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唐兴亡三百年(1-7)(套装)

大唐兴亡三百年(1-7)(套装)

  • 字数: 225
  • 出版社: 江苏文艺
  • 作者: 王觉仁|
  • 商品条码: 978755948416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 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 《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 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 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 ,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 《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 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 择。
精彩导读
李密死时,年仅三十七岁。王伯当自始至终都站在 李密身边,遂一同被杀。 数日后,二人首级传至长安。 对李渊来说,这无异于一份新年贺礼——在王朝建 立的个新年收到的份贺礼。 李渊很快就把这份贺礼转送给了一个人——徐世勣 。 严格来讲,应该说是李世勣。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 ,李渊就已经把皇姓赐给了他。 当时李密入关归唐,徐世勣仍然据有李密旧地,却 没有归属,而且也没有自立的打算。随同李密归唐的魏 徵由于不被李渊重视,就毛遂自荐,愿意代表朝廷前去 招抚徐世勣。李渊遂任命他为秘书丞,派他前往黎阳劝 降徐世勣。徐世勣马上就同意了,可是他的归附方式却 与众不同。他对长史郭孝恪说:“这里的民众和土地都 归魏公所有,如果以我自己的名义献给唐朝,就等于是 利用主公之败,邀取自己的功劳和富贵,对此我深以为 耻。所以,我决定把属下的郡县、马匹等数目开列一张 清单,交给魏公,由他自己呈献。”随后徐世勣便派遣 郭孝恪携带这份清单前往长安。 李渊听说徐世勣的归降使者已经入朝,却无奏表呈 给朝廷,只有一封信函呈给李密,他大为奇怪,遂召见 郭孝恪。郭孝恪将徐世勣的本意做了说明,李渊听完后 大为赞叹,说:“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当即将皇姓赐予徐世勣。 此刻,当李世勣看到长安使者送来的那颗头颅时, 悲痛便不可抑制地向他袭来。 李世勣面向北方,长时间地叩拜恸哭,后上疏朝廷 ,请求将李密的尸首与尸身合成一处安葬。李渊随即命 人把李密的尸体运到了黎阳。李世勣及其部众全部换上 丧服,以君臣之礼为李密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出殡仪式, 把他安葬在了黎阳山(今河南浚县东南大伾山)的南麓 。 诚如李渊所言,李世勣不愧是一个纯臣。 可就是这样的纯臣,却始终得不到李密的信任。即 便是在兵败邙山走投无路的时候,李密宁可归降唐朝也 不敢投奔黎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失策,也不能 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如果他当时不计前嫌,能够前 往黎阳,与李世勣坦诚相待、和衷共济,那么大事或许 仍有可为。就算终不能战胜李渊,起码不会这么快就败 亡;就算终一样要出局,也不至于因“降而复叛”而受 人指摘,玷污了一世英名。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只有结果。 当公元619年的阳光照临大地的时候,李密的坟头 很快长出了离离青草。白云变幻,时光流转,这个世界
目录
《大唐兴亡三百年》 第一章 山河崩裂 第二章 潜伏的李渊,强悍的李渊 第三章 李渊攻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四章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大唐开国 第五章 可怕的李世民,完.美的李世民 第六章 中原大决战 第七章 李世民的帝.王梦 《大唐兴亡三百年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