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潮打石城

潮打石城

  • 字数: 160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程章灿
  • 商品条码: 978755064539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潮打石城》是著名文史学者程章灿教授撰写的一部关于南京历史掌故的随笔集,是程章灿教授继《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山围故国》之后,又一部解读南京历史文化、梳理 江苏文脉的力作。共收入文章五十六篇,大致按时代先后分为五辑,第一辑六朝唐宋,第二辑明代,第三辑清代,第四辑现代,第五辑当代。该书延续了作者南京随笔系列作品的山林 诗情,收集了诸多有关南京的诗词楹联,读之诗意沛然,令人尘虑尽消;此外,作者臧否人物,笔墨或浓或淡、亦庄亦谐,呈现出名士俊达的痴怪之情、率直之性。
作者简介
程章灿,1963年9月生,福建闽侯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3),南京大学文学博士(1989)。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宾州大学、华盛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 学者,台湾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现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选》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魏晋南北朝赋史》《世族与六朝文 学》《魏晋南北朝诗》《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鬼话连篇》等著作。
精彩导读
第一辑 我见孙权多妩媚 提到魏蜀吴三国的开国之君,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上来的,大概是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和孙权(182—252)这三个名字。毫无疑问,曹、刘、孙都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孙权在父兄开创的基础上,在群雄逐鹿的艰难时局中,开拓了割据江东的不朽伟业,足以与曹、刘比肩而无愧。实际上,如果看三个人的岁数,孙权比曹操、刘备小二十多岁,在曹、刘面前,孙权是晚一辈的人物。南宋辛弃疾的词作中,有这样两句传诵遐迩:“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是用典。据史书记载,曹操当年领军与孙权对阵,被孙权的风度和气势震撼到了,才说了这样一句话。曹操这么说,当然也有点摆老资格,顺带占孙权一点便宜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这话坦率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对孙权的赏识。人才难得啊! 话说回来,孙权确实是曹操的子侄一辈。曹操所生诸子中,曹丕(187—226)、曹植(192—232)的才华最为突出,他们正好就是孙权的平辈。公元222 年,魏文帝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其时,他已走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顶点。四年过后,曹丕就撒手归天,先行退出历史舞台。七年之后,公元229 年,孙权正式称帝,才从容不迫地展开他此后二十四年的辉煌人生,直到71 岁的高龄,他才离世。与孙权相比,曹丕是有才无年,蜀国后主刘禅(207—271)是有年无才,只有孙权是才年双全,最为难得。有诗为证:“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这首诗出自《三国演义》,传诵颇广。诗中提到孙权的长相,“紫髯碧眼”“碧眼儿”遂成了孙权的外号。“碧眼”二字,通常是用来描写胡人形象的,“碧眼”外加“紫髯”,威灵赫赫,颇有帝王霸主之相。可惜,这是稗官小说家言,恐怕不足采信。其实,在孙权同时代人眼中,他的形象是“娬(妩)媚”的,这要比“紫髯碧眼”更接地气,也更亲民。汉魏六朝人用“娬(妩)媚”这个词,大多是形容女子的。东汉蔡邕《青衣赋》中描写一位青年女子,就是“都冶娬媚,卓跞多姿”。直到现代汉语中,“妩媚”一词也还是形容女性的。只有形容孙权的时候,史书中用了“妩媚”一词,而且还是出自正史,这就引人注目了。三国时,魏国郎中鱼豢编撰了史书《魏略》,可惜早已亡佚。南朝学者裴松之为《三国志·魏书·钟繇传》作注时,引录了《魏略》中钟繇与魏太子之间的一段往来书信。钟繇在信中写道:“臣同郡故司空荀爽言:‘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顾念孙权,了更娬媚。”荀爽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感情。感情好,就越看越可爱;感情不好,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钟繇觉得,孙权就是个让他越看越妩媚的人。可见,钟繇对东吴以及孙权都是颇有感情的。能让钟繇产生这样的看法,孙权真不是一般人物。 许多年以后,辛弃疾从万千书卷中,重新发现了这个形容词,并把它用在自己的词作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辛弃疾的眼中,青山不是没有生命的存在,而是有情有义的人。如果要进一步落实,这不是一般的人,而是英雄心目中一贯惺惺相惜的英雄。辛弃疾另一首词中提到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就是这样的一座青山。那么,稍微发挥一下,也就可以说,辛弃疾见到青山,就好比见到孙权,说不清谁比谁更妩媚。“顾念孙权,了更妩媚”,钟繇这句话,辛弃疾肯定是同意的。 魏晋时人,一言一行,都讲究简约。今天读那时候人的书信文字,经常不甚了然,有一部分是因为那时人书写潦草,不好辨认,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那时人行文简便,经常省略上下文,不好理解。钟繇与魏太子的通信,背后的人事关系和时事背景,早已石沉大海,难以寻觅。比如,钟繇为什么喜欢南方,为什么喜欢孙权,就不得而详。我们能够确认的是,即使在魏太子眼中,孙权也是一位能够优游于吴魏二国、得到当时月旦界高度评价的英雄。孙权死后,葬于南京东郊梅花山,那是六朝古都一座相当有名的妩媚青山。
目录
001  小引 第一辑--------------------------001 002  我见孙权多妩媚 006  诸葛亮为什么不“借南风”? 010  众瑞齐出的《禅国山碑》 013  玄武湖畔郭公墩 017  王导不折腾 022  神童的模式 027  残疾皇帝萧绎 031  山水名胜栖霞山 037  人文胜地说栖霞 044  诗歌名山号栖霞 048  栖霞山的一二三 056  高僧与皇帝 060  有洁癖的米芾和他的女婿段去尘 第二辑--------------------------065 066  山玄肤·玉芝朵·断云角 068  胭脂石和血影石 074  金陵痴人史忠 079  天然石晷聚宝石 082  明代南京的土特产 085  息园载酒顾东桥 089  明代南京的水路交通 092  袁中道的秦淮诗会 095  普德寺与先贤祠 099  顾起元放眼看世界 102  庄定山的“乾坤” 106  爱住金陵的福建人 第三辑 --------------------------111 112  张怡恶搞腔调 117  秦状元窃碑 121  吴敬梓和袁枚 124  “好色”的袁枚 128  袁枚读《红楼梦》 131  粉饰的才子 135  才名之累 139  替袁枚翻书 142  同治三年的南京 147  里乘史家王东培 151  王木斋与文廷式 157  旧迹堪寻:老南京楹联偶拾 170  纸上的南京先贤祠 第四辑-------------------------- 175 176  牛首山诗人胡三怪 181  胡翔冬《埋狗》 186  胡翔冬先生传略 192  名教授秋游牛首 195  透过大树山房的诗窗看南京在闪亮 199  民国版的“听我韶韶” 203  邓文如先生谈南京文献 207  黄季刚致胡小石函考释 216  《蒋公的面子》与胡小石 222  孝子的抱团取暖 227  《胡小石先生诞辰130 周年书法文献展》前言 第五辑--------------------------229 230  百年文脉一联牵 237  程千帆先生的书法 242  周勋初先生的魏晋风度 246  怀念郭维森老师 253  《南雍随笔》前言 256  草场门桥 261  东便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