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重新理解课堂

重新理解课堂

  • 字数: 190
  • 出版社: 教育科学
  • 作者: 贲友林|
  • 商品条码: 9787519145958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课堂,是每一位老师的生命场。在这个场域,如何让教学跃动生机,让师生获得真正的成长? 30多年来,特级教师贲友林走出教学惯习,深刻洞察课堂全貌,重新认识,重构理解,重塑行动。他在看似平常的教学现场抽丝剥茧,小问题常思考,老问题新思考,新问题深度思考。他的思考源于实践、为了实践,真实而有力量。 本书不讲抽象的理论,而是结合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以新颖前瞻的视角剖析课堂的关键细节,破解种种教学难题,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更多可能,描摹理想课堂的模样。本书展现了贲友林老师对课堂的透彻思考与研究,为“如何上一堂好课”指出了清晰的路径。
作者简介
贲友林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第三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获得者。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曾获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交流会一等奖。著有《此岸与彼岸》《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重新认识课堂》《人人为师 个个向学:贲友林学为中心数学课堂15例》等。
目录
序 言 我只是你的一个旅伴:重新理解课堂 / 成尚荣 第一辑 课堂的模样 课堂的样子 听了≠听懂了 课堂上,教师是“说”还是“不说” 课堂上,你会如何说话 课堂,不落“对口令”式的窠臼 不可忽视的“第二个发言”现象 “磕磕绊绊”的课,未必不是好课 第二辑 课堂的另一种可能 板书,是“写”还是“贴” 不棒的“你真棒” 对“精彩”,仅鼓掌是不够的 对“思考”,我们有多少思考 学的真谛在于“悟” 上课,一定要呈现课题吗 课堂总结,要“反思” 第三辑 高质量课堂何以可能 高质量课堂,从“真”备课开始 课堂教学,直面学生的学习真相 让学生“贤于”教师 不该被遗忘的学科知识 课堂上,遇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 你对学生的学习有“同感”吗 第四辑 课堂的问题及应对 经典的游戏也需要创新 打破作业的“迷思” 如此“分层教学”,可否 拖堂的背后 “冷处理”,不能“冷”了学生的学习 有一种“补课”,是“师生双补” 学习需要什么 第五辑 在观课中成长 评课,也需要“学”的视角 听自己的课:一项持续的研究活动 观摩视频课,关键是“代入” 上“高仿”汇报课,你怎么看 听课笔记与教案的双向奔赴 教师要提升看待学生的眼光 后 记 一路走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