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殇——川军出川》

《国殇——川军出川》

  • 字数: 385
  • 出版社: 团结
  • 作者: 王晓华|
  • 商品条码: 978752341295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川军历史档案史料和亲历者回忆资料为 蓝本,全景式描写了1937年—1945年的川军抗战史 。主要记述了抗战时期,四川从军阀混战到同仇敌 忾、一致对外的史实故事。通过淞沪会战、武汉会 战、长衡会战等数十次大小战役的记述,展现了以 曾甦元、王铭章、许国璋等为代表的四川军民,以 弱击强、浴血奋战、抗击敌寇的决心和勇气。本书 不仅为研究近代历史的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史实 依据,而且为青年朋友提供了可读性更强的相关题 材故事,是“国殇”系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的全新作品。
精彩导读
2.请太君吃“西瓜” 此后,担任掩护布雷队的部队先后有第一四五师第 三四三团(团长罗心量)、第三四五团(团长曾植林) ,第一四六师第三四八团(团长马国荣),第一四七师 第三四九团(团长骆周能)。 据团长骆周能回忆: 他当即部署官兵,事先选择好进行布雷的秘密地点 ,一个团的部队一大半担任警戒和掩护任务,剩下一个 营的战士用扁担和绳索,将五十个二百斤重的水雷抬着 前进。经过两夜的行军,翻山越岭,在布满茅草和芦苇 的小路迂回到长江边。 1940年1月下旬,在湖口下游的永和洲江面上,不 时有敌巡逻艇驶过,强烈的探照灯交叉掠过江面,大雨 不期而至,此时,鬼子巡逻队不再出来。 山道崎岖,道路泥泞,一步一滑,稍有不慎,水雷 就会爆炸。严智的第二布雷大队和第四三九团的士兵们 抬着水雷,小心翼翼前往江边,稍有不慎,水雷就会滚 落出来,引起爆炸,不但完不成任务,反而会让敌人知 道他们的行动。 江水拍打岸边发出的有节奏的“哗哗”声,在风雨 中,一部分战士将隐蔽的木船抬到江边,再将漂雷搬运 到木船上去。 黑暗中,几艘布雷的木船乘敌舰巡逻的间隙,进入 水中,悄然而行。在第二大队大队长严智和中队长郑天 杰的指挥下,船老大撑篙离岸,双手摇橹,向江中心航 道驶去。 在到达指定位置后,四个人抬起一具漂雷,在布雷 队员的指导下布放到水中。这些布雷队的军官多数是从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海军专业学成回国的,他们不怕苦不 怕死,冒险犯难。之后木船迅速向岸边划去,否则等被 回头的巡逻艇发现就有生命危险。 等到第二天夜里,布雷队员再次从几十里外来到江 边,帆船再次出动,驶向主航道继续进行布雷。 这样的行动一般要持续几天,最多的要十来天。所 有布雷队员置生死安危于度外,奋不顾身进行布雷。 白天,江边的山上,有布雷队员手持望远镜巡视几 公里的江面,寒冷的江风呼啸着,砭人肌骨,瞭望员浑 身都冻僵了,还在坚持观察。 1月21日,在贵池、大通之间的江面上,与往常一 样,一切正常。一艘日军运输舰溯江而来,一声巨响, 水柱冲天,船上燃起熊熊烈火,运输舰船头倾斜,缓缓 下沉,大批辎重皆沉入江中,敌军官兵死伤多人,损失 惨重。 瞭望员热血沸腾,飞快地冲下山,将这激动人心的 好消息报告给每一个布
目录
简要 一、川军混战 1.百虫斗一蛊 2.兄弟阋于墙 二、国难当头 1.刘湘请缨杀敌 2.“驴友”锦囊献计 3.老蒋调虎离山 三、淞沪会战 1.杨森——飞龙在沪 2.郭汝栋拍马杀到 四、虎落平阳 1.大闸蟹放倒“扒壁虎” 2.“范哈儿”卧底 五、山西作战 1.曾甦元阳泉阻敌 2.邓锡侯太原落马 六、南京外围战 1.郭勋祺太湖中枪 2.饶国华自戕报国 3.唐式遵反攻芜湖 七、川枭之死 1.唐式遵入壁夺符 2.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鲁南会战 1.李宗仁收留川军 2.王铭章死守滕县 3.将军难免阵前亡 九、坚持晋南 1.李家钰激战东阳关 2.中条山攻守 十、武汉会战 1.川军无为、巢县之战 2.第二十七集团军战斗详报 3.花园口以水代兵 4.杨子惠痛失安庆 5.曾甦元背黑锅 6.王陵基兵出武宁 7.激战麒麟峰 8.棺材山战斗 十一、随枣、枣宜两会战 1.许绍宗鏖兵襄河 2.拯救名将吉星文 3.“冬季攻势”的攻势 4.大洪山“老王推磨” 5.襄阳城指挥混乱 6.“新四军出动了” 十二、长江“盲肠” 1.煤炭山的战斗 2.游动炮兵腰击日军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