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底两万里(绝美典藏)

海底两万里(绝美典藏)

  • 字数: 420
  • 出版社: 新世纪
  •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译者:姜振宇//王子函|绘画:(美)威廉·奥康纳
  • 商品条码: 9787558339981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33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2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八六六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罗纳克斯教授及仆人孔塞伊受邀参加追捕行动。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捕鲸手尼德·兰德不幸落水,漂流到了怪物的脊背上。原来,所谓的“怪物”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艇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由一位神秘人物——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而成。尼摩艇长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三人做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惊险刺激的奇遇。阿罗纳克斯教授三人还能平安回到自己的家乡吗? 暴雪游戏公司、卢卡斯影业御用画家威廉·奥康纳给所有科幻迷的绝佳礼物!游戏原画大神生前唯一为公版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倾情绘制的绝美版本。\\\"
作者简介
\"作者 儒勒·凡尔纳 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绘者 威廉·奥康纳 作家,同时也是插画家,曾为电脑游戏和图书创作过5000余幅插画。他有25年的创作经验,曾与多家知名公司和出版社合作,其中包括威世智公司(Wizards of the Coast)、影响图书出版社(IMPACT Books)、暴雪娱乐公司(Blizzard Entertainment)、斯特灵出版社(Sterling Publishing)、卢卡斯影业(Lucasfilms)、动视公司(Activision)等。此外,他获得过30多项业界大奖,10次获得切斯利奖(Chesley Awards)提名。威廉曾在美国各地授课和演讲,传授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他的作品曾出现在多个展览中,10次入选《光谱:幻想艺术年鉴》。 译者 姜振宇 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国科幻文学、科幻产业、科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王子函 持有CATTI三级笔译证书、二级口译证书。多年从事外文传媒工作。网络英语教育名师,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英语教师,长期参与CATTI考试的教材编写及课程设计。\"
精彩导读
\\\"1866年发生了一件事,那件事奇奇怪怪,神神秘秘,想必到现在还有好多人记忆犹新吧。在那一年里,且莫说港口居民被种种流言搅得心神不宁,就连内陆地区的民众都惊诧不已,就更别提那些航海者啦。欧洲和美洲的商人、水手、船东和船老大、各国的海军军官,包括欧洲美洲政府都非常关注这件事。 这么说吧,一段时间以来,许多船只在海上碰到了\\\"\\\"一个庞然大物\\\"\\\"。听说那是一个长长的梭形物体,时而闪着磷光,个头比鲸鱼都大得多,行动起来也快得很。 好多船只上的航海日志也都对这个怪物有着或多或少的记载。比如这个大怪物的形状呀,它超快的移动速度呀,它惊人的行动能量呀,以及它强大的生命力等等,都和人们口口相传的内容十分吻合。如果说它是一条鲸鱼的话,那它的体型可远远比当时海洋动物学上所有登记在册的鲸鱼都大得多。无论是博物学家居维叶、拉塞拜德、迪梅里先生,还是卡特尔法热,只要他们没亲眼见过它,就绝对不会承认有这么一个大怪物的存在。 通过一段时期的仔细观察,再去除那些十分保守和十分夸张的说法(有人说它只有30多厘米,还有人说它有三海里那么大),我们可以肯定,如果这个大家伙真的存在,那它可比鱼类学家迄今为止所承认的所有鱼类都要大得多。 可如今,它的存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再加上人们在听到一些神奇的事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莫名的兴奋,所以,这么一个超自然大怪物的出现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也是必然的,如果媒体想要把它以奇谈怪论这么一个借口压下去,想都不用想,那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确实,1866年7月20日,加尔各答-布纳克蒸汽船公司的希金森总督号蒸汽船在澳大利亚东海岸5英里处就曾遇到了这个游来游去的大家伙。起初,巴克船长还以为他遇到的是一块还没被发现的巨礁,他都准备好开始测算这块大礁石的准确位置了,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奇怪的大家伙竟然“咻”的喷出了两根水柱,水柱带着嘶嘶声直冲而上,高达五十尺。这么一来,要么是希金森总督号路过的时候正好赶上这块大礁石开始喷泉表演了,否则的话,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遇上了一种尚不为人知的海洋哺乳动物,并且这可不是个普通海洋生物,它还能从气孔中往外喷射混杂着空气和蒸汽的水柱呢。 同年的7月23日,西印度—太平洋蒸汽航行公司的克里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克里斯托巴尔·科伦号的这一次遭遇,在时间上只比希金森总督号迟了三天,但相差的距离却超过了700海里,可见这个奇特的鲸类动物可以以惊人的速度从一处游到另一处。 半个月后,在距克里斯托巴尔·科伦号在太平洋上遇到那个大家伙两千海里之外,国家轮船公司的海尔维蒂亚号和皇家邮轮公司的香农号,在美洲和欧洲之间的大西洋海面上行驶时,分别在本初子午线的北纬42度15分、西经60度35分的地方,同时看到了那个怪物。因为海尔维蒂亚号和香农号即使首尾相连也不过一百米长,通过他们两艘船的共同观察大概可以确认这个大怪物至少得有350尺,因为这两艘船和它比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说起来,在阿留申群岛的库拉马克岛和乌穆居里克岛一带海域的鲸鱼,要说个头最大的也不过五六十米长,甚至可能这个数字都有些言过其实了。 此外人们还接二连三的听到许多报告:比如横跨大西洋的佩莱尔号上有点什么最新发现了;跑伊兹兰航线的埃特纳号和怪物差一点就撞在一起了;法国诺曼底号驱逐舰的军官也提交了相关的报告;海军准将菲兹·詹姆斯的参谋部在克利德勋爵号上也做了一些相当精确的测算等等,这些都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应。那些生性轻松自由的国家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讲,但在像英国、美国、德国那样严谨务实的国家里,人们对这件事的本质就会探究的更深一些。 在各个国家的中心城市,这个怪物的存在成了人们聊天的时髦话题:人们在咖啡馆里谈论它,在报纸上嘲讽它,甚至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舞台表演给人们看。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可把各家小报给高兴坏了。他们开始借机创造各种各样离谱的故事,把很多想象出来的巨兽都刊登了出来。从北冰洋中可怕的白鲸\\\"\\\"莫比·狄克\\\"\\\",到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巨型海怪克拉肯。甚至有人把很多年前就无人问津的古代传说都翻了出来,包括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作家普利尼的观点也被重新提起,就因为他们也承认这些怪物的存在。还有彭图皮丹主教的挪威童话,保罗·埃纪德的游记之类的。最后还有哈林顿先生那诚实可信的报告也没能逃过。哈林顿先生在报告中称:1857年的时候,他在卡斯蒂朗号上看到了一种巨大的海蛇,直到当时为止,那种大蛇除了在很早以前北极探险船立宪号驶经的海面上出现过以外,在其他地方可从来没有人见过它的踪影。 于是,在学者圈内和科学杂志上,人们渐渐开始分成相信者和怀疑者两派,而后便展开了一场无休无止的大论战。“怪物谜团”搞得所有人都异常激动,信奉科学的记者与相信超自然现象的记者们叽叽喳喳吵个没完,吵到后来,有些记者觉得光是打笔墨官司没什么意思,便索性动起了手,于是这场论战渐渐从关于海蛇的争论慢慢发展为人身攻击。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整整半年,各种小报疯狂发文,导致巴西地理研究所、柏林皇家科学院、不列颠学术研究会、华盛顿史密斯协会等发表的文章都无辜躺枪,对《印度群岛报》、穆瓦尼奥神甫的《宇宙》杂志、德国博物学家皮德曼的《消息报》上的文章也大肆抨击,以及法国和其他国家各大报刊上登载的文章自然也无法幸免。各种廉价小报热切地刊登争论文章,还故意引用反对怪物存在的人曾经引用过的一句名言:“大自然不造蠢货”,这句话是林奈说的,他们想要以此来告诉当时的人民群众不要违背大自然,更不要去相信什么大海蛇、大海怪、大白鲸以及一些海员们一拍脑门就编出来的瞎话。最后,在一份极具讽刺意味的报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起了作用,那是一篇十分受编辑们喜爱的文章,就像伊波利特一样给了那个怪物致命一击。至此,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这场混战可算是结束了,而颍悟也终于战胜了科学。\\\"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变动的暗礁 第二章 赞成与反对 第三章 我意已决 第四章 内德·兰德 第五章 向冒险迎去 第六章 全速前进 第七章 未知种属的鲸鱼 第八章 动中之动 第九章 内德·兰德的怒火 第十章 海洋人 第十一章 一切都用电 第十二章 几组数字 第十三章 黑潮 第十四章 一封邀请信 第十五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十六章 海底森林 第十七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十八章 瓦尼可罗群岛 第十九章 托雷斯海峡 第二十章 陆上几日 第二十一章 尼摩船长的闪电 第二十二章 强制性睡眠 第二十三章 珊瑚王国 第二部分 第一章度洋 第二章 尼摩船长的新建议 第三章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第四章 红海 第五章 阿拉伯隧道 第六章 希腊群岛 第七章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第八章 维哥湾 第九章 失踪的大陆 第十章 海底煤矿 第十一章 马尾藻海 第十二章 抹香鲸和长须鲸 第十三章 大冰盖 第十四章 南极 第十五章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第十六章 缺氧 第十七章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第十八章 章鱼 第十九章 墨西哥湾暖流 第二十章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第二十一章 大屠杀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长最后的话 第二十三章 尾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