歌曲在 广为传唱之后,于1996年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亮相,演唱者是著名歌手宋 祖英。随后,此歌又入选中 宣部评选的“庆祝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 100首”。 从艺术角度评析,《珊 瑚颂》的唱词采用了借物抒 情、以物喻人的手法,借赞 美红珊瑚来赞美渔家女珊妹 。我一直以为红珊瑚是一种 海生植物,其实不然,红珊 瑚是水螅型的群体动物,是 群体生活的珊瑚个体。可能 因为红珊瑚的骨骼呈树枝状 复体,所以才会给我留下它 是植物的印象。通常,它的 每个分枝中心都有一根角质 的骨骼中轴,软体包围在骨 骼外面,许多珊瑚虫围绕着 中轴生长。红珊瑚生长在深 海之中,形似树枝,骨质坚
目录
序章 1917年,葭沚的第一道光 第一章 一盏红灯照碧海 1955年早春,上大陈岛的灯光 垦荒精神,大陈镇岛之宝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第二章 海岛上的电力工业遗产 甲午岩的灯塔与南田村的炭气发电机组 光明井与煤油灯 “红船”泊岸大陈岛 大陈发电厂人物志 第三章 电力垦荒的文化与社会价值 大陈垦荒的风,吹响了全国 电力垦荒的“原动力” 从发电厂诞生的《咱们工人有力量》 第四章 大陈岛上的电力垦荒人 守护大陈岛的每一盏灯火 “海鲫板”其实是大陈岛海域的一种鱼类 大陈电网活电图 电力“跑小青”,仿佛一道彩虹 第五章 一代人,又一代人 温岭,一根曲曲弯弯的钨丝 军人的血脉里跃动着勇敢的电力细胞 奔跑的大黄鱼 第六章 他们是一群会发光的鱼 百里之外,海上有山 做个像大海一样的男人 有了光,再长的黑夜都不害怕了 他是大陈岛上最黑的人 他们的家,面朝大海 第七章 相距八千里路的精神对视 一份电力援藏调查问卷里的家国情怀 大陈岛垦荒精神与老西藏精神的零度融合 他把垦荒精神带到了“天下第一道班” 让西藏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电的光亮 第八章 江厦的潮汐大陈的风 中国潮汐电站的一粒火种 风从海上来 欧共体的大陈记忆 欧共体风电项目的中方人物 第九章 纪录首创:一个中国,一个世界 中国海岛的“绿氢”之光 他们创造了一个电力系统的世界纪录 实现蓝图的人 第十章 海岛绿能的中国样本 “风光倍增计划”下的海岛全电系 全电养殖的大陈模式 乘风破浪,少年有凌云志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串珠成链,献给中国电力垦荒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