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21世纪重读凯恩斯《通论》

21世纪重读凯恩斯《通论》

  • 字数: 32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李翀|译者:无
  • 商品条码: 978751368201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正如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书名所显示的,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主要研究了就业、利息和货币三大问题。凯恩斯对总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他的有效需求理论,然而总收入问题与就业问题毕竟是不同的问题。另外,凯恩斯货币理论与利息率理论相互联系,他认为利息率由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利息率是货币供给对经济影响的传递机制,但是利息率理论和货币理论毕竟是不同的理论。因此,我的这本书将分为“凯恩斯革命”、有效需求理论、就业理论、利息率理论、货币理论共五篇,来重读凯恩斯的《通论》。



我在讨论凯恩斯每个经济理论时,首先简要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接着说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者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解释和发展,然后探讨凯恩斯理论在逻辑上是否存在问题,最后考察凯恩斯理论能否经受事实或实践的检验。



作者简介
李翀,男,1955年5月出生,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系,1981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81年起先后在中山大学任经济学讲师(1983年),经济学副教授(1988年)、经济学教授(1992年)。从2000年起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任教,2000-2008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曾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个人出版专著9部、教材9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6项。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中青年专家、首批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曾担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
精彩导读
第二篇小结: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历史地位 根据本篇的分析,我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在经济思想史的地位得出下述结论: 第一,凯恩斯独立提出了总收入如何决定的思想,但这并非凯恩斯的独创,马克思和卡列茨基在凯恩斯之前就已经提出了总收入如何决定的思想。但由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西方经济学界排斥,卡列茨基的研究成果以波兰文出版没有被西方经济学界关注,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第二,凯恩斯总收入决定的理论存在逻辑缺陷,特别是未能揭示储蓄等于投资的形成机制,但经过凯恩斯学派经济学者的解释和补充,凯恩斯总收入决定的理论在逻辑上是可以成立的,在实践上能够解释现实经济中总收入决定和变化的现象,并且已经得到历史事实的验证。 第三,凯恩斯把有效需求不足归因于“三个心理规律”的说法经不起逻辑检验和历史统计检验,在这方面的论证不如马克思深刻,甚至还不如西斯蒙第和霍布森深刻。虽然总供给过剩就是总需求不足,这在理论上属于没有意义的同义反复,但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难以对总供给进行干预,政府对总需求进行干预是可操作的。凯恩斯把对总供给的关注转向总需求,可以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奠定经济理论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等经济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根植于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就会存在,这已经为马克思《资本论》出版以来的历史事实所证实。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是人们心理原因所致,但他发现用政府干预的方法可以缓和生产过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历史事实证明,凯恩斯的政策主张不能避免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发生,但可以缓和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程度。 第五,凯恩斯的赤字财政主张,对于维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测在未来仍然会发挥作用。但是,凯恩斯的赤字财政主张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反复刺激经济导致经济增长乏力,长期预算赤字导致政府债务急剧膨胀,等等。因此,如何合理和适度使用凯恩斯主张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凯恩斯革命” 第一章 “凯恩斯革命”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的经济背景 第二节 “凯恩斯革命”的理论背景 第二章 “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第一节 凯恩斯在《通论》中表述的新思想 第二节 “凯恩斯革命”的影响 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了吗 第二篇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第三章 凯恩斯本人表述的有效需求理论 第一节 总产值的决定 第二节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决定 第三节 有效需求不足及其应对方法 第四章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解释和发展 第一节 对凯恩斯产值决定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其他方面的解释 第三节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逻辑和统计检验 第一节 对凯恩斯边际倾向递减规律的检验 第二节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原因分析的比较 第三节 凯恩斯赤字财政政策的实践检验 第三篇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第六章 凯恩斯本人表述的就业理论 第一节 凯恩斯关于劳动力需求、供给和就业的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对非自愿失业定义和原因的分析 第三节,凯恩斯对庇古失业理论的批评 第七章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解释和发展 第一节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发展 第八章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检验和比较 第一节 凯恩斯就业理论存在的若干逻辑问题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工资本质和非自愿失业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关于货币工资伸缩性的统计检验 第四篇 凯恩斯的利息率理论 第九章 凯恩斯本人表述的利息率理论 第一节 对新古典学派利息率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凯恩斯利息率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十章 凯恩斯利息率理论的解释和发展 第一节 凯恩斯利息率理论的争论 第二节 凯恩斯利息率理论的解释和扩展 第十一章 对凯恩斯利息率理论的质疑和借鉴 第一节 需要澄清的若干问题 第二节 构建新的利息率理论 第三节 现实对利息率理论的挑战 第五篇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 第十二章 凯恩斯本人表述的货币理论 第一节 货币需求函数 第二节 货币方程式 第三节 货币传导机制 第十三章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解释和发展 第一节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解释 第二节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 第十四章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比较和评论 第一节 对凯恩斯货币理论若干问题的质疑 第二节 凯恩斯货币理论在经济思想史的地位 第三节 关于“流动性陷阱”形成原因的分析 第十五章 对货币理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第一节 货币内生性外生性研究 第二节 对经典货币理论的重新表述 第三节 对货币供给量的重新定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