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当代实践

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与当代实践

  • 字数: 185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马慎萧|
  • 商品条码: 978752186921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本书围绕金融 资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与现代 阐释、金融利润的来源争论 与问题根源、当代资本主义 生产的危机与金融化转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 势与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 金融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 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为正确 认识和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 规律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马慎萧,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资本论)导读》专家组主要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先后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奖,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出版《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机制研究》等著作,在中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范畴的厘清:虚拟资本、金融资本与金融化 二、资本主义金融化现实:20世纪金融资本的第二次浪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实践:防范经济“脱实向虚” 第二章 经典理论与最新发展:金融资本理论的发展与现代阐释 一、《资本论》中的金融理论 二、20世纪初金融资本的成熟化界定与描述 三、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金融化以来的理论发展 第三章 核心争议与问题焦点:金融利润从何而来 一、马克思经典文献中的两种超额剩余价值来源理论 二、学术界围绕自创论、转移论的共识与争议 三、金融利润形成之争:剩余价值论与信用货币论 四、金融利润的形成和膨胀:基于美国数据的事实与分析 第四章 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 一、金融资本与职能资本的合作与对抗:从黄金时代到金融化 二、金融资本的掠夺: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金融化 三、金融资本主导生产的不可逆:危机后金融化趋势仍未改变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实践: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一、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研究视角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脱实向虚”的内涵与判定 三、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第六章 初步的结论与探索的方向: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 一、初步的结论: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与挑战 二、探索的方向: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