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乡土中国(少儿彩绘版)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乡土中国(少儿彩绘版)

  • 字数: 137
  • 出版社: 接力
  • 作者: 费孝通|编者:吕凌峰|绘画:庞坤
  • 商品条码: 978754489097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关于本系列: “少儿万有经典文库”是专为8—14 岁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一套经典书系,本书系拥抱经典,面向未来,遴选全球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著作,邀请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教授,参照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将其编写为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儿版,佐以数百幅生动活泼的手绘插图,让这些启迪过万千读者的经典著作成为让儿童走进经典的优质读本,帮助初涉人世的少年儿童搭建扎实的知识框架,开阔思想视野,帮助他们从少年时代起发现兴趣,开启心智,追寻梦想,从经典的原点出发,迈向广袤的人生。 关于本书: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的经典社会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8年。原书由14篇文章组成,对中国社会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阐述了中国人和土地间的紧密联系,及由此衍生出的人际关系,引领读者认识中国乡土社会。书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男女有别”“无讼社会”等概念,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本书编著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生活化的讲述方式、轻松活泼的语言,对《乡土中国》和费孝通的生平进行了精彩阐释,让读者对中国社会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田野调查是真的要去田野里调查吗?五十六个民族这个数量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李家村”“谈家墩”得名的原因是这些地方的居民都有相同的姓氏吗?……生动有趣的问题,充满悬念的讲述,轻松幽默的插图,本书将原著的奥义巧妙地转化为少年儿童能够理解、喜欢阅读的内容。科学从未如此有趣,经典从未如此动人,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一起踏上社会学的奇妙旅程吧!
作者简介
原著者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现苏州市吴江区)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3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35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8 年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 年回国,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自1952年起,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1956 年兼任历史系教授。1978年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等多项职务。 费孝通先生在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建设中有突出贡献,曾获国际应用人类学学会授予的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和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荣誉的中国学者。代表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小城镇 大问题》,并主编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社会学概论》等。 编著者 吕凌峰:历史学学士、科学史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副教授,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在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任客座教授,还曾任剑桥李约瑟科学史研究所访问研究员、德国海德堡大学社会学客座教授;学生时代曾获德国国家学术交流奖学金资助留学德国;目前已在科学社会史、科学史等领域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著作五本。主持过国家哲学社科基金等十多项国家部委项目。 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中西知识的交流与比较。近些年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科学社会学”“中西知识交流史”“科技伦理学”“科学思想史”等社会学或科学史类课程。
目录
第一部分 费孝通小传 002出身于江南书香门第 012大学生活 022抗日战争中回国的学者和解放战争中的民主战士 027再回北平 030逆境中的二十三年 031第二次学术生命 037留给我们的智慧 第二部分 《乡土中国》导读 045安稳知足的乡土本色 050乡土社会需要文字吗 053什么是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 057如何看待乡土社会中的家族 060无讼社会和长老统治 065管理乡土社会的权力 071稳定社会中的“欲望”与快速变迁社会的“需要” 第三部分 《乡土中国》原文(删节版) 078《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079一、乡土本色 083二、文字下乡 086三、再论文字下乡 089四、差序格局 094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097六、家族 100七、男女有别 103八、礼治秩序 106九、无讼 109十、无为政治 111十一、长老统治 114十二、血缘和地缘 118十三、名实的分离 120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124《乡土中国》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