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工智能是驱动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 数字经济是人
工智能赋能的经济形态, 二者共同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这一过程中, 产业间进一步实现深度融合, 极大提
升了全要素生产率, 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
,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为经济增长注入新
活力。
本辑共刊发了二十余位学者的12篇文章。在“人工
智能、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栏目, 辑刊主编江小
涓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治理规则, 强调提高资源
配置效率与分配公平的重要性, 并分析人工智能带来的
机遇与挑战。基于此, 作者提出结合 “弱规则” (自
发形成的市场规则) 与 “强规则”(公权力支持的监管
规则) 的治理框架, 以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复
杂问题, 确保技术进步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福利的提升和
经济的健康发展。陈雨露探讨了加密货币的全球发展态
势, 特别是美国构建 “三位一体” 数字货币霸权的战
略意图及其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影响, 并指出加密货币带
来的风险与挑战, 建议我国应提升技术自主可控性, 完
善监管框架, 深化国际合作以应对潜在威胁。彭文生等
人通过分析 DeepSeek的创新模式, 探讨了科技创新与
产业创新的关系, 强调市场需求和人才激励在创新发展
中的重要性, 指出融合发展需要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优势
互补, 通过改进生产关系和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颠覆式
创新。
在 “数字产业与平台经济” 栏目, 林维等人探讨
了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 认为在创新、开放
、规范、共赢的理念下, 需从法律定位、开放生态、
创新转型、数实融合、多赢机制等方面构建相关制度,
并强调政府应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使治理体系适应新
阶段的发展需要。 刘守英等人分析了数字文明形态下
平台组织的本质特征, 指出平台组织是数字经济下超越
传统市场、企业和政府功能的协同组合, 而非传统上认
为的这三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组织,
平台在推动资源配置、价值创造和公共治理等方面具有
显著优势, 研究平台组织需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视角。
孟庆国等人运用制度语法工具分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
政策规制特征, 结合制度多层次选择理论,提炼出在集
体选择和操作层次上的多维制度规则特征, 并表明通过
清晰的规则设计可以促进公共数据的有效利用, 保障数
据安全与合规运营, 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政策制定的理论
框架和实践指导。王永钦等人探讨了抵押品结构转型对
数字时代的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强调通过
法治建设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从房地产抵押为主向
多元化抵押品结构的转变, 文章分析了法律制度、产权
保护如何影响金融支持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这一功能
的发挥,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此基础上,
他们提出了优化中国抵押品结构、促进创新和产业升级
的政策建议。
在 “数字金融与贸易” 栏目, 佟家栋等人利用我
国工业企业数据, 研究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