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和国不会忘记——浙江省革命老区红色故事集

共和国不会忘记——浙江省革命老区红色故事集

  • 字数: 223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编者:李良福//郑汉阳|
  • 商品条码: 978730826069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共和国不会忘记——浙江省革命老区红色故 事集》本书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为 主题,挖掘和整理浙江省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记 录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赓续红色血脉,对于浙江 用好红色资源、宣传革命故事、教育青少年学生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书收录50个红色故事,每个 故事篇幅在2800字左右,包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时期和建国初剿匪战斗中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事 件,从而展示出我党领导人民军队和老区人民在不 同革命时期的光辉战斗历程。围绕浙江省32个革命 老区县地域分布集中呈现,以红色遗址、红色文物 为线索分别展开,还原革命历史事件,深挖文物背 后的故事。
精彩导读
冯雪峰 傲骨如雪,笔墨成峰 冯雪峰(1903—1976) ,原名冯福春,浙江义乌人 。1903年6月2日出生在浙 中山区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 ,是一位经历过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红军战士,也是现代 著名诗人、作家、文论家和 马克思主义文论翻译家。他 一生高洁无私、傲骨不屈, 以笔为剑、以文为刃。至今 ,“傲骨如雪,笔墨成峰”八 个大字屹立在神坛村雪峰书 屋西侧的的草坪上,熠熠生 辉。 一、初心萌动,逐梦文 坛 冯雪峰的童年和少年时 光是在神坛村度过的。在那 纯真质朴的岁月里,他不仅 成绩出类拔萃,更难能可贵 的是,他深深领悟了忠义正 直的为人真谛。这些品德如 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前行 的道路。 1921年秋,冯雪峰踏入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逐 梦之路由此启航。陈望道、 朱自清、叶圣陶等进步教师 曾在这里传播先进思想,受 其影响,冯雪峰决心冲破封 建思想禁锢,踏上寻求革命 真理的征程。也正是在 1921年,冯雪峰加入了“晨 光社”,这个充满文学气息 和进步思想的团体。1922 年,冯雪峰与志同道合的应 修人、潘漠华等友人共同组 成“湖畔诗社”。他们以笔为 剑,以诗为歌,在文学的天 地里挥洒着青春与热血,想 用文字唤起更多人对民主自 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927年,风云突变,“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如噩梦般 降临,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 华大地。在这个“懦弱者动 摇,悲观者消沉”的至暗时 刻,革命陷入低潮。然而此
目录
冯雪峰 傲骨如雪,笔墨成峰 张培农 浙南农民运动的先驱 寒冬星火 浙西南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 周福图 一枚银圆串起两代革命者 潘心元 长眠乐清湾畔的工农运动领袖 张秋人 视死如归的省委书记 郑和斋 丽水早期党组织的缔造者 金丁亥 为革命奉献一生的“老丁伯” 江小妹 高山上的红杜鹃 黄景之 满门忠烈的红色爱国律师 北区烽火 张余来与红军游击队的抗争篇章 郑家兄弟 一门三英烈前仆后继跟党走 胡秀 富家子弟投身农民运动 楼其团 斯人已逝丰碑不朽 从意外到惊喜 红军战士乐清越狱记 宣平南营 通济桥上的红色印记 壮怀激烈 红十三军仙居游击队的卓绝斗争 方广荣 铁血硬汉开启红色征程 北上抗日先遣队 激战淳安铸丰碑 馒头岭 红军巧用“石楼”智胜来敌 血火中铸魂 坪坑村农民保卫战 叶义 坚定的苏维埃政府主席 张小娇 豆腐寮里的映山红 粟裕 担架上的指挥员 林瑞清 南拳高手,红色“张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