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是妈妈也是英雄

是妈妈也是英雄

  • 字数: 151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美)杰西·克莱因|译者:周严
  • 商品条码: 97875596828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写给当代女性的真实作品,本书不教 授育儿方法,也不塑造“好妈妈”的神话,而是以 坦率、节制的书写,呈现一位母亲如何在崩溃与坚 持之间寻找自我,如何勇敢面对身份的撕裂、情绪 的压抑与日常的重负。 作者用真实而幽默的笔触记录那些难以启齿的 时刻:在孩子的哭声中想要逃离,在琐碎的生活里 渐渐失去方向,又在一遍遍自我追问中重新确认存 在的意义。这不是一部温情脉脉的慰藉之书,而是 来自所有母亲内心深处的诚实告白,写给每一个在 社会角色与自我之间挣扎的女性——即使疲惫、迷 茫、怀疑,你仍然可以追求那个完整而独立的自己 。
作者简介
作者:[美]杰西·克莱因(Jessi Klein),作家、艾美奖获奖编剧、制片人、喜剧演员。她和家人住在美国洛杉矶。 译者:周严,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俄语系,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英语系。科普活动策划人,自由译者。
精彩导读
英雄的旅程 我开上车,打算去离家3分钟车程的超市买几盒超级安全、入口即化的,叫作“吧唧吧唧”(Nom-Noms)的婴儿饼干。其实所有饼干(或者可以说所有吃的东西)都该被称作“吧唧吧唧”。我两岁半的儿子阿什很喜欢吧唧吧唧,眼下家里的存货马上就要见底了,必须赶在他闹脾气之前跑一趟。 在车里,我听着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接受奥普拉《超级灵魂》访谈的播客(是的,我也不能免俗)。吉尔伯特是《美食,祈祷,恋爱》(Eat, Pray, Love)的作者,这本 2006 年的畅销书讲述了她在印度、意大利和巴厘岛的灵魂觉醒之旅。我很喜欢这本书,简直不好意思说出来读过多少次。 吧唧吧唧是一种神奇的小饼干,其中大概99%是空气。其余的部分我认为是一种甜薯汁和泡沫塑料的神秘混合物(如果你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甜薯汁这种东西,那么你是对的。但这正是吧唧吧唧的神秘所在)。 每一块吧唧吧唧的长度都在5英寸左右,像一个边缘不太规整的迷你冲浪板。(显然,它们可以被烘焙得极其笔直,但我认为制造商想要追求某种侘寂风的“手作”美学。从理论上看,我很赞赏这种做法。尽管按道理这么做值得表扬,但对于它的食用者,这恐怕是个“无用功”。) 从家到超市驾车的3分钟里,我意识到眼前的生活本身就有点像吧唧吧唧:自从儿子出生,自从我们搬到洛杉矶,自从我开始做一些兼职的工作以来,每一天都仿佛如此。在家做兼职,偶尔在办公室做兼职,同时从存在的意义上来讲,做母亲也是一种兼职,最后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时间,我在做我自己。不论是从外表上看起来,还是真正走进去,我的生活都是空洞的,每一天都很相似,只在一些边缘的地方有所不同。 其中最令人期待、闪耀着迷人光芒的是与关系亲密的朋友们共进午餐,小酌几杯。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生活中最大的奢侈。但是这种时刻并不多,一部分原因是在中午就这么做,让我觉得自己太放纵了(我知道,作家日常的生活节奏本就是如此)。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所有人都很忙。我本来也该埋头写作,但这件事吊诡的地方在于,写作在很多时候几乎相当于什么都没做。我坐着,目光呆滞(需要再次强调,可能只有我是这个样子),时常陷入一种低级别(偶尔也有高级别)的抑郁状态。我尽可能地保持这个状态,任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需要回家之时。我应该在下午6点接替阿什保姆的工作,但我总是试着让她早走20分钟,以减轻保姆长时间工作给我带来的愧疚感。我知道这种心态很荒谬,同时我也对自己认为这件事很荒谬感到愧疚。 好了,回到伊丽莎白·吉尔伯特和吧唧吧唧的话题。 吉尔伯特告诉奥普拉,在《美食,祈祷,恋爱》热销后,在签售会或讲座上接近她的通常有两类女性。第一类女性受她的书启发,买好机票,试图以某种方式追寻吉尔伯特的脚步(虽然这并非她们的本意,但这群女性却在巴厘岛掀起了旅游热潮,以至于在岛上走动的粉丝比本地居民还多)。第二类女性才是让我感兴趣的人——此刻为了等到一个停车位,我已经在超市停车场里转了15圈——这些女性同样受到这本书的启发,想要进行精神上的环球旅行,但种种阻碍让她们无法成行:没钱,工作走不开,需要照顾家庭、孩子或生病的父母,或者所有这些事情都成为她们的绊脚石。听得入神的我在停好车后给手机插上耳机,这样我在超市里也能把播客听完。 当我终于将吧唧吧唧扔进购物车时,吉尔伯特正在谈论“英雄之旅”的原型,以及在整个文学史上,英雄之旅如何被明确地描述成一个男人行至远方的旅程。在那里,他与某人、某军或某物作战,并通过获胜拯救了所有人。当这位典型的英雄奔走四方之际,他的妻子、母亲、姐姐、女朋友、女儿,或上述所有的人,全都守在家里,完全没有参与这段旅程。当他仗剑走天涯的时候,那些女性则在家里煮饭、打扫、哭泣、上网刷帖。虽然我对这些套路烂熟于心(如果你看过任何一部好莱坞电影,比如《星球大战》,你也不会觉得这个桥段陌生),但我没有听说过吉尔伯特谈到的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他在书中概括了这个在全世界被不同文化所永远讲述的故事里会出现的17种普遍情节。身为一名作家,我想我应该读一读(至少要有所了解)坎贝尔的书。但想到还有那么多集没看的《完美单身汉》(The Bachelor)在等着我,想抽出时间恐怕很难了。 排队结账的时候,我茫然地瞅着陈列架上的口香糖和杂志,并忽然意识到现在是下午4:23,此时我的生活丧失了过往的熟悉感。吉尔伯特告诉我,我们需要重构对英雄之旅的认识。她说,英雄之旅不是男人的专属,也无须我们踏足遥远的国度……我暂停了播客,刷卡为吧唧吧唧付钱。 当我把可回收购物袋(好人呀!)放到车后座并开始驾驶的时候,“英雄之旅”这个概念和那些话仍在我脑海中回荡。从前的我内心中某个孤单、疏离的部分,某些渴望滋润的小小叶片,向着这个想法倾斜,想要了解更多。现在的我已越来越难读完一整本书——要应付孩子、要看《完美单身汉》,总之忙得不行——但我起码可以试着读完一个维基百科长条目。于是,我搜索了“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并开始阅读。 坎贝尔对英雄之旅的构想始于一个潜在的英雄,他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着——你知道,就是发发短信,吃吃抗抑郁药之类的。然后,他接到一次“冒险的召唤”,前往坎贝尔所描述的地方:“一片森林,一个位于地下、海底或天上的国度,一座隐秘的岛屿,高山之巅,或一场深邃的梦境;那里有着诡异液态的多变生物,有着难以想象的折磨,超人的壮举,以及超乎寻常的喜悦。”这句话让我的肾上腺素激增,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几乎可以肯定,但又不能完全确认现在正在地震——整个人僵住了,整个身体都在捕获外界的信息。在这屏息凝神的瞬间,自从我儿子出生以来(我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被主流世界遗忘了,每天过得像一把行走的墩布,用手给孩子擦鼻涕,没有性生活,形同一部配发母乳加安抚的自动机器),我第一次产生了一个想法…… 有没有可能,自从儿子出生以来我就踏上了英雄之旅?有没有可能我现在就在旅途之中?
目录
英雄的旅程 蝴蝶 在星巴克卫生间的地板上 妈咪装 安全座椅 给内特·伯克斯和耶利米·布伦特的公开情书 内裤三明治 我未来的同性妻子 在停车场听碧昂斯 彩虹之上 你丈夫会在你死后五分钟再婚 护身符 面包和奶酪 换手 头发 泰迪·鲁宾 坏消息 为喝酒辩护 脚颂 万圣节神兽 小书 归来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