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大家小书

中国政治思想史(精)/大家小书

  • 字数: 120
  • 出版社: 北京
  • 作者: 吕思勉
  • 商品条码: 978720011976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4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1935年吕思勉先生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4),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毕生致力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 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精彩导读
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 的: (1)有许多人民还没有能 够组织国家,然而我们不能 说他没有社会。 (2)有许多国家已经灭亡 了,然而其社会依然存在。 (3)所谓社会,其界限是 和国家不合的,一个国家之 中可以包含许多社会,而一 个社会也可以跨据许多国家 。 据此社会和国家确系两 物。未有国家之前先有社会 ,社会是不能一天没有的。 人永远离不开社会的,出乎 社会之外而能生存的人,我 们简直不能想象,而国家则 是社会发展到某程度应于需 要而生的。我们现在固然很 需要国家,我们非极力保存 我们的国家、扩张我们的国 家不可。然而,国家并不是 我们终极的目的。照我们现 在的希求而逐渐向上,国家 终究是要消灭的。这不是我 一人的私言,古今中外的哲 人怀抱此等思想的,不知凡 几。不过这件事情是很艰难 ,其路途是很遥远,我们现 在不但没有能达到目的,甚 且连达到目的最好的途径都 还没有发见罢了。然而,事 在人为。民之所欲,天必从 之,并非真有什么天神监观 下民哀矜之而从其所欲,不 过全人类真正的欲望,其实 是相同的。虽然因环境的不 良而暂时隐蔽著,及其环境 一变,真正的欲望马上就要 发露出来。而且环境的改易 ,也并非天然的变迁,实际 上就是人因其为真正欲望的 障碍,而在无形中大家各不 相知地把其改造之。故环境 改造得一分,人的真正欲望 实现的可能程度便高一分, 而去其实现之境也就接近一 分。如此努力向前,我敢相 信路途虽然遥远,终有达到
目录
第一讲 中国政治思想史之分期 第二讲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之两派 第三讲 上古到战国的社会变迁 第四讲 先秦的政治思想 第五讲 秦汉时代的社会 第六讲 汉代的政治思想 第七讲 魏晋至宋代以前的政治思想 第八讲 宋明的政治思想 第九讲 清中叶前的政治思想 第十讲 近代的政治思想 附录 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 鸦片战争前之国内情形 中国政治与中国社会 自述学习历史之经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