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历史上的纷争及当代价值:孔子研究
字数: 168
出版社: 三秦
作者: 汪秀丽|
商品条码: 9787551825719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7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客观地用第三只眼看孔子及其思想,致力于穿透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的雾霾及操作,通过透彻的认知真心评价孔子的价值。直面孔子其人,挑战围绕孔子的重重争议,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直面孔子思想,对于强加给孔子的非孔子思想,包括孟子、荀子、朱熹等自称孔子后学者的思想,做必要的分离。分析孔子及其思想对近现代中国和西方的影响和价值,揭示孔子对21世纪的中国以及21世纪的世界的价值性存在,创造性发掘和弘扬以孔子思想为重要内容的中国智慧。
作者简介
汪秀丽,女,1973年5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康德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曾出版专著《胡克自由观》。
精彩导读
第一章?“野合”即“野居”,孔子不是“庶孽” 2007年12月17日,复旦大学著名学者朱维铮教授在广东省档案馆的“名人名家讲堂”上语出惊人:“孔子原是私生子”。朱教授的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其实朱教授的观点并不新奇。梁启超在1920年撰写的《孔子》一文中指出,“孔子少孤,其母与其父非正式结婚”,他进一步得出结论:“孔子出身甚微,不过一羁旅之臣,并非世族,而且是庶孽”认为孔子是庶孽。所谓“庶孽”,即“妃妾所生之子,犹树有孽生,故称”,如《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可见,在梁启超看来,孔子不仅是庶出,而且是非婚生的私生子。显然,梁启超较之朱维铮,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认为孔子是私生子,且还是没有名分的妾生的私生子。那么,两位先生持论依据何在?朱教授的回答是:“这是司马迁说的。并不是对孔子的侮辱,只是根据可以获知的史料讲了一个事实。”诚然,两位先生持论所依据的史料皆为司马迁所著《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以下一段论述: 孔子生鲁昌平乡鄹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鄹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这段史料反映出两个重要信息:其一,孔子是叔梁纥和颜氏女野合而生;其二,孔子不知父墓处,原因是母讳之。那么,何谓“野合”?孔子母亲为何讳而不告孔子父墓所在?关于“野合”,显然梁启超和朱维铮理解为“非正式婚姻状态下发生性关系”,因此生下来的孩子就是俗称的私生子,孔子是父母野合而生,所以孔子是私生子。关于孔子母亲为何讳告孔子父墓处,郑玄在对《礼记·檀弓》的注释中写到“孔子之父鄹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如果说司马迁是指出孔子是父母野合而生的第一人,那么郑玄可能是明确指出孔子的出身可耻,进而暗示孔子是私生子的第一人。但是,司马迁说的“野合”是事实吗?郑玄对“野合”的理解正确吗?梁启超和朱维铮认为孔子是庶孽或私生子,证据确凿吗? 一、究竟如何解读此处的“野合”一词 关于这个问题,自古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解读: (一)将“野合”解读为“非婚性行为”,用俗语讲,即“偷情”。始作俑者可能就是东汉郑玄,他在注释《礼记·檀弓》关于孔子母亲为什么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坟墓所在的时候,直截了当地指出孔子母亲以野合生下孔子为耻,故“耻焉不告”。其后,西晋张华在《博物志·异说》(卷十)中变本加厉,对孔子父母痛加鞭挞:“叔梁纥,淫夫也;徵在,失行也,加又野合而生仲尼焉”,其后几乎所有持孔子私生子说的学者都好作是解,好持此论。不同的是,对野合中双方的自愿与否存在分歧,如蔡尚思先生认为:“所谓野合,只能是指这位少女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孔子。” 如何看待“非婚性行为”说?平心而论,这种解读面临以下四方面困难: 1.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在先秦甚至西汉司马迁的时代,“野合”意指“男女非婚性行为”。最早作此解读的是东汉郑玄,郑玄生于公元127年,而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二人相差272年,是否可以用二百多年后的词语直接解释二百多年前的词语呢?我们知道汉字汉语的意涵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生成、不断演变的,有的词二百多年没有多少变化,而有的词则变化甚大,甚至走向完全相反。比如“小姐”这个称谓,在中国古代甚至30年前基本上都是尊称,但是近些年来,这个称谓却很不受欢迎。所以,用同一个词的今义、后义来解释其古义、前义,很可能词是意非、似是而非,所以要慎用,必须有相当的逻辑依据和事实佐证。那么,“野合”这个词,从司马迁到郑玄的时代,词义有没有变迁呢?据查阅,“野合”这个词在《史记》中只出现一次,即“野合而生孔子”,在《孔子家语·相鲁》和《左传·定公十年》中各出现一次,即“嘉乐不野合”,“野合”在此意为“在郊外合奏”,与男女关系无关。从现有文献资料看,找不到任何足以证明在司马迁以及先秦的时代,用“野合”这个词来表达“男女非婚性行为”的证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司马迁以及先秦时代就不存在男女非婚性行为以及生子这种现象,实际上,《诗经》《史记》《周礼》等典籍对此皆有所描述,如《史记》之中,就有“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庆父与哀姜私通”“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太后私通吕不韦”等,甚至郑季“与侯妾卫媪通”,生下卫青。如《左传》之中,有“楚子之在蔡也,椇阳封人之女奔之,生大子建”,如《周礼·地官·媒氏》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见,当时的人们常用“通”和“奔”来描述男女之间这种非礼行为及其现象,而非“野合”这个词。 2.与史料不合。关于孔子父母的婚姻状况以及生孔子的情形,《孔子家语·本姓解》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曰虽有九女,是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鄹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防。 这段史料详细描述了孔子父亲求婚、结婚及生子的过程,完全否定了孔子“庶孽”的指控。叔梁纥年长,没有嫡子,庶子有足疾,于是求婚于鲁国大族颜氏,颜氏虽然看不上叔梁纥士族家庭出身,但是欣赏他是圣王之裔,武力绝伦,所以将最小的女儿徵在婚配给他,庙见之后,婚成。因为担心不能生男,到尼丘山祈祷的时候,生下孔子。从这段史料看,孔子父母婚姻完全合礼合法,孔子是叔梁纥唯一的嫡子,毋庸置疑。 但是疑古派借口《孔子家语》中存在部分失实,就公然宣称该书是伪书,进而否定这段史料,这真是株连九族、以偏概全的独断做法,这种求全责备的学术洁癖绝非一种科学客观的态度。实际上,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时候,就承认自己“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朱熹也指出:“家语虽记得不纯,却是当时书”“家语只是王肃编古录杂记,其书虽多疪,然非肃所作”,近年来考古新发现也一再证明朱熹观点。总之,《孔子家语》和《史记》皆网罗旧闻,既然《孔子家语·本姓解》和《史记·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出身的这两段史料我们都不足以证伪,那么就得尊重其存在之合法性,直到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推翻它们。何况这两段史料不仅不相互冲突而且可以互补互参,我们可以将它们结合,以整合出完整的史实。 除了《孔子家语》之外,我们也可以依据其他史料,来判断孔子的出身问题。如《史记》《论语》《礼记》记载,孔子17岁的时候,鲁国权臣孟僖子公开赞美孔子为“圣人之后”,并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孔子20岁生子,鲁国国君送鲤鱼祝贺,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安排侄女的婚事等等,孔子所得到的这些待遇和权能,绝非一个鄹大夫的庶孽所能够拥有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孔子不是庶孽。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编?此亦为孔子 第一章?“野合”即“野居”,孔子不是“庶孽” 003 一、究竟如何解读此处的“野合”一词 / 004 二、孔子为何不知父墓所在,孔母为何讳而不告 / 018 三、孔子如何看待出身问题 / 022 第二章?“束脩”是拜师礼仪,孔子不收学费 024 一、对三种解释的质疑 / 025 二、儒服委质因门人 / 031 三、文献上的见证 / 035 第三章?孔子见南子,无关风月 037 一、“子见南子”是否真有其事 / 038 二、“子见南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 039 三、“子见南子”的新解读 / 043 第四章?女子与小人难养,孔子也为育子忧 056 第五章?周游列国,孔子不是“丧家狗” 073 一、孔子与“丧家狗”之由来 / 073 二、孔子与周游列国 / 077 第六章?政者正也,孔子诛而未杀少正卯 086 一、《荀子·宥坐》不可能全部都是后人伪造,应予以批判性吸收 / 089 二、《史记》关于“子诛少正卯”的记载大体可信,不可一删了事 / 092 三、刘向、刘歆是“子诛少正卯”向“子杀少正卯”版本转化的关键人物 / 094 四、王充《论衡·讲瑞》关于“子诛少正卯”,纯属臆测 / 099 第二编?孔子亦如是思 第七章 亲亲须以礼,亲亲不必相隐 105 一、从原始材料看,孔子未支持“亲亲相隐” / 105 二、史料表明,孔子也能包容“亲亲不相隐” / 107 三、从逻辑上看,孔子不赞成“亲亲相隐”是“直”的蕴涵命题 / 109 四、孔子如何看待“亲亲相隐” / 110 五、关于“亲亲相隐”章句的情境想象 / 112 第八章?何谓“忠恕”? 121 一、试说冯文的论证 / 121 二、忠恕之道同仁道 / 125 三、一以贯之之道 / 128 第三编?孔子与现当代 第九章?兴国学,圆中国梦 135 第十章?乘桴浮于海,孔子的那些异邦追随者 142 一、勤学好问,学贯中西 / 142 二、精心领会中西文化,努力实现中西合璧,创造新文化 / 144 三、精译中西经典、建立研究学院、组建学术团体,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 146 第十一章?百善孝为先,厚植家国情怀 151 第十二章?忠恕之道可解西方自由主义之锁 157 第十三章?孔子“去污名”的艺术与启示 164 第十四章?大哉孔子 170 一、孔子发现和树立完整的人的六个层面 / 172 二、孔子提出“六言”,发现“六能”,弘扬“六德”,人皆可为仁人 / 176 三、孔子提炼出以“仁”为主体的人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核心的社 会体系(内圣外王) / 178 附 录 《史记·孔子世家》勘误四则 一、关于孔子的出生及其姓名 / 185 二、关于孔子周游列国之前的仕途及去鲁周游的原因 / 189 三、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图 / 193 四、《孔子世家》中令人质疑的礼遇 / 196 后语?缘起缘续 20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