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统计学史

中国统计学史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编者:袁卫|
  • 商品条码: 978730033704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8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历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和具体事件串联起来的,统计学科的历史同样如此。如果将1897年翻译引进《决疑数学》、1902年京师大学堂首次开设“统计学”课程作为我国统计学科的源头。1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者以治学报国的情操推动我国统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当然,统计学科、统计学者与国家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本书努力还原120多年来统计学科发展变化的历程,呈现真实的统计人和事,希望人们记住他们,从他们那里找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聚焦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的统计学史,下卷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统计学科的发展史。
作者简介
袁卫,我国首批经济统计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人选教育部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教学名师,国际统计学会(ISI)选举会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和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1993-2010年),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兼高校分会会长(1994-2014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1-2021年)。先后主持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我国R&D投人与使用政策研究”(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调查数据库建设”(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统计学)”(2017)等项目,出版《统计推断思想》《袁卫文集》《统计学》等著作、教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统计学》。
目录
上卷 第一篇 清朝末期(1912 年以前) 第一章 近代日本统计学的形成 一、引言 二、统计学的传入 三、日本的统计调查 四、统计学的争论 五、统计学教材 六、结语 第二章 统计学从日本传入我国 一、我国的统计萌芽 二、概率论与统计学的引入 三、统计学教育 第二篇 民国时期(1912—1949 年) 第三章 20 世纪上半叶统计学传入略史 一、清末(1912 年以前)——统计学传入初期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6 年)——统计学全面传入期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 年)——统计学落地生根期 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1938—1949 年)——统计学深入发展期 五、小结 第四章 欧美统计留学生 一、治学报国:民国时期统计留学生概况 二、在伦敦大学学院统计学系的中国留学生(1926—1939 年) 三、在法国巴黎大学统计学院的中国留学生(1927—1941 年) 四、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五、“数理统计学”一词的由来与使用 第五章 我国近代的统计学教育略史 一、开设统计学课程:统计学进入教育体系 二、现代统计初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1897—1911 年):摸着石头过河 三、开设统计学专业:统计教育专门化 四、创建统计协会、开办统计学校(1912—1929 年):统计教育遍地开花 五、成立统计学社(1930—1931 年):统计教育日趋专业化与标准化 六、蓬勃发展(1931—1949 年) 第六章 统计学教育:教材 一、翻译的统计学教材 二、自主编著的统计学教材 第七章 统计学教育:课程与师资 一、统计学课程 二、师资力量:多校任教,分科教授 第八章 统计学教育:典型学校与院系 一、统计学堂 二、私立广州统计学校 三、中央政治学校的统计组和统计专修科 四、西南联合大学的统计学教育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的调查统计教育 一、实践出真知:陕甘宁边区的统计教育萌芽 二、自下而上的统计教育需求与落地的、反思的、自上而下的统计教育设计 三、摸着石头过河:华北解放区的高等统计教育 四、解放区编写出版的第一本统计教材《实用统计方法》 五、正规化与科学化办学:从晋冀鲁豫边区到东北解放区——统计教育的发展 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计高等教育建设与转轨 七、小结 第十章 统计学术共同体 一、中国统计学社——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学社团 二、其他相关的学术共同体 第十一章 统计学的应用:人口统计学与生命统计 一、统计学与各个学科的关系 二、人口统计与生命统计 三、人口普查略史 四、我国历代户口编查略史 五、清末户口调查——承上启下的宣统二年户口调查 六、民国时期的户口调查 第十二章 统计学的应用:生物统计学 一、生物统计学源起 二、民国生物统计学传播及发展过程 第十三章 统计学的应用: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一、教育统计与教育调查 二、教育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 第十四章 统计学的应用:编制指数 一、民国指数概念的引进及意义 二、我国指数演进阶段 三、民国时期的指数研究:图书与期刊文章 第十五章 统计学的应用:历史统计学 一、历史统计学的开山之人:梁启超的历史统计学思想与实践 二、历史统计学的集大成者:卫聚贤 三、民国学者对历史统计学的评价 第十六章 统计学的应用:数据可视化 一、数据可视化 二、统计图 三、统计表 四、启示 第十七章 统计学的应用:抽样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兴起 二、随机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传入 三、关键术语的翻译:孤独的标准化与泛起的多样化 四、随机抽样实践 第十八章 民国时期统计学术的国际交流 一、加入国际学术组织 二、国际考察与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1950—1976 年) 第十九章 新中国成立后统计人才的培养 一、六大行政区统计院校布局 二、18 所财经院校 三、数理统计人才的培养 四、国家统计局 5 所统计学校的建立与中等专业统计人才的培养 五、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统计研究生的培养 第二十章 统计科学研究与统计教材 一、统计出版物总览 二、统计教材的编写 三、统计科学研究 第二十一章 对资产阶级统计学的批判(上,1950—1957) 一、背景 二、对资产阶级统计学批判的导火索 三、全面深入批判的展开 四、苏联统计学会议决议确认了两门统计学 五、批判的重点 六、被批判学者的自我批判 七、苏联统计会议对数理统计学界的影响 八、关于指数编制和典型调查等问题的讨论 第二十二章 对资产阶级统计学的批判(下,1957—1966) 一、国家统计局专家座谈会 二、方秉铸、王琥生文章的讨论 三、京津统计学界的批判 四、上海统计学界的批判 五、批判的继续 六、反保守,反教条,开展统计工作的“大跃进” 第二十三章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印统计交流 一、王思华率团访印 二、马哈拉诺比斯访华 三、高善必访华 四、吴辉、龚鉴尧赴印学习考察 第二十四章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一、统计系的建立 二、苏联专家的指导 三、统计系科的调整(1950—1966 年) 四、统计学科的教师队伍(1950—1966 年) 五、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对全国财经类统计的辐射与影响 第二十五章 “文化大革命”中的统计学科 一、高校统计教育被迫中止 二、“文化大革命”中统计学科的坚守第一节 职业安全概述 149 下卷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后(1977年至今) 第二十六章?统计学科的思想解放与统计一级学科的确立 一、关于统计学性质、对象等问题的讨论 二、20世纪90年代的“大统计” 三、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统计学”独立成类 四、2011年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五、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第二十七章?统计教育与学科的发展 一、高等院校的统计教育 二、统计研究生培养 三、统计教材建设 四、统计人才培养模式(含院系设置)的改革与探索 五、中小学阶段的统计教育 六、21世纪统计学科评选与评估 七、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统计学科 第二十八章?数理统计专业的创办与科学研究 一、数理统计专业的创办 二、数理统计教材建设 三、数理统计创建时期的科学研究(1978—2011年) 四、统计学新阶段(2011年至今) 五、从国际四大统计学术刊物看中国学者的贡献 第二十九章?国民经济核算学术史追踪 一、引言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四、投入产出核算研究 五、资金流量核算研究 六、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研究 七、国际收支核算研究 八、环境经济核算研究 第三十章?社会统计与发展 一、人口学与社会学专业恢复初期的社会统计学 (1974—2000年) 二、社会学拓展阶段的社会统计学(2000—2010年) 三、社会学快速发展阶段的社会统计学(2010—2023年)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十一章?抽样调查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抽样调查学术领域的回顾 二、抽样调查有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三、抽样调查的应用 四、抽样调查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三十二章?心理统计 一、心理统计概述 二、心理统计方法的进展 三、心理统计的应用与展望 四、心理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三十三章?生物医学卫生统计 一、学科史概述 二、学科方法进展 三、学科应用与展望 四、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三十四章?精算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一、概述 二、精算学科的不完整全球史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精算学科的发展历程 四、本章小结 第三十五章?统计学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 一、中国统计学会 二、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三、中国概率统计学会 四、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 五、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生物统计分会及国际生物统计学会中国分会等卫生统计学术组织 六、中国商业统计学会 七、中国统计教育学会 八、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 第三十六章?香港、澳门、台湾的统计学 一、香港 二、澳门 三、台湾 第三十七章?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留学与对外学术交流 一、20世纪80年代的公派出国留学 二、我国留学生在北美高校统计学科任教情况 三、改革开放后统计学科的对外学术交流 四、华人统计学者所获荣誉 五、全国统计与数据科学联合会议 第三十八章?结语 附录 附录1?统计学大事年表 附录2?统计学概观 第二篇附录 附录3?中国统计学社历届社务会/理事会职员 附录4?中国统计学社委员会 附录5?中国统计学社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附录6?中国统计学社/分社社章制定及修改 附录7?中国统计学社分社汇总 附录8?中国统计学社年会汇总 附录9?中国统计学社出版著作/发行刊物 附录10?中国统计学社大事年表 附录11?中国统计学社社章(1946年12月22日第十三届年会修正通过) 附录12?中国统计学社分社简章通则 附录13?中国经济学社年会及理事会成员 附录14?中央统计联合会机关代表 附录15?中央统计联合会1930年会议信息 附录16?武汉大学法科研究所汉口市工商业总调查表 第三篇附录 附录17?1950—1976年统计出版物 第四篇附录 附录18?统计学一级学科简介(2013年) 附录19?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014年) 附录20?统计学一级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2020年) 附录21?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2020年) 附录22?2024年统计学本科院校名单 附录23?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名单(截至2024年8月,65所博士点,144所硕士点) 附录24?应用统计硕士授权点清单(截至2024年8月,242所) 附录25?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附录26?统计学本科专业历届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附录2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评议组名单 附录28?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名单 附录29?各统计学会历任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单 后记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