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夏王朝:天崇拜与华夏之变
字数: 377
出版社: 广西师大
作者: 柯胜雨 著
商品条码: 9787559882332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81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夏朝真的存在吗?大禹治水是神话还是史实?太康为何失国?本书以“天崇拜”为线索,串联起夏代器物、制度与信仰的演变,从微观的陶器纹饰到宏观的文明互动,揭示夏文化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作者不仅梳理传世文献,更结合天文记录、气候数据、出土器物,甚至通过量化分析洪水与日食,试图在神话与信史之间划出清晰的界限。通过多重证据的互证,本书致力于探寻夏代历史的可能真相,勾勒华夏文明早期演变的脉络,演绎中华文明在孕育阶段的转型历程。
作者简介
柯胜雨,历史学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已出版《夏商周通鉴》、《殷商六百年》、《史前中国》、《丝绸之路千年史》(入选中宣部“2020 年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著作。
精彩导读
在战国时期世人的观念中,虞夏连为一体。《韩非子·显学》中有句话“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年”,夏朝四五百年,那么战国中后期世人观念中的虞朝长达一千五六百年,年代上大约自公元前3500年到前2000年,横跨仰韶晚期、龙山时代,直至夏朝建立。这与考古发掘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进程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 ——编者按 与尧、舜脱钩的大禹 考古材料表明,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史前社会发生剧变,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剧变的表现主要包括:原始农业进入锄耕阶段;存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体系,社会分化严重,出现等级贵族;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巨大;战争频仍且普遍等。这才迈开了走向文明的脚步。 基于这个认识,200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研究的年代向前延伸至公元前3500年。根据最新测定结果,牛河梁遗址大型台基建筑年代从公元前3500年提前了两三百年。而大型台基的出现是阶层分化的产物、文明诞生的标志,所以考古学家认为文明时代开始于公元前3800年,并将公元前3800年—前1800年称为“古国时代”,其时间跨度与战国中后期观念中的虞朝相差无几。 上古传说中的五帝包括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都生活在这个时期。但年代最久远的华夏始祖—黄帝,却是在战国中晚期才见于文献记载。关于颛顼的最早记载,出现在战国前中期的楚简,年代领先于黄帝。帝喾出现的时间可能在几人中最晚,在战国与西汉之间。尧、舜,在孔子读过的《虞书》中就有记载,比黄帝早了两个世纪。而在五帝之后的大禹,所处年代最晚,出场的时间反而是最早的,至迟在西周中后期,比尧、舜早了三个世纪,比传说中的始祖黄帝更是早了五个世纪。由此可见,顾颉刚“层累”说中“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的论断,无比正确。那么,传世文献中虞夏连为一体、尧—舜—禹的谱系一脉相承是可靠的吗? 传统史学家认为,夏朝是承继虞朝发展过来的一个王朝。两者间的联结点是禹接受了舜帝的禅让,成为中原的统治者。《史记·夏本纪》中云:“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在夏朝建立之前,大禹与尧、舜相关的事迹主要有三:治平水土、征伐三苗、受禅。但实际上,大禹与尧、舜至少存在三个“切割点”。 第一个切割点是大禹治水的施令者。 依据传世文献,禹因治水而取得历史功绩。禹治水发生在“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的尧帝时代。《孟子·滕文公上》中云:天下百姓患难,尧日夜忧心似焚,“举舜而敷治焉”,于是命舜去治世,舜遂起用禹去治水。《史记·夏本纪》中亦称,舜“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说明禹治水是奉舜之命进行的。 某些出土材料如上博竹简《举治王天下》则与《滕文公上》的记载略有差异。在《举治王天下》之《尧王天下》中,尧已经平定天下,并取得了王位,但是对施政抱有疑问,“访之于子(禹)”,于是向禹求教。尧首先问:“从政何先?”禹回答说:“唯志。”即立志为从政之先。接下去的竹简残缺,语意不明。但可以看出当时禹是尧的廷臣。在之后的《禹王天下》中,明确提到禹仕于尧,“禹事尧,天下大水”。禹与尧为君臣关系,并接受尧的命令治水,而不是舜的命令,这与传世文献略有不同。 但是,西周中后期的豳公盨铭文中,又有“天命禹敷土”的记载,足见在早期传说中命禹者乃天,根本不存在尧或舜命大禹治水的可能,也就间接否定了尧、舜为大禹早年的君王。这也得到了传世文献《吕刑》《洪范》,出土文献清华简《厚父》的证实。 第二个切割点是禹征伐三苗的出师依据。 征伐三苗本来是大禹的事,但也有尧、舜征三苗的传说。《墨子·非攻下》记载:“昔者有三苗大乱,天命殛之,……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可见禹征三苗也是遵天命而为。尧、舜与三苗的联系出现在墨子之后,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中的“于是乎虞有三苗”。上博竹简《举治王天下》之《舜王天下》也有“舜王天下,三苗不宾,舜不害其道,不塞其……”说明三苗之乱,发生在尧舜之际。这是因为,随着四代观的兴起,夏朝建立之前的禹伐三苗被置放于尧舜的虞朝,自然而然,禹征三苗的缘由也从天命转化为尧、舜的命令。 第三个切割点是皋陶所处的年代。 传说上古时期著名的人物皋陶奉尧之命作五刑,所以北宋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说“当尧之时,皋陶为士”。最早记载皋陶与尧、舜关系的上博竹简《容成氏》中云舜“乃立皋陶以为李(理)”,其年代要晚于墨子,大致与庄子相当,约在公元前30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不过根据清华简《厚父》的记载,禹时的廷臣皋陶是奉天命降临世间,辅佐禹的儿子启,与尧或舜无关。清华简《厚父》虽然抄写的时间与上博竹简《容成氏》相当,但是形成于春秋甚至更早,明显早于《容成氏》。可见,早期的传说中,皋陶生活在禹、启之际,不可能是尧时的人物。皋陶与尧、舜的关系也应当产生于四代史观流行之后。 由这三个切割点,基本上可以判断,在周人早期的观念中,大禹、皋陶与尧、舜不属于同一个历史叙事框架内的传说人物,这主要与尧舜故事时间久远而仅依赖口口相传流传有关。例如,《尚书·舜典》中说,尧十六即位,在位七十载,后禅让给舜,又“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如此一算,尧死时一百一十四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酋邦时代的往事,口耳相传,越千年之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世人剩下的只是既笼统又模糊的历史记忆。而且,迄今为止,尚无法从考古发现中找到尧、舜存在的证据。因此,二者有可能是周人对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的一种概念性称呼。即某个部落首任首领的名号,以后成为各个继承者袭用的名号,并非特指具体的某个人物,而代表的是氏族或部落,所以才会有尧在位九十八载的传说。 上博竹简《容成氏》中记载:“又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泯终。”有学者将“又吴迵”释读为“有虞迵”,认为有虞迵也应该是酋邦时代的一位最高酋长或者天子,是尧的前任。迵、尧、舜相继禅让,自成一套传说系统。也有大禹禅让皋陶、伯益的传说,与尧、舜禅让,分属两套不同的上古传说系统,后者产生的年代更晚。二者交汇的时间,大概在上博竹简《容成氏》的年代,即战国中期偏晚。因而必须将夏部族始祖大禹与尧、舜传说切割开来,禹是禹,尧、舜是尧、舜。只有在没有尧、舜的背景之下进行叙事,才能够还原一个真真切切的大禹故事。 ——摘自柯胜雨:《夏王朝:天崇拜与华夏之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7月
目录
引子 清华简《厚父》:禹建夏邦与天崇拜 第一章 星象神兽:天崇拜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渺远之迹:尧、舜的传说时代 第三章 文明初成:环嵩山地区的文化融合 第四章 第一人王:大禹及其夏朝的历史记忆 第五章 天命敷土:史前洪水与禹治水地望 第六章 夏邦肇始:王城岗城址所见的酋邦社会 第七章 禹王天下:涂山之会与南征三苗 第八章 中原共主:禹、启之际的社会整合 第九章 夏家天下:启及世袭制的开端 第十章 龙鸟竞合:“新砦期”的夷夏文化萃聚 第十一章 崛起之路: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与演进 第十二章 夏商剧变:二里头王国的崩溃 附 录 夏朝及商前期考古年代框架示意图 学界对二里头文化性质的不同观点 清华简《厚父》原文 参考文献 后 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