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泌尿系统解剖与组织结构/ 001
一、 肾脏位置与结构/ 001
二、 输尿管位置与结构/ 004
三、 膀胱位置与结构/ 004
第二节 尿液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006
一、 肾小球的滤过/ 006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006
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006
第三节 尿液检验概论/ 007
一、 尿液理学检查/ 007
二、 尿液化学成分分析/ 011
三、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 013
四、 尿液细胞学检查/ 013
五、 尿液其他检查/ 014
第二章 尿液有形成分检验流程及质量保证
第一节 尿液标本类型与采集/ 017
一、 标本采集要求/ 017
二、 标本类型及适用范围/ 017
第二节 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 018
一、 标本接收/ 018
二、 涂片制备/ 019
三、 染色/ 019
四、 显微镜检查/ 026
五、 报告书写与临床沟通/ 029
六、 质量保证/ 031
第三节 尿液有形成分仪器法/ 032
一、 流式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033
二、 数字成像技术有形成分分析仪/ 035
第三章 尿液细胞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一节 尿液细胞检验概论/ 041
一、 尿液细胞种类/ 041
二、 尿液细胞鉴别方法/ 042
三、 尿液细胞检验质量保证/ 042
四、 尿液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043
第二节 尿液非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044
一、 红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044
二、 白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052
三、 巨噬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064
四、 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各种变化/ 070
五、 足细胞及临床意义/ 086
六、 柱状上皮细胞及临床意义/ 087
七、 鳞状上皮细胞及其各种变化/ 089
八、 尿路上皮细胞及其各种变化/ 097
九、 良性尿路上皮细胞/ 116
十、 非典型尿路上皮细胞/ 121
十一、 尿路上皮化生/ 122
第三节 尿液肿瘤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124
一、 泌尿系统肿瘤概论/ 124
二、 尿路上皮癌/ 131
三、 鳞状细胞癌/ 143
四、 腺癌/ 145
五、 神经内分泌肿瘤/ 146
六、 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148
七、 淋巴瘤/ 149
八、 膀胱转移性肿瘤/ 150
第四章 尿液结晶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一节 尿液结晶检验概论/ 157
一、 结晶与结晶尿/ 157
二、 尿液结晶的形成/ 157
三、 尿液结晶的种类/ 158
四、 结晶的鉴别方法/ 159
五、 尿液结晶检验的临床意义/ 160
第二节 尿液结晶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162
一、 酸性尿液常见的结晶/ 162
二、 碱性尿液常见的结晶/ 209
三、 病理性结晶/ 231
四、 药物结晶/ 257
五、 其他结晶/ 272
第五章 尿液管型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一节 尿液管型概论/ 275
一、 管型概念/ 275
二、 管型形成条件/ 275
三、 管型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275
四、 管型的鉴别/ 277
五、 管型检验的质量保证/ 277
六、 临床实践中关于管型的常见问题/ 278
第二节 各种管型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 279
一、 透明管型/ 279
二、 颗粒管型/ 283
三、 泥棕色管型/ 288
四、 蜡样管型/ 290
五、 白细胞管型/ 300
六、 红细胞管型、血液管型与血红蛋白管型/ / 306
七、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315
八、 脂肪颗粒细胞管型/ 326
九、 诱饵细胞管型/ 329
十、 脂肪管型/ 329
十一、 宽大管型与窄小管型/ 334
十二、 蛋白管型/ 342
十三、 含铁血黄素管型/ 348
十四、 结晶管型/ 350
十五、 空泡变性管型/ 357
十六、 真菌管型与细菌管型/ 360
十七、 混合管型/ 361
十八、 重叠管型与嵌套管型/ 365
十九、 特殊形态管型/ 372
二十、 假管型/ 378
第六章 其他有形成分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 微生物与寄生虫/ 381
一、 细菌/ 381
二、 真菌/ 382
三、 寄生虫/ 385
第二节 其他有形成分/ 391
一、 脂肪滴/ 391
二、 黏液丝/ 392
三、 蛋白颗粒/ 392
四、 精液或前列腺液成分/ 394
第三节 尿液常见的污染物/ 397
一、 植物成分/ 397
二、 肌纤维/ 403
三、 玻璃碎片与划痕/ 403
四、 鳞粉/ 404
五、 滑石粉颗粒/ 404
六、 吸水树脂/ 405
七、 浮游生物/ 405
八、 水藻/ 405
参考文献/ / 408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