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既然春风留不住

既然春风留不住

  • 字数: 207
  • 出版社: 长江文艺
  • 作者: 魏一言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023951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都市类言情小说,讲述了一位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留学生林知夏在瑞尔菲格会计师事务工作的故事。面对高压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书中描述了她如何在职场中一步步成长,从初入职场的新人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负责项目的高级经理。同时,林知夏的个人情感生活也颇为曲折,她与前男友徐海宁的关系复杂,两人因工作重逢后,旧情复燃,但最终因为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不同而分手。林知夏在职业和情感上的经历,反映了现代都市年轻人在追求梦想和面对现实挑战时的困惑与坚持。
作者简介
魏一言,现居上海,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就职于金融行业。辗转过十余学校,流浪在大江南北,生活于童话之中,四海为家的人生轨迹交织着理想与诗意。9岁时《魔法信封》的发表开启了写作之旅,著有长篇小说《且随风》《既然春风留不住》等。愿以自由之心,于无常中书写意义,在荒诞里寻找答案,与读者携手,共同触摸生活的肌理与生命的本真。
精彩导读
第1章 6年不见,你还好吗? 如果问上海的打工人,上海的地标是什么,那么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定不是东方明珠,也不是外滩。那是给旅游者准备的上海,尽管拥挤和过分紧张的节奏让来上海旅游的人们其实感受不到本该属于沿海城市的闲适。海风并不温柔,甚至常常给人沁入骨髓的冷意。打工人眼中的上海地标是陆家嘴无比形象的“厨房三件套”——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偶尔有薄雾,这三座建筑的顶部都会隐入云雾之中,给人高不见顶的错觉。 在这三个显著的地标脚下,错落林立着一批上海乃至全中国最顶尖的金融企业,也挤满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每年毕业季,源源不断、新鲜优质的血液涌入这座城市,让上海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这生机的背后,当然是汗水和泪水,是无数间凌晨时分还亮着灯的办公室,是金光闪烁的学历,以及遍地谈笑风生后藏得极为稳妥的酸楚。 林知夏和另外6个同事一起,在上海市中心高层的一间会议室内,围着中间的大方桌坐着。会议室里灯光昏暗,6块长方形的大玻璃填满墙面,组成了桌旁巨大的落地窗。窗外,密密麻麻的雨滴和水雾笼罩了视线可及的一切楼宇,楼宇便也显得昏黄甚至于有些陈旧了。她任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只盯着窗玻璃外侧斜斜滚落的一粒粒水滴。水滴忽快、忽慢地划过玻璃,交织又分离,拖出长长的流星般的尾巴,落下,倏忽消失,不知滚落在陆家嘴的哪个角落,像极了他们的命运。 一拨一拨地来,一拨一拨地走,风一吹就不知零落到了哪里。 入职短短两周,她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犯事儿”。这次出丑,不只当着4个同事,更当着她6年未见的前男友。 5分钟前。 “是外部审计的老师们吗?”会议室门没关,男人在门口侧身敲了敲门。会议室里的5个人纷纷抬头看向30岁模样的男人。男人分明平淡的五官组合在一起,却有种协调与温润。他深色西装下的身形瘦削挺拔,极窄的双眼皮下,一双皓目格外有神,透着鹰一般的锐利锋芒。 “是的,我是贵司的外审负责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觉得男人有些眼熟,生怕是什么重要人物,身为项目负责人的高级审计师刘佳宁一边站了起来,一边在大脑中疯狂搜索着这男人的身份。 “我是徐海宁。你们发了一份分红测试的审计需求邮件给我,什么情况?”徐海宁扫了会议室诸人一圈,眼神倏地停在了林知夏身上。女孩长长的马尾辫已经放了下来,披在肩上,发尾微卷,如同黑色的绸带;薄薄的刘海不见了,露出光洁的额头;巴掌大的小脸上,五官却是偏立体的——高挺的鼻、深邃的眼、弯月般的眉。饶是林知夏看起来相较中学时代成熟不少,徐海宁仍是一眼就认出了她来。 直至两人眼神交会了几秒,林知夏才反应过来,放大的瞳孔慢慢收缩回来。她慌乱地低下了头,一时之间心中又痛又乱,毫无章法。 “您……基金经理徐老师?”刘佳宁不可置信地道。徐海宁的形象和名字在她心里模模糊糊对上了号。没记错的话,徐海宁的照片就挂在成远基金进门后右手边的墙壁上,右边是大大的几个黑色粗体字:本年度明星基金经理简介。 难怪眼熟。 基金经理?!会议室里几人都错愕地盯着徐海宁打量。作为基金公司外部审计团队,他们打交道的多是中后台员工,平时很少直接接触到基金经理。不过公募基金 的基金经理是什么分量,他们这些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专业人员最清楚不过,那可是金融行业鄙视链最顶端的人! “嗯,路过,顺便问一下。” 刘佳宁锐利的目光射向坐在窗边神色异样的林知夏:“是你提的吧?怎么回事?” 林知夏眼神从徐海宁身上挪到了刘佳宁身上。她僵硬地点点头,声音有些抖:“邮箱是您上次跟我说的,您好像……好像说徐老师是成远基金登记清算部的老师。” 她那天听到的明明就是“徐海宁”这3个字,还以为是个同名同姓的巧合。 两年前最后一次和徐海璎聊天,林知夏听说过徐海宁成了一名基金经理,可她没接徐海璎的话茬细问,更不知是哪家基金。 早知道就问一下了……心里说不出的懊恼。这下可好,徐海宁一定以为她是故意的。如果易地而处,她自己也很难相信这会是个失误。 “好像?”听到林知夏无力的“辩解”,刘佳宁瞪她一眼,语气冰冷,“我说的是许海玲,邮箱后缀倒数第四个字母是L,不是N。” 同事们看起来若无其事地对着电脑工作,余光却连连往林知夏脸上瞥,见她脸色变红又变白。林知夏轻声道:“对不起。” “徐老师,是我们发错邮箱了,实在不好意思。”刘佳宁将责怪的目光从林知夏身上挪开,充满歉意地看向徐海宁。 “没事。”徐海宁匆匆离开。 徐海宁走后,会议室里躁动了起来。刘佳宁舒了口气,坐下,一脸惊魂未定。 “碰到这种奇奇怪怪的邮件不是应该直接无视吗?堂堂一个基金经理,还亲自跑来问,也不知道该说这基金经理是态度严谨,还是工作量不饱和。”陈欣云笑道。 贺嘉瑞也从好戏中缓过神来:“你有点东西啊,需求提给基金经理。”他把小眼睛眯起来,在林知夏没有一丝血色的精致的脸庞上来回打量,目光隐含了几分探究,“也就你是个美女才敢这样,要是发邮件的人换成我这糙汉,这基金经理可能就要去投诉我司咯!”除了他话里十足的讽刺意味,在场所有人都读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林知夏不想理会贺嘉瑞,但想到他比自己早入职一年,职级高自己一级,虽然瑞尔菲格并没有“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风气,但作为新人总有许多需要前辈带的地方,为了自己以后工作方便,还是不能轻易得罪前辈,只好敷衍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不算自然的笑,说:“我不是故意的。” 刘佳宁倒是什么都没再说,可林知夏心里难受极了。这样的低级错误确实不该犯,更何况还是当着徐海宁的面。这样的重逢,当真是令人难堪不已。她坐在电脑桌前,侧头看着窗外,同事们噼里啪啦打字的声音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响亮。林知夏心里始终乱糟糟的,怎么都难以进入工作状态,视线不知怎么竟也渐渐模糊。她端起水杯,走出了会议室。 到了茶水间,推门进去,她把杯子里的水倒在水池里,漫不经心地从台面上齐齐整整的盒子里拿了几个菊花苞扔进水杯。她正要接开水,茶水间的门再一次被推开。 “小夏,6年不见,你还好吗?”熟悉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清冷却温和。 林知夏撇过头,轻轻“嗯”了一声,不想让他看到自己湿漉漉的眼眶。 徐海宁儒雅地微笑着,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来,只有密不透风的神情,以及漫无边际的温和。 他说:“没想到再一次见到你会是在这里,早上看到邮件,我还以为是巧合。” 所以就当着那么多同事面让她陷入难堪?况且,本来就是巧合好嘛,自作多情。 林知夏自顾自地继续接开水:“我发邮件时不知道是你。” “嗯。”徐海宁垂眸轻笑,明显不信,却也没再多说,转而问道,“你是刚工作吧?怎么没去博纳的税务线?” 瑞尔菲格会计师事务所、博纳法第斯会计师事务所和成济会计师事务所是闻名世界的三大头部会计师事务所,垄断了全球90%以上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瑞尔菲格的审计和财务咨询业务独占鳌头,博纳法第斯的税务则是全球第一。 徐海宁之所以这样问林知夏,撇去其他原因不说,是因为以他个人的观点,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税务人才缺口大、机会多,且博纳的税务本身就比瑞尔菲格的审计和财务咨询更有前景也更轻松,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比审计更适合女生。 “我为什么要去博纳的税务线?” 难道他知道……林知夏蓦地抬头,却从他的双目中看不出任何异常。 徐海宁回避了她的问题:“我记得你高中时候信誓旦旦地说过,需要一份有意义的、能实现你理想的工作。这份工作意义在哪里?再说,你是金融组吧?” 徐海宁嘴角温润的笑意在提起“金融组”的时候,变得有些耐人寻味。 金融组诚然是事务所里最挣钱的组,就拿去年来说,瑞尔菲格的上海金融组创造了上海事务所分所一半以上的营收。林知夏所在的是金融组内细分的公募基金组,客户大多是公募基金公司,这又是金融组内数一数二的能挣钱的组。然而,挣钱归挣钱,相比其他组来说,金融组对想跳槽的员工来说十分不友好。他们所审计的金融行业内的譬如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公司一类的金融公司,比起其他诸如高科技行业、奢侈品行业等等的上市公司,账务都相对简单和固定,很多重要科目金融公司并不涉及,财务风险也相对较小。因此,从金融组出来的人,财务能力并不能获得充分认可。 “不要觉得只有你这种看起来高大上的基金经理的工作才有意义,我的工作当然也有它的价值。”林知夏不服。 “比如?”这孩子气的话让徐海宁看着她的眼神里带上了一丝笑意,徐海宁像看一个小女孩一样看着林知夏。 “我们通过审计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增加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报表的信赖程度,还……” 看林知夏一板一眼认真作答的样子,像是中学生在回答一道考试题,徐海宁忍不住想笑。以他的眼界与专业性,他实在说不出好听附和的话来,哪怕是哄小孩他也做不来。徐海宁打断了她:“你别背诵CPA审计教材了。是甲方付钱聘请你们去证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你对你们工作的定位看来还不够清晰嘛。”语气不自觉带上了几分犀利。 “我们起的是经济监督的作用,如果他们财务造假,我们审计出来就可以避免投资者盲目投资。”林知夏知自己初入职场,对工作认识仍懵懂稚嫩,可徐海宁话里所隐含的轻蔑让她并不服气。 看林知夏一副妥妥的职场小白的样子,徐海宁决定还是耐心地跟她解释一下:“甲方是你们提供服务的对象,不是负责监督的对象,监督是证监会或银保监会的职责;而乙方,永远是乙方。”他意味深长地说道,“别人付钱给你,你负责把财务报告做得无限接近他们想要的样子。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你未来在实践中慢慢领悟。” “什么叫把财务报告做成他们想要的样子?财务数据不能作假!就像我们瑞尔菲格的名字‘RealFigure’,真实的数字,真实是一切的根源。”在义正词严的表达后,林知夏的心里其实也因为不了解而有些心虚。 “哈哈,虚假的真实。”徐海宁眯起眼睛,从喉咙深处发出了一声笑。 “什么意思?” “什么是真,什么又是假?看到的数字、算出来的数字就一定是真的吗?”徐海宁看着她,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林知夏一下子被问蒙了。反反复复,这问题在她脑海中回荡。 “再做几年你就明白了。”沉默半晌,徐海宁又道。 尽管从徐海宁含笑又淡然的神情中并未感受到任何一丝的恶意与讥讽,林知夏仍是气结,她反问:“那你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帮投资人挣钱,靠着收管理费 挣钱?” “谁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得更好,为了钱和地位,有错吗?” 林知夏语塞。看着徐海宁平静的神情,她有些无奈又自嘲地笑了:“熟悉的感觉呐。也是,你一直都是个现实主义者。” “哦?如果你怀揣奉献精神的理想,很显然,你来错了圈子。能在这里遇见你,我还以为你从高中时的梦里醒来了。没想到,没怎么变。”中学时代,林知夏就总是说着一些在他看来不着边际的话,那时林知夏16岁,他只当她天真。可现在,他已经临近而立之年,而她也步入职场,早不应是个可以天真的孩子了。 “不是的。”林知夏不认同他的想法,却组织不好语言,不知如何反驳。见徐海宁仍是一副从容自得的样子,她从头到脚都渗出一股无力与悲哀之感。 “你也没怎么变。”她又低低地说道。 徐海宁看着她,敛去眼里惯性的锋芒,温声说道:“4月前你们工作强度都很大,注意身体。” 离开茶水间的时候,林知夏憋着一肚子的气,气自己无论是6年前还是现在,总能被徐海宁春风化雨般的说辞怼得无话可说。 徐海宁,她初中最好的朋友兼同桌徐海璎的哥哥,也是她暗恋了一年又恋一年多的初恋。喜欢上徐海宁的理由可爱而简单,徐海宁是她当时见过的学习最好的男生。十五六岁时的她,天真得只喜欢学习好的男生。 6年前,她的第一次恋爱也是结束在这样一个稀松平常的雨天。没有第三者,没有争吵,没有性格不合。她被相恋一年多的男友放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不够优秀。论据也极为简单,是她新鲜出炉的高二期末考试成绩。这有几分难以言说的可笑。 “教你教累了,我想要一个可以和我并肩的女生。 “仅仅是长得漂亮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的另一半要听得懂我说的话,和我在同一个世界和频道。你看看你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年级139名,这样下去,别说985的大学,你连211的大学都不一定能考上。” 说分手的话时,他的语调和神情仍是如此温和,仿佛一年多的恋爱岁月不过是在解一道数学题,这道数学题在她看似与985学校无缘之际,终于有了正确的答案。 林知夏蜷在角落,听着徐海宁的话,张了张嘴,什么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她黯然低头,把头埋进了圈起来的手臂里,眼泪止不住地从脸上滑落,衣袖一片斑驳。她可真没出息,居然连反驳的勇气和力量都没有——明明很想大声质问,成绩就代表一切吗?可是,唔,一点底气都没有。是啊,他在P大管理学院,而自己拼命学习,高二期末考试的成绩却只是年级139名。往年,他们学校一本的人数是200人左右,以她期末的排名推算一下,确实连211大学都考不上。且他们相差5岁,她天资平平,不仅考不上P大,更追不上他5年以来积累的阅历。她怎么能是他想要的并肩前行的伴侣呢? 可,初中时看的电视剧里不是经常上演学霸喜欢上笨乎乎但可可爱爱的女孩子吗?怎么在她这里就不管用了?那时她还蠢得要死,怎么想都想不通。 那年,林知夏固然是受伤的,极其受伤的。 可她,甚至可能连徐海宁自己都没有想到,那年少年拿着成绩单时口中射出的利箭,贯穿了林知夏整整6年的岁月,在今天仍然刺痛着她。尤其是看到他作为一个意气风发、成功的基金经理,站在她面前侃侃而谈,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慢,有的只是平淡从容的时候,林知夏有一瞬间觉得泄气极了。 那口气,憋在胸中,6年不散。且她绝望地以为,无论她多么努力,那口气再也难以散开。
目录
第1章 6年不见,你还好吗? / 001 第2章 马上年审了,很缺人呐 / 012 第3章 第一次思考工作的意义 / 019 第4章 消耗或成长,一念之差 / 026 第5章 基金经理的异常交易 / 032 第6章 很淡很淡的爱与恨 / 041 第7章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050 第8章 我想要的不是钱,是尊重 / 058 第9章 200多份函证 / 063 第10章 何必如此勤勉尽责? / 068 第11章 无脑听领导话的下场 / 078 第12章 人性面前,内幕永远无法杜绝 / 083 第13章 药材盘点里的猫腻 / 092 第14章 风吹哪边散哪边 / 101 第15章 做水,而非玻璃 / 107 第16章 工作和生活浑然一体 / 118 第17章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 / 126 第18章 聪明人不会将自己置于窘境 / 135 第19章 人生辽阔,不止爱恨 / 140 第20章 覆灭,多少灯火楼台 / 146 第21章 挨打的业主夫妇 / 155 第22章 重点是处理好和客户的关系! / 165 第23章 穿越人海,向你奔来 / 175 第24章 被辜负的同情心 / 182 第25章 不要相信人,相信人性 / 188 第26章 拥有一颗强大心脏的重要性 / 193 第27章 职场中的脆弱友谊 / 200 第28章 林州医药,以这种方式重逢 / 205 第29章 凡事用数据说话 / 212 第30章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 218 第31章 企业破产法的温度 / 225 第32章 真正的相遇,是灵魂的相遇 / 230 第33章 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 239 第34章 筵席散尽,她才是我爸爸的女儿 / 246 第35章 你密不透风的世界 / 254 第3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 / 262 第37章 一场特殊的谈判 / 272 第38章 泥潭,和摘不到的星星 / 281 第39章 生而为人,只为活着 / 289 第40章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 / 298 后 记 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 / 30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