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三案始末

三案始末

  • 字数: 118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温功义|绘画:燕王WF
  • 商品条码: 978710803500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3
定价:¥5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梃击案 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 傍晚,一个男子持梃突闯太 子所居慈庆宫,打伤守门内 侍,直至前殿檐下才被擒拿 。那时,一直保护东宫的李 太后刚刚去世一年,朱常洛 的太子之位风雨飘摇,并不 稳固…… 红丸案 登基不过十日的光宗朱 常洛,突染痢疾,一病不起 。这时,一人进献红丸,光 宗服用后,顿觉舒畅,命其 再进一丸,吃下的第二天清 晨,新皇帝却暴卒身亡了… … 移宫案 光宗驾崩,对贵妃进献 力保的皇后李选侍,把新君 朱由校扣留在身边,想将其 完全掌握,随即东朝上演了 一幕奉天子登基、迫李选侍 移宫的大戏……
作者简介
温功义(1915—1990),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公报》的老报人。从小博学多才,资质过人,青年时期开始写作,曾受到过茅盾等作家的指点,在抗战时期从事新闻工作。他博览群书,史学功底深厚,对明朝历史犹为精通,著有《明代的宦官和宫廷》及《三案始末》,其笔法通俗易懂,文字栩栩如生,叙述时娓娓道来,将明代历史的凝重与精彩表达得淋漓尽致。
精彩导读
宰相之为帝王的辅佐, 其渊源是很久远的,也可以 说自从有了帝王以来,就有 了地位仅次于帝王的宰相。 这一制度,历来便都为 论者所肯定。每当说到太平 治世,总是以明君善于择相 、贤相能竭诚事君,作为主 要因素。很多相处得较为和 美的君相之间,彼此也常以 融和无间、如鱼得水,相互 赞誉。粗粗见来,似乎君相 之间总是以和衷共济、同心 协力才是正道。但历观史籍 、揆诸实际,却又不然。自 殷周以来,便是君相合力共 治之局,其间帝王掌握着最 高权力,处理实际的政务则 较宰相为少;宰相掌握着次 高权力,而处理实际的政务 却较帝王为多,彼此互为消 长,彼此意见相合时固然常 有,而彼此意见相异时却也 时见。相合自然无话可说, 相异则不免要相互让步,或 竟发生冲突。伊尹放太甲, 成王疑周公,便是极早的例 证。自此而后,君相之间的 斗争就没有断过,只不过是 冲突的缓和与激烈各不相同 而已。这期间,霍光、曹操 、司马氏父子和桓温等人, 都是以相权压倒了帝权的突 出人物。 君相之间虽说不断有些 争持,但从权位上来说,优 势自然总是在帝王一方面的 时候为多。而且每逢改朝换 代,君相之间的权势总要有 些变化,这变化的趋势则是 帝权不断上升,相权不断下 降,因为每个开国之君为了 保全他的基业,总要除掉一 些前朝制度中对帝王起到约 束作用的条文,而添上一些 扩大王权的条文。历代继续 这样修改,帝权与相权之间 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这样 ,到了明初,帝权和相权之 间相距便已绝远,但明太祖
目录
前言 帝权与相权 从宰相到阁臣 内监 万历——三案的造因者 立储上的犹豫不决——三案起因 梃击案始末 红丸案 移宫 《三朝要典》,三案翻了过来 崇祯嗣位,三案又翻了回去 余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